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課間十分鍾,可能對孩子一生帶來影響

發布時間:2023-11-14 15:15:00來源: 文匯報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學生,讓學生回歸操場已經不是一個(ge) 新話題,早在十多年前,這就已經引發過全社會(hui) 的熱議。

  但時至今日,課間十分鍾的難題仍然未解決(jue) 。

  日前,“中小學生被圈養(yang)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等話題幾上熱搜。對於(yu) 學生課間被“困”在教室,不少學校的理由是,課間十分鍾放任學生在操場上活動會(hui) 影響學習(xi) 、造成安全隱患。

  但實際上,課間十分鍾限製學生的活動不僅(jin) 不科學,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甚至還會(hui) 對學生一生的健康行為(wei) 習(xi) 慣帶來影響。

  ■龔強 王學彬

  近日,中小學課間十分鍾現象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反映中小學課間十分鍾學生活動受限製——“隻能待在教室”“不許大聲說話”“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更有甚者,在有些學校,學生課間十分鍾連座位都不能離開。一時間,“中小學生被圈養(yang)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等話題幾次衝(chong) 上熱搜。

  課間十分鍾之所以重要,不僅(jin) 在於(yu) 這是緊張學業(ye) 之中給學生放鬆的時間,還因為(wei) 這“碎片化”的十分鍾活動時間對中小學生來說,不論是進行體(ti) 育運動,或者僅(jin) 僅(jin) 是身體(ti) 活動,對促進學生腦智發展,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yi) ,甚至影響著學生更長遠的一生的身體(ti) 活動習(xi) 慣。

  腦科學研究顯示,僅(jin) 僅(jin) 是中斷久坐,就可以幫學生恢複注意力

  第八次全國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調研數據顯示,我國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狀況總體(ti) 改善,學生體(ti) 質健康達標優(you) 良率逐漸上升。盡管如此,具體(ti) 到某些方麵,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和短板,尤其表現為(wei) 學生視力不良和近視率偏高、學生超重肥胖率問題凸顯、學生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學生身體(ti) 素質下滑等方麵。這也是為(wei) 何國家多次發文強調要保障中小學生的體(ti) 育運動時間,教育部也規定中小學生每天必須保障校內(nei) 外1小時體(ti) 育鍛煉時間。

  而課間十分鍾與(yu) 大課間,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一環。總有人擔心學生在課間十分鍾太過於(yu) 活躍會(hui) 影響上課時的表現,甚至有人直言學生十分鍾太活躍“心都散了”,但從(cong) 科學角度而言,這完全沒有根據。

  國外針對學齡兒(er) 童的研究顯示,十分鍾的短時課間身體(ti) 活動就可有效地提升兒(er) 童的注意力及自尊,進而有助於(yu) 提高學習(xi) 表現。此外,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表明,在每天上課時間實施3次5分鍾的課程休息,可以保證數學和閱讀成績,同時改善學生的課堂行為(wei) 表現。

  腦科學研究顯示,人們(men) 的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會(hui) 不斷轉換。注意力不集中將改變大腦以任務為(wei) 導向的信息加工模式,影響大腦的信息加工過程,進而影響學習(xi) 過程。但是,對於(yu) 學齡兒(er) 童青少年而言,注意力受到許多內(nei) 在和外在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學校相關(guan) 的壓力或應激、無聊枯燥的體(ti) 驗、過長時間的久坐行為(wei) 等。改善或恢複注意力的有效途徑就是給予大腦適當的休息,特別是進行適當的身體(ti) 活動是恢複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從(cong) 這些研究可以看出,在課間十分鍾即使不組織學生進行專(zhuan) 門的體(ti) 育活動,隻是中斷久坐行為(wei) ,進行如走動等休息活動,也可以為(wei) 學生提供一個(ge) 緩衝(chong) 調節的時間,減少上一節課遺留的思維幹擾,恢複注意力,以更好的狀態進入下一節課,對青少年的學業(ye) 成績和課堂行為(wei) 產(chan) 生積極影響。

