換醫院看病不用重複檢查,醫療機構信息如何互通共享?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韋香惠) 重複檢查檢驗一直是困擾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問題之一,如何推進醫療機構之間信息互通共享?如何實實在在提升老百姓看病便利和就醫體(ti) 驗?1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全國醫療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舉(ju) 行發布會(hui) 。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
2022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中醫藥局和國家疾控局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提出在不斷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服務與(yu) 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基礎上,通過開展互通共享三年攻堅、健康中國建設等一係列優(you) 先行動,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向數字健康躍升。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目前,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級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斷完善,基本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平台的聯通全覆蓋。
目前已經有8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個(ge) 省份超過80%的三級醫院已接入省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5個(ge) 省份開展了電子健康檔案省內(nei) 共享調閱,17個(ge) 省份開展了電子病曆省內(nei) 共享調閱,204個(ge) 地級市開展了檢查檢驗結果的互通共享。
毛群安表示,啟動這次攻堅行動,我們(men) 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解決(jue) 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問題,破除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
浙江省在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工作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林傑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這項工作實施兩(liang) 年來,全省共有436項檢查檢驗項目實現了互認,占到高頻檢查檢驗項目的90%以上,基本覆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包括基層的醫療機構。目前累計互認數量超過3000萬(wan) 項次,直接節約醫療費用超過11億(yi) 元。
“推進檢查檢驗結果的互通共享推進這項工作時,也碰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林傑談到,針對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不能認、不願認、不敢認的情況,積極采取了幾方麵措施。
一是推動數據互聯互通,從(cong) 技術上實現了檢查檢驗結果跨醫院、跨層級、跨區域的智能檢索、即時調閱互認共享。
二是完善政策,破解不願認。浙江省衛健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製定激勵政策,針對互認導致的醫院收入減少,采取了醫保區域預算總額和單個(ge) 醫療機構預算總額均不做調減的辦法,來消除醫院的顧慮。同時,通過疾病診斷分組等打包支付方式改革,來促進醫院和醫務人員主動控製不合理的檢查檢驗。
三是統一規則,破解不敢認。檢查檢驗的規範化、標準化、同質化,是結果互認的重要基礎。通過製定統一的互認項目目錄、項目編碼和質控標準,來提升區域檢查檢驗的同質化水平,解決(jue) 了不敢認的問題。同時發揮縣域醫共體(ti) 的作用,建成了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病理診斷等資源共享中心,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和區域互認,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診療能力。
商業(ye) 保險結算更加便捷
據毛群安介紹,這次攻堅行動提出具體(ti) 的目標任務包括到2025年底,有條件的省份要實現商業(ye) 健康保險就醫費用即時結算。
毛群安提到,國家層麵將製定商業(ye) 健康保險的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信息標準規範,建立就醫結算項目等編碼數據庫,建立商業(ye) 健康保險的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跨省互通共享主索引數據服務接口。省級層麵建立完善商業(ye) 健康保險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係統,實現與(yu) 全國統一的商業(ye) 健康保險信息平台對接。
通過商業(ye) 健康保險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在獲取用戶授權後,智能匹配就醫患者與(yu) 保險信息、理賠申請與(yu) 診療過程同步推進,這樣可以大大節約患者理賠的時間,減少過去比較複雜繁瑣的理賠流程,有效改善患者就醫結算體(ti) 驗,也無需長時期墊付理賠資金,相對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支撐商保健康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