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杭州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連續三年居首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2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參與(yu) 編寫(xie) 的《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jia) 報告(2023)》藍皮書(shu) (簡稱“藍皮書(shu) ”)在京發布。藍皮書(shu) 顯示,杭州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連續三年居首。
藍皮書(shu) 基於(yu) 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的基本框架,從(cong) 國家、省份和重點城市三個(ge) 層麵,對2021年我國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麵係統的數據驗證分析,並對省級地區(不包含港澳台地區,因數據缺乏,西藏自治區未被選為(wei) 研究對象)和重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了排名。
國家可持續發展指標評價(jia) 體(ti) 係數據驗證結果分析顯示:中國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實力明顯躍升、社會(hui)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資源環境狀況總體(ti) 提升、消耗排放控製成效突出、治理保護效果逐步顯現。
中國省域可持續發展指標評價(jia) 體(ti) 係數據驗證結果分析顯示,位居前10位的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廣東(dong) 省、天津市、重慶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蘇省和湖北省。
中國110座大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情況綜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杭州、珠海、無錫、青島、南京、北京、上海、廣州、濟南、蘇州。杭州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連續三年位居首位。
藍皮書(shu) 還分析了美國紐約、巴西聖保羅、西班牙巴塞羅那、法國巴黎、中國香港、新加坡、荷蘭(lan) 埃因霍溫、以及阿聯酋迪拜這些國際大都市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與(yu) 成果,並通過15個(ge) 指標同前文中國110座大中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了比較。
藍皮書(shu) 建議,要切實落實雙碳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調整,建設綠色低碳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推動三北地區生態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優(you) 化ESG治理,引導企業(ye) 投資經營中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和履行社會(hui) 責任;倡導公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樹立可持續發展是解決(jue) 全球問題的“金鑰匙”理念。今年的藍皮書(shu) ,增加了對可持續發展涉及的社會(hui) 發展領域特別是衛生醫療、教育、健康、養(yang) 老、減貧、婦女兒(er) 童權益保護等方麵的內(nei) 容。
在當天舉(ju) 辦的中國可持續發展座談會(hui) 暨《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jia) 報告(2023)》藍皮書(shu) 發布會(hui) 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寧吉喆指出,藍皮書(shu) 設立的可持續發展指標框架體(ti) 係完備,具備較強的科學性,對國家、省級地區和重點城市的評價(jia) 較為(wei) 全麵,總體(ti) 反映了中國可持續發展建設不斷深入的狀況,持續多年開展研究並發報告,很有意義(yi) 。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提出,藍皮書(shu) 設置了較為(wei) 合理的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具有開創性的理論貢獻、學術價(jia) 值和理論價(jia) 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工作。在2015年起設立重大基金課題“中國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ti) 係設計與(yu) 應用”,與(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地球研究院合作開發評估方法與(yu) 測算。自2018年至今,已經連續六年出版並發布藍皮書(shu) ,其中2020年獲得優(you) 秀皮書(shu) 報告一等獎,2022獲得優(you) 秀皮書(shu) 三等獎。今年12月10日,藍皮書(shu) 在迪拜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COP28)“綠色創新企業(ye) 日”曾首次國際發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