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愛看任何vlog”登上熱搜 vlog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嗎
“我為(wei) 什麽(me) 不再愛看任何vlog”登上熱搜——
屬於(yu) vlog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嗎
一縷陽光照亮臥室,伴隨著鬧鍾的響起,博主起床開始了新的一天,做做瑜伽,逗一逗小貓,新鮮的咖啡冒著熱氣,鮮花迎風搖晃,多麽(me) 美好而又可愛的生活,這樣的場景是再經典不過的日常vlog(視頻博客)的開頭。曾經這樣的vlog能獲得眾(zhong) 多網友的點讚,博主輕鬆寫(xie) 意的生活也讓網友們(men) 無比向往,而現在,情況似乎已經變了,vlog在年輕人的視頻收藏夾裏似乎正在慢慢走向消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A、鏡頭越考究,網友熱情越低
日前,“我為(wei) 什麽(me) 不再愛看任何vlog”話題登上了小紅書(shu) 的熱搜榜,一位小紅書(shu) 博主對vlog的看法引發了近三萬(wan) 名網友的共鳴,一度非常流行的精致生活vlog被網友們(men) 認為(wei) 是空虛的,“你看到的充滿計劃、鬥誌和感悟的生活vlog,是因為(wei) 那是他們(men) 的工作,如果你去看那些剛開始拍vlog的新手,會(hui) 發現他們(men) 的內(nei) 容大多很無聊,沒有一個(ge) 主題,也沒有抓住觀眾(zhong) 的橋段,因為(wei) 那才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生活是反敘事的。”網友JH對此表示了讚同,“有攝像頭對著,就不可能是真實的生活狀態。”
那些剪輯流暢、拍攝精良的vlog曾經有多大的影響力?網友安娜分享了她的故事,“說來不敢相信,我出國讀書(shu) 就是因為(wei) 看了太多海外學習(xi) 工作的vlog,我覺得太美好了。後來發現不管在哪裏,普通人的生活都充滿了瑣碎。”
失真是精致vlog不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ge) 原因在於(yu) 同質化問題很嚴(yan) 重,很多vlog千篇一律,鏡頭畫麵的順序甚至都大差不離,整個(ge) vlog的主題內(nei) 容也大同小異,隻不過是把煮咖啡換成了做麵包,做瑜伽變成了看小說,“我都能背下來了,感覺用的都是一個(ge) 劇本。”會(hui) 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這樣的感覺不是沒有原因的。
最早的vlog確實是記錄生活的流水賬,最初在海外流行,國內(nei) vlog的流行可能還要歸功於(yu) 以歐陽娜娜為(wei) 代表的一批年輕明星的推動,明星拍攝下自己生活的片段分享給粉絲(si) ,所展現出來的鎂光燈之外的明星們(men) 生活是精致的、鬆弛的,突破明星神秘光環的明星vlog獲得了關(guan) 注,這也成為(wei) 了vlog給觀眾(zhong) 們(men) 留下的第一印象,隨後獲得眾(zhong) 多粉絲(si) 關(guan) 注的自媒體(ti) 博主們(men) 大多也走了這個(ge) 風格,不斷拓展內(nei) 容,從(cong) 簡單的日常生活記錄擴展到了運動健康、美食烹飪、貓狗寵物等方麵,考究的光影畫麵賞心悅目,看上去就像是一個(ge) 不斷更新的微電影。
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拍攝這樣的vlog,同質化問題開始凸顯,鏡頭越來越考究,但觀眾(zhong) 們(men) 的熱情卻越來越低了。對於(yu) 這一點,九零後姑娘小培深有感觸,“我對於(yu) vlog的認知其實就是記錄生活,記錄真實的生活,但一些精致的vlog我能看出它的腳本、分鏡,很流程化,在華麗(li) 的包裝下,真實的內(nei) 容和有效信息太少了,這類視頻我不願稱之為(wei) vlog,有點假。”
B、精致派vlog博主探索轉型道路
盡管精致vlog的熱度下降了不少,但是vlog仍然是自媒體(ti) 視頻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正如小培所言,vlog發展到現在,比拚的早就不是誰拍攝得更加漂亮,誰的剪輯手法更加嫻熟,能不能提供更為(wei) 獨特的內(nei) 容成為(wei) vlog能不能收獲點讚的關(guan) 鍵。小培在高中時期就已經開始看各種vlog了,那時候流行過一陣子以奪眼球為(wei) 主的探店、挑戰類vlog,小培對此並不“感冒”,現在她更喜歡看校園類vlog,關(guan) 注了幾個(ge) 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學生的賬號,他們(men) 所發布的基本是自己學習(xi) 生活的分享,“這種vlog節奏比較輕鬆明快,而且博主還會(hui) 分享一些知識,跟著看有種‘雲(yun) 上課’的感覺。”
