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大一小”為人藝全年創作收官

發布時間:2023-12-25 14:2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以《正紅旗下》開年,以《張居正》收官,全年的小劇場劇目更是不破不立、一戲一路,北京人藝的2023有點不一樣。而年底登台的“一大一小”兩(liang) 出新戲,大有濃縮一年創作氣韻之勢,大劇場《張居正》中正氣派,小劇場《霸王別姬》精致魅惑。如果說改革是複興(xing) 的引擎,那麽(me) 這一年,站在71年新起點的人藝,引擎已經發動。

  《張居正》連演21場

  人藝將今年的跨年大戲檔期留給了原創曆史劇《張居正》,連演21場的底氣與(yu) 四卷茅獎小說不無關(guan) 係,文學立身的劇院,一頭一尾兩(liang) 出大戲,皆是靠文學吃飯。

  四年九稿,與(yu) 其說熊召政顛覆了自己的小說,不如說是顛覆了自己。小說是很個(ge) 人的表達,而戲劇創作則要與(yu) 演出方達成默契。全劇不到三個(ge) 小時的時長高度凝練,所有的跌宕起伏都是為(wei) 了那句“不改革、毋寧死”。於(yu) 是馮(feng) 遠征說:讓當下的我們(men) 去思考該如何去改革創新,如何擔起民族複興(xing) 大業(ye) ,才是這出曆史劇的現代思考。

  三張龍椅、八根紅柱,簡約卻有著為(wei) 天地立心的舞台氣象,更在推拉移動間營造出現實與(yu) 非現實的雙重場景,盡顯張居正當下的抉擇、身後的思索。劇中所有的非現實場景,在場序表中都被命名為(wei) “天地間”,以示角色之坦蕩,更在這樣的空間中完成與(yu) 自己更與(yu) 這個(ge) 世界的和解,那一束生命的孤光又何嚐不是所有改革者的宿命。

  而全劇的第三條線索——成年與(yu) 少年萬(wan) 曆皇帝之間的隔空對話,則給人一種對於(yu) 現實主義(yi) 人藝舞台熟悉的陌生感。不同角色、不同時空的交匯,目的隻有一個(ge) ,就是多維度回看曆史,回溯張居正改革的真正價(jia) 值。更給人以理想不滅、勇氣長存的希望。

  《霸王別姬》支起中軍(jun) 大帳

  跨年小劇場作品依舊是一部文學先行的作品。早在多年前被搬上舞台時,莫言的《霸王別姬》就製造了不少話題。此次首度登上人藝舞台,便在小劇場內(nei) 支起了一座球形中軍(jun) 大帳,更在觀眾(zhong) 心中構建起了人藝小劇場沒有什麽(me) 不可能的信心。

  帳簾內(nei) 外儼(yan) 然曆史與(yu) 現實的兩(liang) 個(ge) 空間,帳簾落下,觀眾(zhong) 便與(yu) 角色進入了同一個(ge) 時空,高低錯落的蒲團更讓觀眾(zhong) 多了隨意鬆弛之感。據稱,這樣的設計也是為(wei) 了隔絕外界的打擾,幫助觀眾(zhong) 更好地去聆聽內(nei) 心的聲音。就連開場的觀演提示也變成了“待項王攻破漢軍(jun) ,各位必有封賞”,一句話,把觀眾(zhong) 變成了“自己人”。

  作為(wei) 繼《我們(men) 的荊軻》之後,又一部登上人藝舞台的莫言劇作,這或許不是曆史上的“霸王別姬”,而是莫言筆下的想象,信與(yu) 不信、真與(yu) 不真其實並不重要,隻是借由這個(ge) 盡人皆知的古典故事,探討愛情與(yu) 權力、個(ge) 體(ti) 與(yu) 責任、生存與(yu) 命運。莫言說,“這是一部讓現代照亮曆史的曆史劇”,但至於(yu) 曆史有沒有被現代照亮,還要觀眾(zhong) 自己去體(ti) 悟。

  孫翌琳和陸璐扮演的呂雉和虞姬,一個(ge) 勇敢一個(ge) 單純,同其他幾位有些諧謔的男性角色相比,她們(men) 的角色不好演更不討巧。端著演,難免與(yu) 小劇場的空間格格不入,太放鬆,又少了曆史的莊重感,這也就難怪她們(men) 將對手戲形容為(wei) 坐“過山車”一樣充滿驚險與(yu) 挑戰。

  夫妻恩愛和男人的事業(ye) ,哪一個(ge) 重要?直至落幕,全劇仍充滿謎題與(yu) 禪機,雖然不變的是英雄末路、美人從(cong) 容,但莫言筆下的虞姬、呂雉與(yu) 項羽,都帶著他的理解與(yu) 闡釋,其實都是“我們(men) 的虞姬”“我們(men) 的呂雉”“我們(men) 的項羽”,正如日後他的另一部作品《我們(men) 的荊軻》,一樣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文/本報記者 郭佳(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