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新網評:“網味”“網感”,讓中國正能量更澎湃

發布時間:2024-01-03 11: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 左雨晴)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網民規模超過10.79億(yi) ,網絡空間成為(wei) 信息傳(chuan) 播新渠道,也成為(wei) 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共同的精神家園。在人人樂(le) 於(yu) 分享、人人都是傳(chuan) 播者的時代,一個(ge) 個(ge) 帶有這個(ge) 時代獨有“烙印”的網絡正能量風向標,正引領億(yi) 萬(wan) 流量奏響新樂(le) 章。

  作為(wei) 加強網絡正能量建設的重要舉(ju) 措,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於(yu) 2023年12月25日正式啟動。活動以“凝聚強國力量 共鑄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為(wei) 主題,征集遴選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湧現的精品網絡正能量文字、圖片、音視頻、專(zhuan) 題專(zhuan) 欄和主題活動,最終選出五大類、550個(ge) 網絡精品,充分發揮正能量激勵人、鼓舞人、引領人的重要作用。

  回顧過去一年,充滿“網味”“網感”的一行行文字、一張張圖片、一段段音視頻,記錄下平凡生活中的溫度,串聯起向前奮進的足跡,勾勒出過去一年億(yi) 萬(wan) 人民拚搏奮進的身影。

  正能量網絡作品,描繪了平凡生活中的生機與(yu) 活力。“村超”“村BA”火熱的現場不僅(jin) 點燃了人們(men) 對民間體(ti) 育的熱情,也帶火了“村超經濟”,成為(wei) 民間體(ti) 育的文化印記;“特種兵式旅遊”中,偏愛“多巴胺穿搭”的大學生們(men) 讓“淄博趕烤”成為(wei) 夏天最火爆的話題;愛上東(dong) 北澡堂、冰雪大世界的“南方小土豆”則與(yu) “東(dong) 北老鐵”碰撞出友誼的火花,讓嚴(yan) 寒的冬天充滿歡笑與(yu) 溫暖……眾(zhong) 多網絡熱詞、熱梗,折射出人們(men) 的生活愈加豐(feng) 富多彩。

  正能量網絡作品,展現了平凡人向上向善的力量。台風“杜蘇芮”的登陸,讓多地飽受洪災困擾,眾(zhong) 多救援隊和誌願者奔赴搶險救援一線,川流不息的衝(chong) 鋒舟成為(wei) “生命通道”;甘肅積石山縣地震後,火爐、帳篷、棉被等物資不斷運抵,愛心人士免費送來熱氣騰騰的牛肉麵和餃子,讓受災群眾(zhong) 暖胃又暖心;還有外賣小哥跳橋救人、登山隊隊員放棄登頂珠峰轉而救人……躬身平凡,成就不凡,危難麵前的眾(zhong) 誌成城,是中國人民始終如一的精神氣韻。

  正能量網絡作品,記錄了新時代前進的篤定步伐。上億(yi) 人次的線上“數字火炬手”點亮杭州亞(ya) 運,展現了科技與(yu) 體(ti) 育的完美結合;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宣告了中國載人航天三十戰三十捷,標誌著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再邁新一步;首架國產(chan) 大飛機C919開啟常態化商業(ye) 運行,首艘國產(chan) 大郵輪“愛達·魔都”號順利交付,大國重器之大,讓建設“製造強國”再添新績……一個(ge) 又一個(ge) 中國奇跡,正向世界展示中國自信。

  聆聽時代聲音,吹響奮進號角。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空間,這些作品堅守主流價(jia) 值,以多元載體(ti) 交織融合,發出主旋律強音,在網絡空間滿溢沁潤人心的力量,在網友心中激起萬(wan) 千波瀾,而最終這些涓涓細流將匯聚成海,指引14億(yi) 中華兒(er) 女凝心聚力開新局、砥礪前行寫(xie) 新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