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台協會長看台商台青持續“登陸”:自信、堅決、有遠見

發布時間:2024-01-04 15: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題:北京台協會(hui) 長看台商台青持續“登陸”:自信、堅決(jue) 、有遠見

  作者 張楊彬 陳晨

  在北京朝陽門外大街一座始建於(yu) 20世紀90年代的大廈,乘電梯至四樓,穿過走廊,是一間並不起眼的辦公室,大陸第一家台資企業(ye) 協會(hui) ——北京台資企業(ye) 協會(hui) 就坐落在此。

  “這裏陳列著我們(men) 各種活動的紀念品,比如這件是台青京滬1400公裏騎行的騎行服。”陳文錧向記者介紹,自2021年出任北京台協會(hui) 長一職以來,這間不大的辦公室便成了他的“常駐地”之一。

  以新場景適應零售業(ye) 新趨勢

  2000年前後,陳文錧來到大陸,在家族經營的寶島眼鏡工作。“第一家店設於(yu) 武漢,之後逐漸擴展到廈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陳文錧介紹,公司見證了大陸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與(yu) 大陸共同成長,真的趕上了好時代”。

  2008年,電商行業(ye) 開始爆發式增長,傳(chuan) 統零售業(ye) 亟待轉型升級。“麵對愈發激烈的競爭(zheng) 環境,企業(ye) 必須想出新思路、新打法,適應市場變化。”陳文錧說,零售業(ye) 已由“跑馬圈地”式的快速增長階段,進化到精細化、分眾(zhong) 化的服務模式,企業(ye) 要用有記憶點的特色產(chan) 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

  “例如我們(men) 在有條件的門店植入運動場景,打造騎行友好店鋪,騎行愛好者可以在此補給需要、選購裝備,收獲不少好評。”陳文錧介紹,近年來,寶島眼鏡針對運動細分領域做了一係列創新探索嚐試,為(wei) 運動群體(ti) 提供完整的視光解決(jue) 方案,“定製化、體(ti) 驗感強的產(chan) 品是線上渠道難以取代的。”

  台協是“家”也是“橋”

  “2023年,我們(men) 台協舉(ju) 辦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ge) 活動,努力讓在京台胞把日子過精彩。”作為(wei) 北京台協的“大家長”,陳文錧語氣中滿是自豪。

  從(cong) 成立初期為(wei) 台商提供法律谘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到聯絡範圍擴大至台商台屬、台青台生,北京台協的覆蓋人群更廣,提供的服務種類更多。“希望能成為(wei) 在京台胞的‘家’,我們(men) 中秋節烤肉,元宵節包湯圓,困難一起解決(jue) ,歡樂(le) 一同分享。”陳文錧說。

  兼顧企業(ye) 和台協的工作讓他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少,陳文錧卻樂(le) 此不疲。“台協更是讓兩(liang) 岸民眾(zhong) 心連心的橋。”他回憶,在一次台協組織的騎行活動中,台灣騎友沿著知名的“大棒骨”路線環京騎行,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記者朋友,回去後製作了短片進行報道。“我看後覺得很感動,台灣民眾(zhong) 看到了大陸的風光地貌、風土人情,也看到一群在北京生活的台灣朋友,他們(men) 的生活多彩有趣,讓台灣民眾(zhong) 更多地了解這裏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

  “風高浪急,也有堅定的船”

  當談到台企與(yu) 陸企的關(guan) 係時,陳文錧以“互為(wei) 支點、互為(wei) 依靠”來形容。他認為(wei) ,大陸市場規模和經濟稟賦巨大,大陸不少企業(ye) 也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而台企外向型、國際化的思維使之在耕耘國際市場時具有獨特優(you) 勢。“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台企是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的。”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yan) 峻,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突出,不少投資者在決(jue) 策時更加審慎。陳文錧認為(wei)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大陸仍是最適合台商發展的市場。“心明眼亮的企業(ye) 家必然不會(hui) 放棄大陸市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兩(liang) 岸政治局勢緊繃之際,我們(men) 仍能看到不少台商來大陸投資興(xing) 業(ye) ,台青來大陸就業(ye) 紮根,我想他們(men) 是更自信、更堅決(jue) 、更有遠見的。”

  “風高浪急,也有堅定的船。”陳文錧說,越來越多的台商台青看到大陸市場的不可替代性,更看到長期發展的潛力和可能,他們(men) 懷抱美好期望而來,也必能在此春華秋實、歲稔年豐(feng)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