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到一分鍾,震區老百姓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記者 李雋輝
"有人被困,需要救援!"12月19日淩晨,青海省海東(dong) 市消防救援支隊川垣北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孟昶接到消息後,一行18名消防員立即出發,前往震區受災嚴(yan) 重的金田村。抵達現場時,距離積石山6.2級地震剛過去不久,這是第一支抵達這個(ge) 小村的專(zhuan) 業(ye) 救援隊。
地震引發了罕見的泥流災害。這個(ge) 與(yu) 積石山隔河相望的小村莊受泥流影響嚴(yan) 重。孟昶看到,泥流襲擊後的村莊,淤泥平均厚度3米,有的地方達到5米,道路和不少房屋都被毀了,他們(men) 需要徒手把救援器材搬進去。
通過詢問知情人士,他們(men) 很快鎖定了一名被困老人的大致位置,距離他們(men) 所在的地方約有50餘(yu) 米,淤泥不僅(jin) 又深又軟,還非常黏,腳踩上去,就會(hui) 陷進去。
救援人員無法直接抵達老人所在的地方,必須先搭建救援通道。他們(men) 和當地村民一起找了40多塊木板,孟昶與(yu) 隊員們(men) 通過接力的方式,一塊鋪完了,接著往前鋪下一塊,就這樣一塊接一塊地鋪到了老人房前。
然後,孟昶一直喊:"有沒有人,我們(men) 是消防救援人員,我們(men) 來救你了。"
大約喊到第4遍時,老人顫抖著發出了微弱聲音:"我在這裏,快來救我"。這讓幾個(ge) 救援人員既激動,又緊張。
被困老人所在的房子,局部已經倒塌了,當時餘(yu) 震不斷,房子隨時存在二次倒塌的可能,救援人員也麵臨(lin) 著生命危險,但他們(men) 還是義(yi) 無反顧地進去了,因為(wei) 聽到老人微弱且結巴的聲音,他們(men) 判斷:"不能再等了 。"
淤泥掩蓋到了房子的二樓,二樓窗戶僅(jin) 有三分之一還露在外麵,作業(ye) 麵非常狹窄,不具備直接救援的條件。兩(liang) 位隊員半蹲下來充當"人肉墊板",孟昶踩在上麵,一腳踹開了窗戶,一眼就看到老人縮在二樓的牆角,房子頂部的塑料采光板已經塌了一半,壓在老人身上。
孟昶一邊衝(chong) 過去清理老人身上的雜物,一邊安慰老人:"老爺爺,你沒事吧,我們(men) 過來救你啦。"
當時老人的手腳冰涼,身體(ti) 已經快凍僵了,很虛弱。孟昶從(cong) 旁邊扯出被褥,披在老人身上。同時幫老人搓手搓腳,當老人手腳變得溫熱的時候,孟昶把老人背到窗邊,並將老人從(cong) 窗戶小心翼翼地抬了出來,同時,安慰老人:"你別怕,我把您背出去,一切都會(hui) 好的。"
剛將老人抬出來走了幾步,由於(yu) 作業(ye) 麵太窄,孟昶踩到了淤泥裏,很快淤泥沒到了膝蓋,怎麽(me) 也拔不出來,後麵兩(liang) 位救援人員一直幫忙拔,也拔不出來,"陷得太深了。"隊員在後麵安慰孟昶:"隊長,別擔心,我們(men) 在你們(men) 後麵,一定會(hui) 把你拔出來的。"
作為(wei) 隊長,平時都是孟昶安慰這些隊員,這讓他特別感動。腿陷進去後,孟昶一邊要顧著老人,一邊要使勁把腿拔出來。最後,他幹脆把腳從(cong) 鞋子裏抽出來,赤腳走在淤泥上,和隊友們(men) 一起把老人背到了距離300米處的救護車上,中間他們(men) 還經過了一片樹林,地上都是樹枝,孟昶的腳也紮破了。
一位村民看見孟昶沒穿鞋,就去給他找鞋穿,家裏沒有大碼男鞋,於(yu) 是找了一雙41碼的女鞋,讓孟昶不用光腳走路了。
之後,孟昶和隊員把老人送到了鎮上的醫院,後來,又轉到縣醫院。地震後,醫院裏受傷(shang) 的老百姓增加了,沒有床位,老人又被轉到了省醫院。目前,老人生命體(ti) 征平穩。
12月26日,老人的女兒(er) 告訴記者,老人已經被接回了村裏,和家人一起住在安置帳篷裏。
截至記者發稿時,消防救援人員已經在青海震區奮戰了180多個(ge) 小時,他們(men) 在金田村的泥流現場裏搜救出了多名被困人員。
作為(wei) 一名90後的救援人員,孟昶覺得,救出這位老人是不幸中的萬(wan) 幸,"早到一分鍾,人民的生命財產(chan) 就多一份保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lan) 州12月26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