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成為亞洲首個擁有兩支通過聯合國測評的重型救援隊的國家

發布時間:2023-11-14 15: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應急管理部11月14日舉(ju) 行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製建設進展成效,發布《“一帶一路”國家災害評估報告》。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李勝利在會(hui) 上介紹,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強國際救援能力建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強國際救援隊伍。在支持建強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同時,2018年8月組建了中國救援隊,2019年10月兩(liang) 支隊伍同時通過了聯合國重型救援隊測評和複測,我國成為(wei) 亞(ya) 洲首個(ge) 擁有兩(liang) 支通過聯合國測評的重型救援隊的國家。另外,我們(men) 還依托專(zhuan) 業(ye) 力量建設了森林草原滅火、礦山(隧道)、危險化學品等專(zhuan) 業(ye) 跨國(境)救援隊伍。

  二是通過實戰鍛煉隊伍。中國救援隊組建以來,分別赴莫桑比克和土耳其成功開展了兩(liang) 次國際救援,贏得了高度讚譽,充分展現了我國國際救援力量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職業(ye) 素養(yang) 和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這裏舉(ju) 一個(ge) 例子:土耳其地震救援中,中國救援隊、中國香港救援隊及社會(hui) 應急力量共搜救出幸存者68人、搜尋到遇難者198人,其中中國救援隊營救的最後一名幸存者在被發現時,其埋壓時間已達150多小時,遠遠超過了“黃金72小時”的最佳救援時間。本著不放棄任何一個(ge) 生命的原則,中國救援隊頂著餘(yu) 震與(yu) 死神賽跑,經過4個(ge) 多小時的緊張救援,成功將這名被困者營救出來,在場的當地群眾(zhong) 和其他國際救援隊伍都紛紛鼓掌、豎起大拇指。另外,在一些難度較高的救援任務中,許多救援隊伍專(zhuan) 門找到中國救援隊尋求支持和幫助,充分體(ti) 現了對中國救援隊能力的高度信任。

  三是積極開展培訓演練。組織舉(ju) 辦政策規則、災害醫學等多期培訓班,累計培訓國際救援隊伍骨幹500餘(yu) 人次,兩(liang) 支國際救援隊連續三年參加“應急使命”抗震救災實戰演習(xi) 。在“一帶一路”、聯合國、東(dong) 盟、上合組織、金磚等機製下舉(ju) 辦聯合搜救演練,提高參與(yu) 跨國(境)救援協同實戰能力和水平。

  四是建立完善預案體(ti) 係。製訂了國際救援方案等一係列製度,不斷規範救援行動策略和流程。加強與(yu) 外交部、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中國民航局等部門協調聯動,積極參與(yu) 對外緊急人道主義(yi) 援助工作機製。

  李勝利表示,下一步,我們(men) 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完善與(yu) 有關(guan) 部門協調聯動機製,優(you) 化隊伍和物資投送流程,進一步提高出動效率。二是立足同時參與(yu) 兩(liang) 場國際重特大災害救援需要,持續加強救援隊伍建設,提升實戰能力。三是通過派遣救援隊、提供救災物資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yu) 對外緊急人道主義(yi) 救援行動。四是加強與(yu) 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救援隊伍的交流,組織開展國際救援研討、演練活動,不斷增強我國在國際救援領域的影響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