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寒潮來襲易“凍心” 專家:安穩過冬需警惕心梗

發布時間:2023-11-20 16: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11月19日電 (記者 蔡敏婕)近日,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心血管事件頻發。今年11月20日是第十個(ge) “中國心梗救治日”。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心髒中心主任兼心內(nei) 科主任徐亞(ya) 偉(wei) 提醒,心梗救治的黃金時間窗口是120分鍾,患者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要及時撥打120進行救治。此外,對於(yu) 有心梗病史的患者來說,需通過積極主動的抗栓、降脂、控製心率等綜合管理來減少再梗的發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心梗發病與(yu) 氣候有密切關(guan) 係,一旦氣溫驟降3至5攝氏度以上,急性心梗的發生率也會(hui) 上升。

  “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其中急性心梗是最危急的其中一種。隨著寒潮來襲,秋冬更迭,早晚溫差和室內(nei) 外溫差逐漸增大,特別是在降溫幅度大的日子裏,寒冷與(yu) 溫暖交替的體(ti) 感更為(wei) 明顯,此時正是心梗易突發的時刻。”徐亞(ya) 偉(wei) 介紹。

  心梗發生後,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髒重獲血液供應就成為(wei) 降低死亡率的關(guan) 鍵。對此,徐亞(ya) 偉(wei) 強調,所以有兩(liang) 個(ge) “120”要謹記。首先,患者或者目擊者在疑似心梗症狀發作時要第一時間撥打120送醫。其次就是要把握120分鍾的黃金救治時間窗,患者若能在120分鍾內(nei) 得到治療,恢複心肌的血液供應,心梗患者的預後會(hui) 大大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心梗患者在出院後,其實仍處於(yu) 帶“病”生存的狀態,需要警惕再梗的發生。“通常而言,得過心梗的患者易複發。心梗患者和無心梗病史的人群相比,前者在一年內(nei) 再發概率是後者的10倍以上。且相關(guan) 研究顯示,心梗一旦複發不僅(jin) 病情更重,其死亡風險也會(hui) 更高。”徐亞(ya) 偉(wei) 說。

  高齡以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還有長期抽煙、肥胖、精神易緊張人群等都是心梗的高危發病人群。再梗的高發與(yu) 危害無疑對心梗防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心梗患者在出院後,需堅持長期規範的疾病管理,並對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

  “出院後,患者需按時按量服用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此外,合並高血脂症的心梗患者也需長期使用降脂藥物,以穩定斑塊,並注意控製心率;合並糖尿病的患者應高度注意血糖的管理。”徐亞(ya) 偉(wei) 說,心血管疾病帶來沉重的社會(hui) 負擔,應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綜合評估,開展覆蓋35歲以上人群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監測。(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