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在北京運行 麵向全球發布空間天氣產品

發布時間:2024-01-04 15: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 孫自法)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1月3日在位於(yu) 北京懷柔科學城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掛牌運行,通過凝聚中國空間環境監測預報相關(guan) 力量,將麵向全球率先發布太陽係以及東(dong) 半球精細化區域特征的空間天氣產(chan) 品,為(wei) 全球共同應對空間天氣災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持續作出中國貢獻。

  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成立於(yu) 1992年,設有地球物理預報中心、空間環境預報中心,電離層預報中心和太陽活動預報中心4個(ge) 分中心,旨在開展空間天氣研究與(yu) 預報,與(yu) 國際其他區域警報中心進行快速數據和預報產(chan) 品交換,以獲得全球空間天氣預報產(chan) 品,並為(wei) 中國本地區服務。當天掛牌運行的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通過進一步整合4個(ge) 分中心相關(guan) 力量,正式遷移至懷柔科學城內(nei)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國際子午圈計劃總部大樓投入運行。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介紹說,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中國區域警報中心成立以來,不斷提升自主空間環境監測和數據應用能力,已實現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監測網、中國空間科學領域首個(ge)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和誇父一號等天地基監測數據的預報應用;承擔並圓滿完成中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間科學衛星係列等國家重大航天任務的空間環境保障任務;持續向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提供和交換預報產(chan) 品,開展空間天氣預報技術交流和全球協調合作。

  據了解,空間天氣是指太陽爆發活動及其引起的日地空間環境的劇烈變化,其中,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會(hui) 嚴(yan) 重威脅衛星、通信、導航、電力等基礎設施和高技術係統,曆史上發生過多次案例。

  成立於(yu) 1962年的國際空間環境服務組織隸屬於(yu) 國際科學理事會(hui) ,目前由全球範圍內(nei) 提供空間天氣預報和服務22個(ge) 區域警報中心、1個(ge) 準區域預警中心和1個(ge) 合作專(zhuan) 家中心組成,主要工作是為(wei) 國際空間天氣用戶團體(ti) 提供優(you) 質服務,包括太陽、磁層和電離層狀態的預報、警告和警報,太陽活動周期的長期預測,空間環境數據,麵向用戶的事件分析等,旨在促進國際交流與(yu) 協同合作,提升空間天氣服務水平,減輕空間天氣對空間技術係統、基礎設施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