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氣溫低、餘震多……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救援如何進行?
北京時間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截至19日21時,地震已致127人遇難,部分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受損。現場救援最新情況如何?怎樣統籌調派多方救援力量?如何在夜間進行救援和安置工作?災區怎樣應對餘(yu) 震、低溫影響?《新聞1+1》連線總台記者趙旭、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劉興(xing) 旺,共同關(guan) 注:甘肅積石山縣6.2級地震,震後第一天。
震後24小時
在震後第一天,相關(guan) 工作都在怎樣推進?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總台記者直擊甘肅大河家鎮安置情況
積石山6.2級地震中大河家鎮受到關(guan) 注,那裏雖然不是震中,但因為(wei) 人口密度高所以受災嚴(yan) 重,總台記者趙旭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為(wei) 我們(men) 帶來現場最新情況。 記者在現場看到,安置點使用的是加棉帳篷,帳篷內(nei) 有棉被、棉褥子、爐子等設施,可以保證受災群眾(zhong) 度過一個(ge) 相對較為(wei) 溫暖的夜晚。
震後的青海,救援如何進行?
此次地震震中位於(yu) 甘肅省積石山縣,但距離震中僅(jin) 5公裏之外的青海省,也同樣受災嚴(yan) 重。在震中50公裏範圍之內(nei) ,涉及青海省的鄉(xiang) 鎮就有22個(ge) ,其中民和縣中川鄉(xiang) 以及官亭鎮等地受災嚴(yan) 重。在青海民和縣中川鄉(xiang) ,地震還引發周圍山坡上的淤泥湧入村莊,將大量房屋掩埋衝(chong) 毀。目前,在中川鄉(xiang) 的相關(guan) 搜救還在進行,受災群眾(zhong) 的安置也在持續進行。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海拔高、氣溫低、餘(yu) 震多……甘肅地震救援難度有多大?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劉興(xing) 旺:本次地震是發生在甘肅省積石山縣的,它位於(yu) 甘肅省的西南部,在地貌上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一個(ge) 過渡地帶,地形上由西南向東(dong) 北傾(qing) 斜,海拔高度從(cong) 1800米到4300米,海拔跨度特別大,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同時這個(ge) 地方地處我國西北,冬季溫差特別大,目前震區夜間最低溫度在零下15攝氏度左右。對於(yu) 救援人員來說,除了做好自身的禦寒工作,更需要加快救援速度。地震後普遍存在著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在本次地震中將會(hui) 被縮短,這些不利的地形溫度條件都給救援和安置帶來了困難。
專(zhuan) 家稱目前地震區房屋損壞較嚴(yan) 重,不宜再居住!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劉興(xing) 旺:地震發生後,在中國地震局的統一調度指揮下,甘肅省地震局會(hui) 同周邊青海省地震局、陝西省地震局以及寧夏地震局等單位,快速派出了100多人的現場工作隊。我們(men) 開展的工作主要是地震流動監測和烈度調查工作,今天我在震中主要是開展了地震烈度的調查。根據我們(men) 初步調查結果,目前地震區房屋損壞較為(wei) 嚴(yan) 重,表現為(wei) 這種土木磚木結構的房屋倒塌和嚴(yan) 重損壞,已經不宜再居住了。部分老舊磚混結構的房屋牆體(ti) 被破壞,這些破壞特征都反映出本次地震影響麵較廣的一個(ge) 特點。
專(zhuan) 家:震區房屋損毀嚴(yan) 重,應設立警戒線,謹防二次災害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劉興(xing) 旺:①積石山6.2級地震是一次典型的逆衝(chong) 型地震,這類地震的破壞性非常強,引發地震的斷層從(cong) 人員密集的鄉(xiang) 鎮穿過,這也使得這些地方破壞十分嚴(yan) 重。②此次地震發生在深夜,很多人可能在熟睡狀態,來不及逃生。③地震區的磚木結構或簡易的磚混結構房屋,沒有采取抗震構造的措施,房屋結構形式不合理,因而也造成了房屋的毀壞和人員的傷(shang) 亡。目前來看,重災區的部分房屋損壞十分嚴(yan) 重,已經不具備在此居住的條件,要遭遇強餘(yu) 震,可能會(hui) 進一步發生破壞,造成二次傷(shang) 害。因此我們(men) 建議對這類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應該設立警戒線,消除安全隱患。
甘肅地震原震區近期有發生5級強餘(yu) 震的可能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劉興(xing) 旺:根據本次地震區域構造、曆史地震活動、地震序列類型等特征,經過綜合分析和研判,我們(men) 認為(wei) 本次地震原震區,近期仍存在發生5級強餘(yu) 震的可能性。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