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讓老百姓挨凍是民生“硬指標”

發布時間:2024-01-03 11:3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摸摸暖氣熱不熱,是關(guan) 心群眾(zhong) 冷暖最直白的表達。據媒體(ti) 梳理,近來,山西、寧夏、內(nei) 蒙古、河北邯鄲、山東(dong) 臨(lin) 沂等多地黨(dang) 政領導深入到供暖企業(ye) 和百姓家中,實地調研今冬居民供暖,要求有關(guan) 各方切實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的供暖問題,把暖氣送到千家萬(wan) 戶,以暖氣熱度提升群眾(zhong) “幸福溫度”。

  北方進入漫長的冬季,家裏暖不暖和,不止是溫度計上的一個(ge) 刻度,也是民生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北方多地黨(dang) 政領導入戶問暖、督責供暖,體(ti) 現了對基本民生問題的深切關(guan) 注。可以說,不能讓老百姓挨凍,早已成為(wei) 一條鐵律,成為(wei) 政府治理的內(nei) 在要求。

  民生從(cong) 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對應著普羅大眾(zhong) 實實在在的生活。對民眾(zhong) 而言,一個(ge) 溫暖、充滿煙火氣的家,可以抵禦外部世界的嚴(yan) 寒,也可以慰藉工作的辛苦忙碌。每一個(ge) 冬天都寒冷,但每一次“問暖”都可以讓寒冬變得更加溫暖。

  當下,盡管各地冬季供熱均實行企業(ye) 化運營,但作為(wei) 一項普惠政策、良心工程,政府要提供優(you) 惠政策,解決(jue) 好在熱源保障、管網運行、樓體(ti) 保溫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對此負責的熱力企業(ye) 也要主動承擔社會(hui) 責任,不能把盈利作為(wei) 首要目的。

  相較於(yu) 前些年,如今各地的供暖問題,除了管網時有損壞、新建小區熱能跟不上等老問題外,還添加了能源轉換等新問題。且各種問題相互疊加,往往會(hui) 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一定困擾。

  前不久,河南商丘群眾(zhong) 向媒體(ti) 反映稱,商丘有多個(ge) 小區自從(cong) 交房後就一直沒有暖氣,時間久的已經有四五年,冬天隻能“硬抗”。究其原因,據當地有關(guan) 部門回複,係當地熱源不足,無法支撐城市擴展帶來的供熱需求。再如,不少地方出於(yu) 環保原因,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實施“煤改電”“煤改氣”,這本來是好事,但在實踐中,可能會(hui) 出現用力過猛,乃至“一刀切”的情形。此前,個(ge) 別地方的幹部采取禁止燒煤、燒柴、封堵爐灶等極端手段,導致部分老人和困難群眾(zhong) 挨冷受凍,已經受到了廣泛批評。各地領導紛紛調研供暖情況,就是要需吸取教訓,不能讓類似的情況再次上演。

  政府行政應以民生為(wei) 本,不管是決(jue) 策的出台,還是措施的落實,都應時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政令的剛性要用在協調推進城市發展與(yu) 基礎設施配套上,要用在解決(jue) 民生困難問題上。即便是為(wei) 了清潔藍天改變取暖方式,也應循序漸進,充分考慮民眾(zhong) 的適應能力與(yu) 取暖需求。像河北邯鄲市委書(shu) 記李晉宇深入部分老舊和新建小區問暖時說的那樣,“先讓群眾(zhong) 家裏熱起來,決(jue) 不能讓群眾(zhong) 受凍”。麵對形形色色的供暖問題,能馬上解決(jue) 的要立即解決(jue) ,一時難以解決(jue) 的要采取臨(lin) 時性措施,這才是解決(jue) 問題的正確方式。

  臨(lin) 近春節,如何切實解決(jue) 好接下來的供暖問題,讓老百姓過一個(ge) 祥和溫暖的中國年,對各地政府而言無疑是一次大考。龍年氣象新,不妨先從(cong) 解決(jue) 民生實事開始“新”起來。

  龍之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