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以文學之力構築大運河精神世界

發布時間:2023-11-14 11: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郭其鈺)“大運河滋養(yang) 了沿河人民的生活,為(wei) 文學創作提供了豐(feng) 沃土壤,同時文學作品也豐(feng) 富了大運河的精神和文化,從(cong) 另一個(ge) 維度構建了一個(ge) 虛構的世界,讓我們(men) 有了共同的精神紐帶。”11月13日,在2023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上,浙江省作協主席、杭州市文聯主席艾偉(wei) 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以水波為(wei) 曲,以槳帆為(wei) 歌,2500多年來,中國大運河傳(chuan) 唱著中華民族浩蕩奔騰的曆史壯歌,孕育了璀璨的運河文明,也為(wei) 文學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源泉。

  在艾偉(wei) 看來,作家不需要刻意去寫(xie) 客觀的大運河,而是自然而然描繪自己心中的大運河。“文學的大運河”不應是照相式的描摹,更需要創造,不應隻有大運河的形象,更要寫(xie) 出大運河的精神。

  “從(cong) 文化意義(yi) 上來說,大運河需要構建一個(ge) 文化符號,與(yu) 長江、黃河、泰山、長城一樣,成為(wei) 中華民族精神譜係中的審美象征。”艾偉(wei) 認為(wei) ,大運河像一條紐帶,讓差異巨大的南北方文化有了共同的基礎,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具有重要作用。

  大運河的精神文化是包容的、開放的、構建性的,其存在於(yu) 千百年的滄桑歲月中,存在於(yu) 山川河流的自然應答中,存在於(yu) 世代中華兒(er) 女與(yu) 大運河共生的豐(feng) 富生活中,存在於(yu) 大運河與(yu) 世界的交往互動中,存在於(yu) 新時代人們(men) 對大運河的不斷塑造中。

  在此過程中,需要文學去發現,去創造,去反複書(shu) 寫(xie) 。在艾偉(wei) 的長篇小說《鏡中》中,描寫(xie) 到主人公生活在大運河邊的一個(ge) 老宅裏,在老宅裏能聽到對麵基督教教堂裏的鍾聲。

  談及這一構思,艾偉(wei) 表示,大運河邊的老宅是真實的,但教堂是虛構的,老宅和教堂之間構成一個(ge) 對話關(guan) 係,亦象征著中國文化與(yu) 世界文化間的對話。

  “虛構的文學作品讓我們(men) 有了共同的精神紐帶,讓老百姓覺得這條河流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從(cong) 而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同時踏進同一個(ge) 故事。”艾偉(wei) 補充說。

  一河通南北,文脈承古今。中國大運河地理上貫通南北,時間上流淌千年,是文學創作的搖籃之一。

  當前,越來越多中國作家深入挖掘大運河豐(feng) 富深沉的文化內(nei) 涵,既書(shu) 寫(xie) 兩(liang) 岸人民生活充滿人間煙火的世俗一麵,也塑造其作為(wei) 中華民族精神存在的文化一麵。

  據悉,2023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以“傳(chuan) 承運河文化賦能美好生活”為(wei) 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世界運河曆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辦。(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