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力建設汽車城市
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多個(ge) 城市將汽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有的明確提出打造大規模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有的提出建設汽車城市目標。各地在發展汽車產(chan) 業(ye) 方麵有什麽(me) 資源稟賦?推出了哪些力促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舉(ju) 措?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麽(me) ?
長春:搶占新能源車發展賽道
本報記者 馬洪超
走進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緊張地進行設備安裝,力爭(zheng) 今年底竣工試生產(chan) ,明年底實現量產(chan) 。該項目於(yu) 2022年6月破土動工,總投資358億(yi) 元,是奧迪在華第一家專(zhuan) 用於(yu) 生產(chan) 純電動車型的工廠,規劃年產(chan) 量超過15萬(wan) 輛,對於(yu) 長春實現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經管會(hui) 成員王開宇表示,這個(ge) 生產(chan) 基地將成為(wei) 數字化、高效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標杆。
長春汽車產(chan) 業(ye) 底蘊深厚、基礎紮實、實力強勁,多年來一直是當地的支柱產(chan) 業(ye) 。這裏有新中國第一家整車製造企業(ye) 一汽集團,全球知名汽車廠商大眾(zhong) 、奧迪、豐(feng) 田等均在長春與(yu) 一汽集團設有合資企業(ye) 。2022年,吉林汽車產(chan) 量215.58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16.82萬(wan) 輛,產(chan) 量占比偏低。
為(wei) 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賽道,今年年初,吉林把實施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上台階”工程寫(xie) 入省政府工作報告,並出台有關(guan) 意見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布局。在2月下旬舉(ju) 行的39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yi) 式上,一汽新能源電池電驅基地、一汽株洲中車合資電驅係統等多個(ge) 項目在長春國際汽車城創意汽車研發產(chan) 業(ye) 園動工。該產(chan) 業(ye) 園建成後,將形成170萬(wan) 套電驅、115萬(wan) 套電驅係統和64萬(wan) 套動力電池總成的配套能力。加上去年2月份開工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長春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係統已全麵完成布局。
作為(wei)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中國一汽今年年初宣布將投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其中,紅旗品牌全域推動所有車型電動化。2025年前,一汽紅旗將推出全新車型17款,其中新能源汽車15款;到2030年,紅旗品牌汽車總銷量突破15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銷量主體(ti) 。
長春市工信局局長趙明瑞表示,當前,長春正加快推動傳(chuan) 統汽車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轉型升級,新能源整車正加速投產(chan) 或擴產(chan) 。未來,長春新能源汽車一定能在新賽道上駛得更遠。
廣州: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本報記者 張建軍(jun)
2022年,廣州汽車產(chan) 量達313.68萬(wan) 輛,整車產(chan) 銷量創曆史新高,連續4年居全國城市之首,全國每生產(chan) 9輛車,就有1輛是“廣州造”。今年1月至9月,廣州汽車累計產(chan) 量226.57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42.84萬(wan) 輛,同比增長105.3%。
廣州汽車工業(ye) 基礎深厚。早在2005年,廣州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比重就位居第二名,經過多年發展,廣州形成了以整車製造為(wei) 核心、零部件企業(ye) 聚集、初創型企業(ye) 不斷孕育而生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具有完善的產(chan) 業(ye) 生態。
產(chan) 業(ye) 布局方麵,廣州已初步形成日係品牌和中國品牌共同發展的格局,東(dong) 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均超千億(yi) 元。
創新能力方麵,廣州初步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研發創新體(ti) 係,在整車製造、自動駕駛、網聯應用、車路協同和關(guan) 鍵零部件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實現汽車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兩(liang) 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加速崛起,給廣州汽車產(chan) 業(ye)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純電動汽車方麵,廣州已基本形成涵蓋整車生產(chan) 、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以及電池關(guan) 鍵材料等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體(ti) 係。擁有廣汽埃安、小鵬汽車、東(dong) 風啟辰、合創汽車等整車企業(ye) ,產(chan) 能達103.9萬(wan) 輛;培育出時代廣汽、鵬輝能源、巨灣技研、尼得科、中航光電等零部件企業(ye) 。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生態方麵,廣州目前擁有百度阿波羅、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廣州沃芽等自動駕駛公司,以及高新興(xing) 、中海達、海格通信等智慧交通領域的頭部企業(ye) 。
在政策支持方麵,廣州印發《廣州市支持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chan) 業(ye) 穩鏈補鏈強鏈的若幹措施》,提升產(chan) 業(ye) 綜合實力;出台鼓勵個(ge) 人消費者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22年,廣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6.3萬(wan) 輛,居全國城市前列。
青島:借助外力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
本報記者 劉 成
今年,青島發布《青島國際汽車城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規劃(2022—2035年)》,提出以即墨汽車產(chan) 業(ye) 新城和萊西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聚區為(wei) 基礎建設青島國際汽車城。
“青島是工業(ye) 強市,但在汽車製造領域最初卻隻有青特集團生產(chan) 特種汽車和零部件。”青島市汽車品牌店協會(hui) 理事郝榮章坦言,缺少本土汽車品牌意味著青島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幾乎是從(cong) 零開始。
汽車製造產(chan) 業(ye) 投資大、占地廣、產(chan) 業(ye) 鏈長、綜合帶動作用大,培育一個(ge) 本土品牌需要很長時間。經過深度調研,青島意識到隻有借他山之石才能培育起這一產(chan) 業(ye) 。於(yu) 是,青島開啟了大刀闊斧的招商引資之路——2021年2月,計劃總投資230億(yi) 元的奇瑞汽車青島基地落戶即墨區;2022年9月,首個(ge) 落戶青島的汽車總部企業(ye) 北京汽車製造廠青島基地建成投產(chan) ……幾年時間,青島汽車產(chan) 業(ye) 從(cong) 沒有整車、產(chan) 業(ye) 不完備到現在的9家整車、產(chan) 能超過130萬(wan) 輛、近300家規模以上配套企業(ye) 強勢發力,千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鏈條正不斷向縱深發展。
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院長王玉海表示,研發環節、高端車型、核心零部件成為(wei) 青島汽車製造業(ye) 的發力重點。為(wei) 了補短板,青島通過資金政策引導,激發企業(ye) 研發創新活力;2022年5月份,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研究院拉開了青島汽車研發力量加速充實的序幕;2022年9月底,一汽解放青島基地研發能力提升項目舉(ju) 行開工儀(yi) 式,項目建成後,將填補青島商用車全流程整車技術研發中心的空白。
隨著短板不斷補齊,青島提出了新的目標。今年10月份,青島發布《全市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方案》提出,到2026年,青島整車產(chan) 量達160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60萬(wan) 輛,實現產(chan) 值3000億(yi) 元,本地配套率達55%。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