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兒童友好城市LOGO標誌及IP形象發布
中新網福州11月19日電 (葉藝琳)在世界兒(er) 童日到來之際,福州兒(er) 童友好城市LOGO標誌及IP形象發布會(hui) 19日上午在福州舉(ju) 行。紅領巾講解員與(yu) 福州兒(er) 童友好城市LOGO標誌設計師蔡坤城攜IP形象“茉茉”“榕榕”和“福精靈”一齊亮相舞台,把童趣開放的活力的注入福州。
蔡坤城表示,福州市兒(er) 童友好城市LOGO以有福之州的“福”字為(wei) 創意原點,圍繞童趣、開放、活力、親(qin) 和、數字、兼具繽紛多彩和地方特色的原則,以“全域打造新時代兒(er) 童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理念,為(wei) 福州市兒(er) 童友好城市LOGO標誌和IP吉祥物進行了專(zhuan) 屬設計。不僅(jin) 將曇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壽山石等四大文化名片元素融入其中,還體(ti) 現了市樹-榕樹、市果-福橘、馬鞍牆、福船、屋簷、印章、笑臉等元素。整個(ge) 標誌呈現一個(ge) “福”字,標誌繽紛多彩,具備童趣與(yu) 活力,寓意“福州的兒(er) 童是有福氣的兒(er) 童”。
福州兒(er) 童友好城市IP設計則創新采用2個(ge) 形象與(yu) 1個(ge) 小精靈的“2+1”形式,主體(ti) 形象以“市樹-榕樹、市花-茉莉花”作為(wei) 主要設計元素,小精靈以“市果-福橘”作為(wei) 主要設計元素,三個(ge) 形象與(yu) “數字福州”概念相輔相成,動態間相互搭配。
福州作為(wei) 首批14個(ge) 建設國家兒(er) 童友好城市之一。近年來,福州各行各業(ye) 的單位、企業(ye) 、機構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融入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大局。活動現場還為(wei) 第一批10個(ge) 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示範點和福州市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親(qin) 子閱讀體(ti) 驗基地代表進行了授牌。
“這能進一步提高群眾(zhong) 對兒(er) 童友好的知曉度和認同感,讓兒(er) 童友好的理念更加形象化、具象化。”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規劃師陳亮表示,打造兒(er) 童友好城市,就是把它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與(yu) 管理的所有範圍中,在延續以前的基礎上做得更深入、更精細。
作為(wei) 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福州市婦女聯合會(hui) 主席彭錦華表示,孩子以一米的高度感受幸福,以一米高度看福州,他們(men) 是小小觀察員,也是兩(liang) 岸交流的新芽,看著他們(men) 的樣子,相信這座城市的未來會(hui) 更幸福。
當天輪番上演的節目中有一個(ge) 特別的節目,是由福州台協榕台文化藝術團帶來的台灣童謠《天黑黑》。表演者是來自福州市晉安區嶽峰鎮桂溪社區的台灣小朋友和福州小朋友。
“此次表演的是台灣童謠,福州小朋友的閩南語是我們(men) 幾個(ge) 老師親(qin) 自教的,接下來我們(men) 也會(hui) 教台灣小朋友學習(xi) 福州童謠,讓閩台家長和孩子有更多互動。”藝術團總監徐鳳儀(yi) 來自台灣高雄,如今定居在福州。
活動現場,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還開設了“友愛集市”“友益科普”“友趣體(ti) 驗”等多個(ge) 沉浸式體(ti) 驗環節。剪紙、翻花、木偶戲、虎尊拳、福州金魚、茉莉花窨茶、手偶劇等各類體(ti) 驗,激發孩子們(men) 對“福文化”以及自然的熱愛,共同營造兒(er) 童友好的良好氛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