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廣納賢士助發展 麵向灣區天地寬
香港:廣納賢士助發展
近日,前美國職業(ye) 籃球聯賽(NBA)球員斯蒂芬·馬布裏向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遞交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申請。“我很喜歡香港,很高興(xing) 有機會(hui) 加入香港這個(ge) 大家庭。”馬布裏說,自己此前曾多次來港,香港的文化氛圍很適合他,希望可以融入香港,協助推動籃球運動及慈善工作。
選擇前往香港發展,馬布裏不是個(ge) 例。今年以來,已有7萬(wan) 名人才通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落地香港,超過此前訂立的每年引才至少3.5萬(wan) 名的目標。輿論認為(wei) ,這充分證明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麵具有很強的國際吸引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通過吸引人才,香港正朝著更加多元化和富有活力的發展方向邁進。
多管齊下攬人才
數據顯示,香港吸引人才成果斐然。2023年前10個(ge) 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18萬(wan) 宗申請,逾11萬(wan) 宗獲批,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共收到約5.5萬(wan) 宗申請,逾4.3萬(wan) 宗獲批。其中近七成獲批的申請者已經到港。
在延續傳(chuan) 統政策的同時,特區政府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了多項新舉(ju) 措。比如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合資格大學名單11月起增加8所內(nei) 地及海外的知名高校,名單內(nei) 高校總數達184所,其中內(nei) 地高校12所。同時,特區政府將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香港投資股票、基金、債(zhai) 券等資產(chan) (房地產(chan) 除外)3000萬(wan) 港元或以上的合資格投資者,可以通過計劃申請來港,以增強香港資產(chan) 及財富管理、金融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服務界別的發展優(you) 勢,細節將於(yu) 今年內(nei) 公布。
新政策還包括試行職專(zhuan) 畢業(ye) 生留港計劃、開放東(dong) 南亞(ya) 部分國家人才來港就業(ye) 的安排、舉(ju) 辦“全球人才高峰會(hui) 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等。
此外,一些社團組織也積極助力人才融入香港。例如近日成立的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hui) ,由香港特區立法會(hui) 議員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9所內(nei) 地高校的香港校友會(hui) 登記注冊(ce) ,旨在為(wei) 各界高端人才融入香港提供職業(ye) 建議、社交文化活動和生活支援等,幫助他們(men) 盡快適應和融入香港社會(hui) 。
特色鮮明優(you) 勢強
“在‘一國兩(liang) 製’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you) 勢,這裏有一流的營商環境、精彩的生活文化、便捷的交通網絡,讓全球人才可以大展宏圖。”談及香港吸引人才的優(you) 勢,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說。
作為(wei) 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體(ti) 係運行保持穩健,今年以來各類金融業(ye) 務均有不俗表現:香港外匯基金上半年淨賺超過1000億(yi) 港元,扭轉了2022年度的投資虧(kui) 損態勢。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3年上半年全港共取得690億(yi) 港元淨資金流入,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超過3倍。許多此前移居外地的投資銀行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員工正陸續回港,不少從(cong) 事金融行業(ye) 的高端人才也通過各種人才計劃申請赴港。
與(yu) 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正大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近年來,特區政府累計在科技創新方麵投入近2000億(yi) 港元,支持高等院校的科研、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園區發展。目前香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醫療和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領域發展態勢良好。在吸引科技人才方麵,香港通過“優(you) 秀人才入境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研究人才庫計劃”等的落實,為(wei) 科創發展提供優(you) 秀人才儲(chu) 備。
另外,香港特區政府還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引入公司遷冊(ce) 機製等方式大力招商引資,留住優(you) 質企業(ye) 。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已有30家重點企業(ye) 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ye) 務,這些企業(ye) 集中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將在香港投資超過40億(yi) 美元並帶來1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麵向灣區天地寬
“香港剛剛掛牌成立了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希望從(cong) 世界不同地方吸引人才來大灣區作長線發展,為(wei) 他們(men) 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便利他們(men) 融入大灣區。”在近日於(yu) 香港舉(ju) 辦的粵港兩(liang) 地人才合作交流會(hui) 上,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這樣表示。
在各項外部人才引進計劃穩步推進的同時,特區政府還將目光投向粵港澳大灣區,通過深化城市間合作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更多國內(nei) 外高技術人才和企業(ye) 。以科技創新為(wei) 例,香港特區政府聯手深圳市人民政府推動位處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提供科研資源、資金及出入境等方麵的便利流動及支援措施,共同推廣雙方在科創方麵的優(you) 勢,攜手為(wei) 合作區引入人才。
“香港可以發揮大灣區人才基地的作用,擔當‘輸入人才門戶’的角色,積極引進全球人才,豐(feng) 富大灣區的人才庫。”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hui) 中國及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hui) 聯席主席黃家傑認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將大幅增長。香港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擁有專(zhuan) 業(ye) 知識和豐(feng) 富的經驗,與(yu) 內(nei) 地的產(chan) 業(ye) 資源可以有效結合,助推雙方發展。
本報記者 柴逸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