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鋪就通往和平、繁榮的道路”

發布時間:2024-01-03 13:21: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深入推進高質量建設,合作成果豐(feng) 碩。”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佩裏莫尼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yu) 促進共同發展,是鋪就通往和平、繁榮的道路”。

  在佩裏莫尼看來,中國的發展為(wei) 促進人類發展進步樹立了典範,共建“一帶一路”蘊含著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的重大意義(yi) 。他表示,人類社會(hui) 發展應該成為(wei) 一個(ge) 和諧的整體(ti) ,用互利互惠取代係統性競爭(zheng) ,用文明對話取代文明衝(chong) 突。佩裏莫尼高度評價(jia) 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他說:“這些重大倡議的提出,有助於(yu) 推動世界應對風險挑戰、化解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今年1月1日起,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ya) 成為(wei) 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金磚成員國數量從(cong) 5個(ge) 增加到10個(ge) 。佩裏莫尼認為(wei) ,越來越多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合作機製,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加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絕非巧合。金磚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夥(huo) 伴國將中國視為(wei) 全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的發展經驗為(wei) 這些國家自身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佩裏莫尼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包括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當前,中國正致力於(yu) 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許多領域的創新成果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如在太空領域,嫦娥探月、天問探火等工程展現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新高度。在核能領域,中法合作的全球首台商業(ye) 運營EPR三代核電機組在廣東(dong) 台山投入運行,中國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屢獲重大突破。“這些成就對於(yu) 人類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yi) 。”他說。

  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實現數億(yi) 農(nong) 村人口擺脫貧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作為(wei) 席勒研究所非洲辦公室負責人,佩裏莫尼認為(wei) ,中國的減貧經驗值得廣大非洲國家學習(xi) ,中國為(wei) 非洲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向記者列舉(ju) 了中非合作的一係列成果: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ye) 為(wei) 非洲新增和升級鐵路超過1萬(wan) 公裏、公路近10萬(wan) 公裏、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ge) ,還有大量醫院和學校,累計創造數百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佩裏莫尼還以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支柱性產(chan) 業(ye) 農(nong) 業(ye) 合作為(wei) 例說,中國與(yu) 23個(ge) 非洲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農(nong) 業(ye) 合作機製,簽署了72項雙邊和多邊合作文件,在非洲國家建成24個(ge)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為(wei) 當地培訓了大量農(nong) 業(ye) 技術人才。“這一切不僅(jin) 保證了中非農(nong) 業(ye) 貿易增長,更重要的是為(wei) 非洲培育了內(nei) 生發展動力。”佩裏莫尼說。

  (本報巴黎電)

  記者:尚凱元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