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地情文化電子地圖上海點亮 長三角地方誌文化資源“一站共享”

發布時間:2023-11-17 14: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1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長三角一體(ti) 化既是經濟的一體(ti) 化,更是文化的一體(ti) 化。記者16日獲悉,“長三角地情文化電子地圖”在上海點亮,實現了長三角方誌館信息“一站服務”、地方誌文化資源“一站共享”。

  據悉,該電子地圖是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與(yu) 江蘇、浙江、安徽地方誌工作機構,依托方誌館信息數據所建設的長三角地情文化電子平台。今後, 通過上海通誌館微信公眾(zhong) 號,民眾(zhong) 點擊相應省市,便可查看該屬地範圍內(nei) 方誌館以及其他公共文化場館的圖文介紹、服務內(nei) 容、地理位置等信息。因為(wei) 關(guan) 聯了常用地圖,通過電子地圖,民眾(zhong) 既能導航到達場館,又能查詢場館周邊衣食住行等多個(ge) 業(ye) 態的服務設施,實用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方麵16日對記者表示,未來,隨著三省一市方誌館的不斷建設發展,平台還將進行擴容升級,各方將吸引更多的文化場館加入,共同探索公共文化共享機製,推動長三角地情展示利用與(yu) 服務管理,向智能化發展,助力智慧長三角建設。

  據悉,地方誌自古以來就肩負著“存史、育人、資政”功能使命,長三角區域方誌曆史源遠流長、方誌文化悠久深厚、方誌資源寶藏不竭,在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地方誌與(yu) 長三角一體(ti) 化論壇”上,浙江省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鄭金月表示,方誌館是地方誌事業(ye) 的主體(ti) ,是賡續曆史文脈、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載體(ti) 。論壇由上海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hui) 辦公室、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hui) 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安徽省地方誌研究院主辦,上海通誌館承辦。

  中國地方誌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朱旭堯指出,方誌場館和數字方誌館建設,已成為(wei) 推動地方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的方誌館要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要互通有無,優(you) 勢互補,健全合作機製。

  安徽省地方誌研究院副院長楊繼祥認為(wei) ,長三角地區方誌館建設發展應堅持創新創優(you) ,更新發展理念,優(you) 化展陳設計,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增強互動體(ti) 驗,完善方誌館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同時,聚焦一體(ti) 化,堅持共建共享,以館為(wei) 媒建立長三角方誌館聯盟,推動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國內(nei) 一流方誌資源庫;深入挖掘地方誌時代價(jia) 值,聯合開展課題研究。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左健偉(wei) 希望長三角三省一市地方誌工作機構,協同編纂重大專(zhuan) 題史誌作品,聯動開展重大方誌文化活動,聯合展陳重大方誌文化成果,聯合舉(ju) 辦重大學術活動。

  上海通誌館方麵表示,將立足“開放包容”“智慧通達”“共建共享”三大發展方向,著力解決(jue) 如何從(cong) “方寸館舍”走向“大千世界”、實現“館”與(yu) “人”的有效鏈接;從(cong) 不平衡、不充分到協調全麵發展的新時代問題。安徽省地方誌辦公室方麵亦指出,將強化館藏資源利用,推進數字方誌館建設。(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