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價器一秒跳一元?對“小馬達”需溯源治理
近日,一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在打車時疑似遇到司機調表現象。視頻中顯示,該出租車的計價(jia) 器幾乎1秒跳1元。12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hui) 就此事回應稱,涉事司機本人已經承認違規安裝了“小馬達”製造不真實的裏程和金額數,擬對其作出取消客運服務營運資質的處罰,並且禁止其5年內(nei) 從(cong) 事出租汽車行業(ye) 的工作。另據透露,當地交通執法部門正對全市範圍內(nei) 的運營出租車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據12月9日看看新聞Knews消息)。
根據出租車公司提供的行車軌跡,該車此單實際載客行程隻有9.04公裏,但安裝“小馬達”後計價(jia) 器顯示出來的則為(wei) 20.9公裏,計費當然也就“上去”了。“小馬達”雖小,其危害性卻不容低估。出租車作為(wei) 公共交通工具,事關(guan) 無數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因此,其收費標準和計費方式都有著嚴(yan) 格和明確的規定,一旦計價(jia) 上被作了假,受侵犯的不僅(jin) 是消費者權益,整個(ge) 出租車行業(ye) 的信譽和運營秩序都將受到負麵影響。而且,“小馬達”的出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5月,江蘇省常州市就發生過出租車司機擅自安裝“小馬達”被投訴和查實的情況。更有甚者,通過安裝非法設備修改行車軌跡和裏程,這樣的情形在網約車領域也發生過。早在2020年底,浙江省杭州市就出現過網約車司機在車上擅自安裝GPS定位修改設備“小尾巴”的情況。最終,“小尾巴”的設計者和使用者都被追究了刑事責任(據2023年8月28日《浙江法治報》)。
隨著違規行為(wei) 被查處,對相關(guan) 領域的全方位執法檢查和治理也隨之展開。但以目前的檢測手段,“小馬達”作為(wei) 外接設備還很難被監測到,上海市交通委員會(hui) 提醒,市民乘客乘坐出租車時要提高警惕,遇到類似情況可以投訴或直接報警。如此看來,既然動態的、實時的監管手段目前還難以杜絕“小馬達”的安裝和使用,那麽(me) ,一旦查實類似問題就盯住不放,深挖“小馬達”的設計、生產(chan) 、銷售環節並開展溯源打擊,已成為(wei) 一項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作了。
揪住非法設備這個(ge) “牛鼻子”,至少有以下幾個(ge) 問題要查清楚:一是“小馬達”的設計行為(wei) 是否涉嫌違法犯罪?據了解,與(yu) “小馬達”類似的“小尾巴”,就是一名軟件工程師俞某某“鑽研”、設計並在網上銷售的,最終,俞某某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製計算機信息係統程序、工具罪被追究刑事責任。二是“小馬達”的生產(chan) 者為(wei) 誰,也值得徹查清楚,堵住源頭。若等這樣的非法產(chan) 品流入市場再去事後防範,必然大大增加執法、司法成本。三是對銷售和購買(mai) 、使用“小馬達”的非法鏈條,更有必要徹底予以斬斷。“小馬達”這樣的非法設備,司機買(mai) 它幹什麽(me) ?不言自明。對於(yu) 違規司機,取消資質和禁止從(cong) 業(ye) 當然必要,但同時也應透過個(ge) 案,深查“小馬達”的整條“黑色產(chan) 業(ye) 鏈”,強化溯源治理。
此外,對於(yu) “小馬達”“小尾巴”之類的非法設備,有關(guan) 電商平台和監管部門也應切實加強審查和監管,及時堵住對類似商戶、商品的審核漏洞,嚴(yan) 防類似的“神器”通過平台流向市場。(檢察日報 柴春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