  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長時間的久坐狀態與(yu) 負麵情緒密切相關(guan) ,中斷久坐狀態並進行適當運動可以改善情緒狀態,減輕焦慮和壓力等狀態。當下兒(er) 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態越來越令人關(guan) 注,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er) 童和青少年中大約有3000萬(wan) 人受到各種行為(wei) 問題和情緒障礙的困擾,兒(er) 童心理健康疾病的確診人數也在逐年遞增,並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中小學生“動”起來,而不是從(cong) 走進學校大門到放學回家都“困”在教室裏就顯得尤其重要。

  相關(guan) 領域的研究顯示,短時間的運動就可以促進大腦的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記憶力和執行功能等。

  因此,鼓勵學生在課間休息時走出教室、進行適當的體(ti) 育活動,對他們(men) 的身心健康、學習(xi) 狀態等方麵都具有積極作用。

  兒(er) 童時期的運動行為(wei) 對大學乃至終身的鍛煉習(xi) 慣影響深遠

  短短課間十分鍾運動影響的不僅(jin) 僅(jin) 是兒(er) 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從(cong) 長遠來看,更是影響了大學及成年時期的自主運動習(xi) 慣。

  今年8月初,一項對全國25000餘(yu) 名大學生開展體(ti) 育鍛煉的調查顯示,每周運動不足三次的大學生占48.19%,其中每周運動一次的占22.06%,每周運動兩(liang) 次的占比26.13%。可見,大學生人群中有著良好體(ti) 育鍛煉習(xi) 慣的占比並不高,不足一半。

  同時,教育部一份針對115萬(wan) 餘(yu) 名在校學生體(ti) 質健康的抽測複核數據顯示,約三成大學生體(ti) 質健康測試不達標。大學生參與(yu) 體(ti) 育鍛煉的動機不足和自主運動習(xi) 慣的缺失是影響大學生體(ti) 質健康的重要原因,而這一長久以來的習(xi) 慣的養(yang) 成可能要追溯至兒(er) 童期。

  鍛煉心理學觀點認為(wei) ,良好的鍛煉習(xi) 慣是人在後天長期參加體(ti) 育鍛煉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受到個(ge) 人因素(如年齡、性別、體(ti) 育意識、體(ti) 育興(xing) 趣)、家庭因素(家庭成員的體(ti) 育認知、體(ti) 育參與(yu) 等)、學校因素(如體(ti) 育課程、體(ti) 育氛圍、同伴參與(yu) 等)和社會(hui) 因素(如城市設施、社區環境、資源條件)的影響。

  造成大學生體(ti) 育運動參與(yu) 主觀動機缺失和自主運動習(xi) 慣缺失的原因複雜多元,但是,作為(wei) 個(ge) 體(ti) 健康行為(wei) 發展定型的重要時期,兒(er) 童青少年時期體(ti) 育鍛煉習(xi) 慣的養(yang) 成對於(yu) 未來的鍛煉習(xi) 慣和鍛煉行為(wei) 有著積極影響。相關(guan) 研究指出,學校對青少年運動意願的影響很大。因此,在兒(er) 童青少年時期的運動鍛煉行為(wei) 對於(yu) 培養(yang) 大學時期乃至終身的運動鍛煉習(xi) 慣至關(guan) 重要。

  同時,課間十分鍾活動,也是中斷學生久坐行為(wei) 的關(guan) 鍵時機。隨著社會(hui) 發展和生活方式變化,久坐行為(wei) 普遍存在於(yu) 人們(men) 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持續的久坐狀態不僅(jin) 與(yu) 身體(ti) 活動水平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guan) ,還影響著人們(men) 的心理健康,產(chan) 生焦慮、抑鬱等負麵情緒。因此,養(yang) 成習(xi) 慣,在久坐的間歇進行適當的身體(ti) 活動顯得至關(guan) 重要。

