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國家衛健委:切忌亂用藥

發布時間:2023-11-14 15:16: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文/華卓瑪

  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召開關(guan) 於(yu) “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節,目前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

  多種疾病疊加感染,無需都進行抗病毒治療

  米鋒提醒,各地要堅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關(guan) 注肺炎支原體(ti) 、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熱、諾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況,加強監測預警,掌握病毒活動強度、病毒變異等變化。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表示,甲型和乙型流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ti) 等都是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ti) ,有些病原體(ti) 在人群呼吸道中有一定的定植,可能和人體(ti) 共存。在冬季氣候幹燥、氣溫低的情況下,感染人體(ti) 的機會(hui) 增加。因此臨(lin) 床上會(hui) 出現兩(liang) 種及以上病原體(ti) 被檢出來的可能,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且不一定與(yu) 病情嚴(yan) 重程度有關(guan) 。

  一旦出現多種疾病疊加感染,如何治療?

  童朝暉指出,雖然有些病毒沒有特效藥物治療,但是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有一定自限性,不需要都進行抗病毒治療,進行對症緩解症狀治療就能康複。

  但童朝暉也提醒,對於(yu) 老年人、5歲以下兒(er) 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議及時就醫,讓醫生幫助患者判斷病情,進行相應的治療。

  醫生提醒:對症治療,切忌亂(luan) 用藥

  近期網絡上不少人說自己全家感染了支原體(ti) 肺炎;也有人認為(wei) ,許多成年人感染的其實是新冠。

  對此,童朝暉表示,肺炎支原體(ti) 是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根據2016年版《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及有關(guan) 監測數據,肺炎支原體(ti) 是我國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體(ti) 之一。每年秋季高發,兒(er) 童、青少年易感,肺炎支原體(ti)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chuan) 播,因此在無防護的情況下,在人口密集的場所如幼兒(er) 園、學校會(hui) 導致集中暴發流行,家庭成員感染肺炎支原體(ti) 也是比較常見。

  童朝暉表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體(ti) 、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及核酸的檢測方法明確,建議大家在確認病原學後用藥治療,而不是靠猜想亂(luan) 用藥。

  此外,近期有部分患兒(er) 家長聽從(cong) 網絡建議,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等藥物。

  北京兒(er) 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家長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等藥物的做法不可取。

  王荃稱,目前是兒(er) 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雖然肺炎支原體(ti) 感染占比不少,但從(cong) 整體(ti) 來看,病毒仍然是當前兒(er) 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ti) ,常見的病毒包括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等。而阿奇黴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也是不合理的。

  同時,加之兒(er) 童年齡小,髒器功能發育不健全,濫用藥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應,阿奇黴素是處方藥,屬於(yu) 大環內(nei) 酯類抗菌藥物,是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的首選藥物,應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規範使用,包括劑量合適、療程適宜、給藥途徑正確等。

  王荃提醒各位家長,兒(er) 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用藥不能隨意,要關(guan) 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進入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如何預防?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製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紹,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的高發季節。預防傳(chuan) 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症發生的風險。

  王大燕表示,除此之外,公眾(zhong) 通過掌握常見呼吸道傳(chuan) 染病的基本知識,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學的預防方法,能降低發生感染和傳(chuan) 播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強身體(ti) 素質、提高身體(ti) 抵抗力的重要保證。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營養(yang) 、適量的體(ti) 育鍛煉。

  第二,養(yang) 成良好的個(ge) 人衛生習(xi) 慣,可減少感染的風險。比如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第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室內(nei) 定期開窗通風,冬季室外溫度低,通風期間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家庭中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顧患者時要佩戴口罩。

  第四,老年人、兒(er) 童、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應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是空氣流通不暢的密閉場所,減少可能與(yu) 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hui) 。前往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及時更換。

  王大燕提醒,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患者應居家休息,避免將病原傳(chuan) 染給其他人員。如症狀較重,應做好個(ge) 人防護,盡早前往醫院就診,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新冠病毒感染,整體(ti) 呈波動下降趨勢

  時值冬季,各種呼吸道疾病感染處於(yu) 高發期,新冠病毒是否會(hui) 再次變異?

  對此,王大燕表示,全球和我國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和我國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都屬於(yu) 奧密克戎。最近一周采樣的病毒測序結果顯示全部為(wei) XBB的亞(ya) 分支,未發現生物學特性發生明顯改變的變異株。國家對新冠病毒仍然在進行係統性的多渠道監測,數據定期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布。

  此外,王大燕介紹,近期我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體(ti) 呈波動下降趨勢,今年8月下旬至今,全國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已連續10周下降,全國發熱門診哨點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也均呈持續下降趨勢。

  綜編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網、中國新聞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