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實現整根完整保護“零的突破”
中新網成都11月16日電(記者 嶽依桐)三星堆遺址考古多學科綜合研究成果研討會(hui) 16日在四川廣漢舉(ju) 行。會(hui) 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陳家昌介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yu)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開展的針對出土飽水糟朽象牙保護的科研攻關(guan) ,目前已處理不同糟朽狀態的象牙標本6根,實現了考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護“零的突破”。
據了解,2020年至2021年,三星堆遺址祭祀區3號至8號祭祀坑出土象牙400餘(yu) 根(殘段)。由於(yu) 長期地下埋藏,特別是在地下水、可溶鹽及微生物等各種不利因素的侵蝕下,象牙中起主要粘接作用的有機組分分解,以及多孔狀態下大量水分的灌注,使得處於(yu) 此種狀態下的象牙在考古術語被稱之為(wei) 出土飽水糟朽象牙。
飽水糟朽象牙和新鮮象牙相比,不僅(jin) 含水率過高,而且力學性能極差,隨著水分揮發,其表麵會(hui) 快速發生開裂、剝離及崩解現象,進而使得象牙文物的價(jia) 值不複存在。因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的長久穩定保存也就成為(wei) 公認的世界難題。
202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yu)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針對出土象牙及殘段脫水加固保護開展前期研究及相關(guan) 應用實驗,重點圍繞出土飽水糟朽象牙保護研究中存在的脫水加固材料製備與(yu) 加固保護機理等難題進行協同攻關(guan) ,構建考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脫水加固保護完整技術體(ti) 係,為(wei) 考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的脫水加固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經過科研攻關(guan) ,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一是通過對三星堆遺址出土飽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存狀態、病害機理的探討,初步厘清了出土象牙的腐蝕劣化機理,實現了出土象牙腐蝕程度定量評估;二是在闡明糟朽象牙劣化機製及相關(guan) 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研發製備出了適用飽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護材料及相關(guan) 保護工藝,破解了考古出土飽水糟朽象牙文物脫水加固保護難題;三是探索了飽水糟朽象牙文物保護的科學程序,建立了飽水糟朽象牙長久穩定的預防性保護係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