  同時,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即使進行短時的適量身體(ti) 活動也可對身體(ti) 健康、心理健康和大腦產(chan) 生積極的影響。此外,短時的運動也可以改善力量和靈活性,有助於(yu) 預防和緩解由久坐導致的身體(ti) 姿態不良等問題。

  安全顧慮遠遠不足以成為(wei) 把孩子“困”在教室的理由

  在關(guan) 於(yu) “課間十分鍾”話題的討論中,有不少人都提出了學生的安全問題,但是從(cong) 管理上來說,安全不是管理一刀切的借口,從(cong) 科學上來說,課間十分鍾的安全問題遠遠不足以成為(wei) 把孩子們(men) “困”在教室的理由。

  調查顯示,學生課間十分鍾進行的身體(ti) 活動量一般都比較小,運動強度不大,發生運動損傷(shang) 或意外的風險並不高。一項針對在體(ti) 育課、課間休息和課外活動中發生運動損傷(shang) 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課間休息時間發生運動傷(shang) 害的幾率要小於(yu) 體(ti) 育課和課外活動時發生的幾率。由此可見,對於(yu) 課間休息造成的安全隱患完全不必過於(yu) 擔憂,通過良好的組織可以有效避免運動傷(shang) 害或者意外事故的出現。

  課間十分鍾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既有必要性也有現實可行性,要將其功能進行有效發揮需要進行係統性製度構建。

  在認知提升方麵,加強對師生課間十分鍾進行體(ti) 育鍛煉活動的價(jia) 值理解,可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對課間進行身體(ti) 活動的成效進行大力宣傳(chuan) ,改變中小學教師的認知;加強學生安全常識教育,把安全事故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可以通過出台專(zhuan) 門政策條例,就課間十分鍾進行適量身體(ti) 活動的要求予以規定,為(wei) 中小學實施提供製度規範和追責標準。

  此外還需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密切家校社協作,爭(zheng) 取家長理解和社會(hui) 支持,除學校主觀過失外,要有相應的容忍度和容錯率,共同努力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體(ti) 育係)

  相關(guan) 鏈接

  課間活動

  科學安排“指南”

  在方法選擇方麵,突出個(ge) 性化、差異化、包容性的活動策略。例如,可以根據性別不同,進行體(ti) 育鍛煉活動的差異性供給,為(wei) 男生提供競爭(zheng) 性遊戲,為(wei) 女生提供低強度社交性遊戲。同時,提供具有室內(nei) 室外多功能立體(ti) 空間的學校體(ti) 育場地與(yu) 分區,根據需要配備多元的固定設施,如沙地、籃網、秋千等。在組織實施方麵,發揮多元主體(ti) 的協同作用。

  具體(ti) 操作上:

  ■課間十分鍾的活動,可以由班主任與(yu) 體(ti) 育教師相互配合,體(ti) 育教師在體(ti) 育課上對有意引入課間活動的活動項目進行講解與(yu) 示範;班主任則需要加強活動開展的實地監督,輔助課間娛樂(le) 活動的組織和風險消除。

  ■充分發揮家長和學生的作用,定期開展課間體(ti) 育活動和遊戲設計大賽並設置相關(guan) 獎勵,發揮大眾(zhong) 聰明才智豐(feng) 富活動內(nei) 容選擇。

  ■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將特殊典型進行表彰,從(cong) 而提高學生參與(yu) 活動的自覺性與(yu) 自律性。

  ■在安全保障方麵,開展安全培訓與(yu) 檢查工作。對體(ti) 育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充分評估,對相關(guan) 場地設施進行定期檢查,開展相關(guan) 安全培訓活動與(yu) 演練,提升學生應急能力,幫助學生養(yang) 成自覺遵守校園規則的行為(wei) 習(xi) 慣,實現課間活動安全有序地進行。(文匯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