現在打開B站等視頻平台,我們(men) 能看到vlog風格種類更多了,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說,vlog正在慢慢回歸到它最初的樣子——記錄真實生活。在B站,美食vlog一直很火,但早年的頂流是以“日食記”為(wei) 代表的精致派,舒緩的音樂(le) ,利落的料理手法,布滿了陽光的廚房和漂亮的廚具,再配上一隻可愛的貓咪,而現在“食堂記錄派”異軍(jun) 突起,這些博主是在全世界各地求學的學生,用手機拍攝以“今天食堂吃什麽(me) ”為(wei) 主題的vlog,視頻內(nei) 容也簡單,第一視角拍攝打菜的畫麵,配上對今日菜品的誇讚或者吐槽,食品畫麵呈現全靠當日食堂大師傅的功夫,出現燒糊的肉和稀爛的菜也是常有的事,短短一兩(liang) 分鍾的視頻也能收獲幾百萬(wan) 的瀏覽量。
精致派的vlog博主們(men) 也探索起了轉型道路,比如飲料博主,除了用美觀的畫麵和鏡頭呈現花式飲料調法,博主們(men) 還會(hui) 不定期推出翻車大合集,直接向觀眾(zhong) 展示精致鏡頭背後的狼狽不堪:冰塊脫模的時候直接“飛”出去了,好不容易做好的混合飲料倒杯的時候鏡頭虛焦啥也沒拍到,小心翼翼地打奶油結果噴口故障完全打不出漂亮的奶油頂……“這類vlog我覺得很有意思,很有創意,感覺也很真實,我認為(wei) 這是vlog的要素之一嘛,記錄真實。精致的背後是狼狽,這種反差感反而會(hui) 吸引人去看。”不過,視頻博主小瑄仍然喜歡那些精致漂亮的vlog,“因為(wei) 我自己沒有那麽(me) 精致,就想要看看自己沒有的東(dong) 西。”平日,小瑄也有拍vlog,但也更傾(qing) 向於(yu) 把vlog作為(wei) 記錄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不會(hui) 刻意去呈現精致的生活。vlog這個(ge) 視頻種類並不會(hui) 消失,從(cong) 人們(men) 收藏夾裏消失的是那些套用模板的vlog,生活本身是多姿多彩的,並不隻有精致美好的一麵,小小的不完美構成了更加真實的生活細節,這樣的vlog依然會(hui) 獲得觀眾(zhong) 的喜愛。
C、真實的生活更加火熱
“通過vlog,我們(men) 可以看到不同圈層人的生活,這是在滿足人們(men) 的好奇心,而且這些別人的美好生活的片段也在構造一種想象。”江蘇省社科院副研究員趙偉(wei) 認為(wei) ,之所以精致的vlog能火,很大程度上在於(yu) 符合了人們(men) 對於(yu) 理想生活的一種想象,“這種感覺就像是比較古早的那種偶像劇,裏麵的愛情都特別好。但時間久了就會(hui) 發現,這種成人童話是經不起推敲的,距離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比較遠。這些精致的vlog也是如此,看起來是很好,但是又多少人是真的過著這樣的生活呢?這是非常理想化的生活,一開始我們(men) 看的時候可能會(hui) 帶入其中,但久了夢也就醒了,真實的、樸素的生活才是我們(men) 接觸更多的。”
確實如此,精致派vlog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不少人對於(yu) 生活方式、未來出路的選擇,經常在精致派vlog裏出現的房屋裝修風格也曾風靡一時,簡約的白色基調,溫暖的長毛地毯和造型別致的桌子都是裝修爆款,但實際上,按照這樣風格給自己家裝修的人吐槽也不少,“不實用”是說得最多的,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到處都是衛生死角,而大家並沒有那麽(me) 多精力每天都在打掃衛生。“這樣的vlog你說能有多少的自然流露呢?很多vlog可能完全是虛構的,有腳本,有表演,有多個(ge) 機位換著角度拍攝,這是製造生活,這不是真正的日常生活,看得多了自然也就不想看了。”
在趙偉(wei) 看來,精致派的vlog是已經經過了剔除的生活,鏡頭背後博主做過多少精心的準備,房間裏放了多少個(ge) 機位,有多少個(ge) 打光燈,我們(men) 都是看不到的,呈現給我們(men) 的是一個(ge) 近乎完美的虛擬的生活,觀眾(zhong) 窺視其中,就像在看楚門的世界,鏡頭裏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存在,卻不是以真實生活的規律運轉。“觀眾(zhong) 的審美是會(hui) 改變的,不僅(jin) 是vlog風格變化了,你看現在偶像劇也不流行那種古早的完美愛情風格了,可能比較粗糙的、流水賬式記錄的vlog能火起來也和它形式上比較新鮮、內(nei) 容上又有趣味性有關(guan) 係。”但這些流水賬式記錄的vlog,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真實的記錄,畢竟此前也有網友曝光過,一些所謂的宿舍生活vlog,拍攝場地是搭建的攝影棚,而所謂的舍友們(men) ,也都是各有人設的演員。
不管是精致派的vlog還是簡單粗糙的生活流水賬,人們(men) 都在破除vlog所帶來的精致陷阱,不再通過vlog去滿足情緒,認清現實,回歸真實生活。“不管是從(cong) vlog裏獲取情緒價(jia) 值還是去學習(xi) 知識,最終的立足點都是回歸自己的生活,真實的生活更加火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