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16個月
本報北京1月4日訊 記者張維 2023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審查質量效率持續提升,創新主體(ti) 獲得感不斷增強。審查周期持續壓減。發明專(zhuan) 利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16個(ge) 月,首次實現結案量超過進審量。商標注冊(ce) 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ge) 月,一般情形商標注冊(ce) 周期穩定在7個(ge) 月。這是記者從(cong) 今天在京召開的全國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會(hui) 議上獲悉的。
據了解,2023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審查能力持續增強,全年共授權發明專(zhuan) 利92.1萬(wan) 件、實用新型209萬(wan) 件、外觀設計63.8萬(wan) 件,注冊(ce) 商標438.3萬(wan) 件,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3萬(wan) 件。認定地理標誌產(chan) 品13件,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經營主體(ti) 5842家,核準以地理標誌注冊(ce) 集體(ti) 商標和證明商標201件。通過PCT、海牙、馬德裏體(ti) 係分別提交專(zhuan) 利、外觀設計、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73812件、1166件(前11個(ge) 月)、6196件,穩居世界前列。審查質量持續提升。發明專(zhuan) 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94.2%,專(zhuan) 利審查滿意度指數達86.3,連續14年保持在滿意區間;商標審查、異議、評審抽檢合格率均達97%以上,質量底色更加彰顯。
(來源: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