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習護士到車輛鉗工:95後女生大跨度“轉行記”
走進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鐵運分公司車輛段檢修車間,滿眼望去,機床林立,機器切割、打磨的聲音傳(chuan) 至耳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金屬味道”。
1999年出生的車輛女鉗工劉語涵,身穿藍色工作服,站在輪對自動測量儀(yi) 前,一雙明亮的眼睛觀察著每條輪對的狀態。
“輪徑差大於(yu) 兩(liang) 毫米,顯示超限。”
“趕緊下料,需要手工測量....。。”
電腦屏幕前的一行異常數據引起了劉語涵的警覺。她一邊和同事討論,一邊手持輪徑尺測量輪徑差、重新填記數據。嬌小俏麗(li) 的身影,像精靈一樣在車間裏來回穿梭。
大跨度轉行
車輛鉗工主要職責是定期對貨車車輛部件進行“體(ti) 檢”和“治療”,小到開口銷、擋鍵,大到搖枕、鉤舌、輪對,都要嚴(yan) 格把關(guan) ,確保各項參數都符合標準。
而劉語涵所在的輪軸組是檢修車間唯一的女鉗工班組,共有6名女工,她是最小的一個(ge) 。
今年24歲的劉語涵,曾就讀淮南職業(ye) 技術學院護理專(zhuan) 業(ye) ,曾經是一名實習(xi) 護士。2020年畢業(ye) 後,她應聘淮河能源控股集團,來到鐵運分公司做車輛鉗工。這個(ge) 職業(ye) 跨度,著實有些大!
剛開始,家裏人並不支持,覺得女孩子從(cong) 事這樣的工作比較吃力,可是劉語涵沒有退縮,而是堅持自己的想法:“車輛鉗工比較辛苦,但是我喜歡。如今,新時代的產(chan) 業(ye) 工人擁有更廣闊的舞台,作為(wei) 年輕人我更應該多學技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隔行如隔山,劉語涵一直在努力轉變“角色”。“剛參加現場生產(chan) 時,工班長讓我推送輪對,哪知推了半天輪對居然‘紋絲(si) 不動’。”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語涵記憶猶新:“一條輪對1噸多重,推送輪對時比較耗費力氣,如果不掌握方法是很難移動的。為(wei) 了能使上勁,工班長教我方法,上身必須要保持45度角的傾(qing) 斜,前腳掌撐地,配合手上的動作使勁往前蹬,這時輪對就輕鬆‘出發’了。”
熟稔於(yu) 心
輪軸組的工作主要負責輪對收入、輪徑測量、軸承的退卸及壓裝工作,不僅(jin) 是體(ti) 力活兒(er) ,更是一項精細程度高、安全責任重的工作。“輪對收入錄入時,數據繁多,容易記混,稍不注意就會(hui) 出現差錯。”劉語涵說。
一次在錄入輪軸數據時,因為(wei) 軸承新造和大修年限不同,劉語涵記錯了時間年限,把需要退卸的輪對打上了合格標簽,導致一整條流水線需要重新返工,同事們(men) 也跟著集體(ti) 加班。這次經曆,對她觸動很大。
“作為(wei) 一名新兵,沒有任何鉗工理論和實戰經驗,還讓同事跟著一起受累,這樣可不行!”劉語涵暗下決(jue) 心,“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一定要幹出個(ge) 模樣來。”
為(wei) 了盡快熟悉輪軸組相關(guan) 業(ye) 務知識,劉語涵在住所的牆上密密麻麻地貼著學習(xi) 計劃表,每周一三五看《輪軸檢修作業(ye) 指導書(shu) 》等理論書(shu) 籍,二四六複習(xi) 鐵運素質提升App業(ye) 務試題。
理論學習(xi) 隻是第一步,手工精準測量輪對數據,讓劉語涵再次犯了難:“十幾種測量工具,每種測量方法不同;剛開始使用量具測量,因為(wei) 手法不熟練,導致每次測量的數據誤差偏大。”劉語涵很是苦惱,為(wei) 了能盡快熟練掌握測量操作技術,她靜下心來跟著師傅從(cong) 各種量具的使用慢慢開始學,軸端螺栓、軸端標誌板信息要重點檢查,各種數據限度要求劉語涵很快熟稔於(yu) 心。
在無數次的量具使用練習(xi) 後,劉語涵的測量技術突飛猛進,從(cong) 剛開始一個(ge) 軸頸要量5分鍾,到現在幾十秒就可以測一個(ge) 軸頸,而且每次數據都非常精準。
崗位“大拿”
劉語涵的努力工作,既得到了單位領導的認可,也贏得了同事的好評。為(wei) 了讓她學習(xi) 更多技能,工班長又安排她到軸承壓裝崗位“深造”。
“軸承壓裝是輪軸組的重點崗位,為(wei) 了讓年輕人盡快成長成才,我們(men) 盡量多給機會(hui) 多幫助,希望他們(men) 早日成才,擔當重任。”鐵運分公司車輛段檢修車間主任賈傑說。
軸承壓裝技術要求更高,為(wei) 了把軸承選配的每道工序學精學細,劉語涵下足了功夫,從(cong) 輪對軸頸、防塵板座測量入手,使用外徑千分尺一邊練習(xi) 測量,一邊記背測量尺寸標準及限度。一周後,劉語涵就已經能精準測量出軸頸、防塵板座及軸承內(nei) 徑等尺寸,還能精準計算出其中的配合過盈量。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知識的不斷跟進,劉語涵自己摸索並總結出了“看外觀、聽異音、手觸摸”的九字輪軸檢查法。
“通過眼看輪對的外觀狀態,就能知道輪對踏麵是否磨耗超限;不打開軸承的情況下,隻通過手感和聲音就能辨別出滾動軸承有沒有卡頓等軸承故障。”談起工作心得,劉語涵有點靦腆,卻又自信滿滿、頭頭是道地講起了她檢查故障的絕活兒(er) :“咯噔咯噔”的感覺就是內(nei) 外圈剝離,“沙沙”的細聲就是軸承缺油,發出輕微的、均勻的“嘩啦嘩啦”聲就是正常的……學過醫的她總結道:“判斷軸承故障像極了中醫‘望聞問切’中的‘切’。”
2022年10月,劉語涵在為(wei) 軸承做外觀檢查時,發現軸承存在異音,但她開蓋檢查後,卻沒有發現故障。“那麽(me) 大的異音,怎麽(me) 可能沒問題?”較真兒(er) 的劉語涵不太放心,繼續對軸承做跟蹤檢查。經過退卸、擦拭、檢查,一處隱蔽的故障終於(yu) 被發現了——軸承油封鬆動竄出。就連工作多年的老師傅都很是感慨:“這樣的故障很難被發現!”
“當鉗工不僅(jin) 僅(jin) 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興(xing) 趣所在。”麵對難啃的“硬骨頭”,劉語涵總是以不服輸的心態麵對。正是憑著這股勁,她在短短兩(liang) 年的時間內(nei) ,業(ye) 務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經她檢查、選配優(you) 質輪對軸承上千套,發現各類軸承故障近百件,從(cong) 沒讓一套“帶病”軸承上線。
近年來,一批批朝氣蓬勃的95後、00後從(cong) 一線崗位幹起,一步步實現著從(cong) “青年小匠”向崗位“大拿”的夢想。
左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