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酒泉瓜州:“農閑”變“冬忙”,為明年豐收按下“確定鍵”

發布時間:2023-11-20 13: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酒泉11月19日電 (劉瀟)11月中旬,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的鄉(xiang) 道上,道路兩(liang) 旁田間機器轟鳴作響,工人們(men) 精準作業(ye) ,整個(ge) 田地呈現出一片繁忙施工景象。平整土地、開挖水渠、修築路基……眼下,該縣南岔鎮積極搶抓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黃金窗口期”,緊盯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全力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建設。

  瓜州縣位於(yu) 酒泉市東(dong) 南部,地處河西走廊中心地帶,是典型的綠洲灌溉農(nong) 業(ye) 區,也是甘肅省農(nong) 業(ye) 大縣。

  “我家以前有11塊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每次農(nong) 忙的時候,花在路上的時間都要很久。”瓜州縣南岔鎮南岔村六組村民張登武說,如今土地整合成一塊,不僅(jin) 節省了時間,還可以開展機械化作業(ye) ,也節約了人力成本。

  近年來,為(wei) 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一步提高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效益,南岔鎮大力推動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建設,將零碎土地平整為(wei) 高標準農(nong) 田,並同步實施水肥一體(ti) 化項目,有效解決(jue) 了土地“碎片化”、田間道路通達率、機械化率和水資源利用率低等製約農(nong) 業(ye) 發展的難題,農(nong) 戶也結束了幾十年來“小地塊、分散化”的經營現狀,為(wei) 發展自耕自種、規模流轉、整體(ti) 托管等經營方式奠定了基礎。

  年過半百的張登武從(cong) 小開始種田。他說,原來農(nong) 忙的時候,一周有5天都要在田裏。那時,要奔波在不同區域的11塊地裏,不能進行大型機械化作業(ye) ,隻能人工,農(nong) 田灌溉水渠也不到1米寬,有些地方還會(hui) 出現淤積。如今,經過改造之後,路平了、渠通了,旱能澆、澇能排,張登武一周隻需要來2天,種田種得放心、種得安心。

  “平時周末,我的孫子會(hui) 回來,之前為(wei) 了多陪陪孫子,我要在周內(nei) 趕著幹完農(nong) 活,現在種田輕鬆了,平時也能陪孫子玩了。”張登武說。

  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南岔鎮已完成5.2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積極解決(jue) “誰來種地、怎樣種好”這一難題,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當先鋒,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經過探索實踐,南岔鎮推廣“黨(dang) 支部+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支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領辦或創辦種養(yang) 特色產(chan) 業(ye) 。同時,還推廣“流轉獲租金、打工掙薪金、經營賺現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逐步帶動農(nong) 戶積極參與(yu) 到種植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中,實現了集體(ti) 收益與(yu) 民眾(zhong) 收入互促互進、共同提升。

  下一步,南岔鎮將繼續搶抓政策機遇,紮實推進高產(chan) 、優(you) 質、高效、生態、安全的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努力把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這項民生工程建設好、維護好、利用好,助力農(nong) 田增量、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據悉,2023年,南岔鎮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共涉及6個(ge) 行政村、19個(ge) 村民小組,批複建設麵積26790畝(mu) ,批複總投資8942.95萬(wan) 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