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川渝高竹新區推動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改革 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發布時間:2023-11-17 14: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安11月16日電 (單鵬 劉忠俊 金冠池)“受益於(yu) 新區各項稅費政策的疊加優(you) 勢,公司今年累計獲得稅收優(you) 惠近200萬(wan) 元。”16日,在川渝高竹新區,四川渝興(xing) 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光華告訴記者,今年該企業(ye) 還利用節省下的稅惠“紅利”,在川渝高竹新區購買(mai) 了35畝(mu) 二期廠房土地用於(yu) 下一步發展。

  殷光華的親(qin) 身經曆是川渝高竹新區推動稅費征管服務一體(ti) 化改革、營造優(you) 質營商環境的縮影。由四川省廣安市和重慶市渝北區聯手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是全國首個(ge) 跨省域共建新區。在這塊探索經濟區與(yu) 行政區適度分離的改革熱土上,川渝兩(liang) 地稅務部門破解政策性難題和機製性壁壘,加速推進稅費征管服務一體(ti) 化建設,服務區域發展大局。

  2020年,殷光華將公司從(cong) 重慶整體(ti) 遷移到川渝高竹新區。在這裏,企業(ye) 在土地及水電氣等要素成本上可以適用兩(liang) 地較低的標準。以城市維護建設稅為(wei) 例,此前重慶市渝北區的稅率為(wei) 7%,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的稅率為(wei) 5%。為(wei) 促進政策協同,兩(liang) 地稅務部門推動地方政府在川渝高竹新區範圍內(nei) 渝北區域將7%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降低至5%,為(wei) 企業(ye) 節約了一筆資金。

  當前,跨省稅費政策執行同標正在川渝高竹新區這塊改革“試驗田”全麵走向現實,加速了市場要素自由流動。受“政策從(cong) 優(you) 、程序從(cong) 簡、負擔從(cong) 輕”吸引,越來越多企業(ye) 選擇在此地發展。數據顯示,目前川渝高竹新區已累計入駐企業(ye) 19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ye) 46家,市場主體(ti) 量質雙升,發展活力充分顯現。

  作為(wei) 首批入駐川渝高竹新區的國有企業(ye) ,川渝高竹水務發展有限公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涉及業(ye) 務板塊不斷增加,在政策適配、財務管理等方麵麵臨(lin) 不少新問題。“目前,我們(men) 正式啟動了13座供水廠、1座汙水廠生產(chan) 的移交,經濟往來應該如何處理,涉稅費問題如何申報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該企業(ye) 財務負責人劉欣然介紹道。

  為(wei) 更好地服務川渝高竹新區招商引資、民生實事等重點項目,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為(wei) 轄區重點項目提供了“一對一”的“項目管家”服務,從(cong) 項目入駐園區起,便全流程跟蹤企業(ye) 成長。伴隨企業(ye) 業(ye) 務量級翻倍增長,“項目管家”職能逐步由幫助企業(ye) 紮穩發展根基,升級為(wei) 協助企業(ye) 規劃發展路徑,通過分稅種梳理、大數據摸底等形式,形成了專(zhuan) 業(ye) 度高、針對性強的專(zhuan) 項輔導方案,幫助企業(ye) 全麵認知自身財務稅收狀況,有效建立發展優(you) 勢。“‘管家’服務因時製宜、因企製宜,針對企業(ye) 不同發展階段,給予不同的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有困難找管家’,已成為(wei) 園區企業(ye) 的共識。”劉欣然感慨道。

  截至2023年,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已對該區74個(ge) 新建和續建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建立清冊(ce) ,服務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民生基礎項目的漸次落地,助力該區成長為(wei) 吸引投資的熱土。匯聚了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生態文旅康養(yang) 、都市近郊現代農(nong) 業(ye) 的“2+1+1”產(chan) 業(ye) 體(ti) 係正悄然成形。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主任潘縉生介紹稱,該中心分行業(ye) 細化對企業(ye) 的專(zhuan) 項管理和服務,通過“一業(ye) 一策”形式,促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股權激勵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迅速落實到位,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ye) 集聚,有效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推動該區產(chan) 業(ye) 集群進一步發展壯大。

  潘縉生表示,未來,兩(liang) 地稅務部門還將在拓展稅收大數據綜合運用上進一步加強合作,通過盤活數據資源,強化市場行業(ye) 分析,透視經濟運行現狀,有效提升以稅谘政效能,為(wei) 川渝高竹新區產(chan) 業(ye) 布局提供決(jue) 策參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