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穆迪調整我國評級展望有失偏頗
專(zhuan) 家表示:
穆迪調整我國評級展望有失偏頗
本報記者 曾金華
日前,穆迪評級公司發布對我國最新主權信用評級結果,仍繼續維持我國A1的評級,但展望由穩定調整為(wei) 負麵。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穆迪報告對於(yu) 中國經濟運行的深層次理解存在明顯欠缺,結論有失偏頗。
所謂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是國際評級機構對一國中央政府作為(wei) 債(zhai) 務人履行償(chang) 債(zhai) 責任的信用意願與(yu) 信用能力的一種判斷。“一般情況下,對主權信用評級時,除了要考量一個(ge) 國家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趨勢、對外貿易、國際收支情況、外匯儲(chu) 備、外債(zhai) 總量及結構、財政收支、政策實施等因素之外,還要對金融體(ti) 製改革、國企改革、社會(hui) 保障體(ti) 製改革所造成的財政負擔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綜合結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feng) 俏彬說。
根據其報告,穆迪認為(wei) 主要有3個(ge) 因素影響了其對中國主權信用的展望,一是房地產(chan) 下行對我國中期經濟增長形成拖累;二是我國融資平台債(zhai) 務有可能轉化為(wei) 政府的或有負債(zhai) ,進而影響國家財政實力;三是由於(yu) 人口結構等因素變化,我國中期經濟增長有下行的可能。
馮(feng) 俏彬表示,我國經濟已從(cong) 高速增長階段,全麵轉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安全等綜合性更強的高質量發展,經濟轉型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有所凸顯。但穆迪作為(wei) 一個(ge) 外在觀察者,對於(yu) 中國經濟運行的深層次理解存在明顯欠缺。
一是對房地產(chan) 影響經濟的判斷存在誤差。“穆迪報告中對於(yu) 我國房地產(chan) 走勢的判斷是基於(yu) 2021年以來到報告發布之前的信息,由於(yu) 時間關(guan) 係,沒有將近期我國對於(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一係列支持政策考慮在內(nei) 。事實上,同為(wei) 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在其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做出了中國房地產(chan) 已見底的判斷。”馮(feng) 俏彬分析認為(wei) ,穆迪這個(ge) 報告還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國財政對於(yu) 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多年來財政運行的實踐情況表明,地方財政中土地淨收益僅(jin) 占土地出讓收入的兩(liang) 成,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則更低。穆迪報告中說,“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占其財政收入的37%”,這一比例明顯過高。
二是對地方融資平台債(zhai) 務的判斷比較片麵。穆迪報告認為(wei) 部分融資平台債(zhai) 務將轉化為(wei) 政府債(zhai) 務進而影響國家財政能力。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喬(qiao) 寶雲(yun) 認為(wei) ,穆迪報告對融資平台債(zhai) 務問題的觀點並不準確。國家把融資平台和部分地方國有企業(ye) 公司的債(zhai) 務,通過仔細甄別納入隱性債(zhai) 務管理,這部分主要是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zhai) 務限額之外直接或者承諾以財政資金償(chang) 還以及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ju) 借的債(zhai) 務。對於(yu) 不屬於(yu) 隱性債(zhai) 務的,地方政府則不承擔責任。我國處置隱性債(zhai) 務的路徑和方式是清晰的,統籌各類資金、資產(chan) 、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zhai) 務,而且有明確的路線圖。總體(ti) 看,我國政府債(zhai) 務風險總體(ti) 可控。另外,任何時候論及債(zhai) 務,都應同時考察資產(chan) 端的情況,但穆迪報告完全沒有涉及資產(chan) 問題。眾(zhong) 所周知,在我國公有製度為(wei) 主的體(ti) 製下,政府擁有宏大的資產(chan) 資源,特別是我國政府多年來大量投資於(yu) 基礎設施建設,積累了大量優(you) 質資產(chan) ,這些在討論債(zhai) 務問題時應當同時考慮進去。
三是對我國中期經濟增長率預測偏低。穆迪對我國經濟中期增長率給出了較低的預測,明顯低於(yu)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的預測。“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yu) 深刻的轉型之中,受3年疫情影響,近年來增長率有所下行。但隨著疤痕效應的逐漸消退以及地緣政治的緩解,明後年我國經濟有望持續恢複並實現更加穩定的增長。長期而言,我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市場深的基本特征沒有變,完全能夠支持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馮(feng) 俏彬說。
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經濟正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各方麵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清晰勾勒出經濟發展光明前景。一是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相關(guan) 生產(chan) 設備的生產(chan) 快速增長,增長的引擎作用繼續顯現。二是新產(chan) 業(ye) 高技術和智能製造業(ye) 等新產(chan) 業(ye) 發展向好。三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產(chan) 品快速增長。四是網上零售等新業(ye) 態持續活躍。五是數字經濟已經成為(wei) 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六是綠色發展世界領先。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國、光伏組件出口國。
“穆迪對於(yu) 中國內(nei) 部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表現出一定的隔膜與(yu) 認識局限性,對於(yu) 中國政府穩定經濟增長的決(jue) 心、定力、耐心以及相關(guan) 的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認識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於(yu) 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財政能力的研判。我們(men) 期待穆迪等機構繼續關(guan) 心關(guan) 注中國市場,適時調整其評價(jia) 結論,更好地引導國際投資者。”馮(feng) 俏彬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