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繁花》“不凡” 長視頻平台競逐1號位

發布時間:2024-01-05 15:02:00來源: 北京商報

  當“王家衛首部電視劇”的金字招牌,搭配上“作家金宇澄的代表作”和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一眾(zhong) 明星,《繁花》注定“繁華”。而作為(wei) 《繁花》全網獨播平台的騰訊視頻,也一並迎來了“開門紅”。如果說2023年長視頻的競爭(zheng) 是由愛奇藝的《狂飆》掀起的,那麽(me) 2024年長視頻的競爭(zheng) 起點就非《繁花》莫屬了——在爭(zheng) 奪長視頻“一哥”的道路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仍在激烈角逐。

  開局大吉

  作為(wei) 2023—2024年的跨年大戲,《繁花》於(yu) 2023年12月27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開播,騰訊視頻又一次押對了寶,拿下了《繁花》的全網獨播。

  1月4日,《繁花》豆瓣開分8.1分,近8萬(wan) 人打分,4星-5星占比75%,口碑爆棚。另據貓眼數據統計,該劇全網熱度連續8天登頂,貓眼角色熱度榜前六名獨占其三,同時數次上榜微博熱搜,累計話題729次,超120次登頂熱搜Top1。

  “開門紅”算得上個(ge) 好兆頭。2023年初,愛奇藝憑借一部《狂飆》實現了業(ye) 績的狂飆。當時的財報顯示,愛奇藝截至當年3月31日的一季度總營收8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會(hui) 員服務營收55億(yi) 元,同比增長24%。總營收和會(hui) 員服務營收都創下曆史紀錄。

  整個(ge) 2023年,騰訊視頻的高光時刻非《漫長的季節》莫屬。當年5月,《漫長的季節》開播,成為(wei) 近五年來豆瓣平台首部評分達到9.4的國產(chan) 劇,也由此打出了騰訊X劇場的精準一槍。後續《歡顏》《繁城之下》兩(liang) 部高口碑精品劇,更是擦亮了X劇場“一劇一格”的金字招牌。

  騰訊視頻的X劇場曾被外界認為(wei) 是對標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存在,後者曾憑借《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劇集爆火出圈。而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這對“宿敵”,也仍在膠著地“battle”著。

  上個(ge) 月,愛奇藝迷霧劇場以《三大隊》開篇回歸,近日,作為(wei) X劇場的開年大戲,《黑土無言》也定檔今年1月10日。

  雷達財經引用雲(yun) 合數據顯示,2023年各大平台中由愛奇藝推向市場的獨播劇有8部闖入了TOP30榜單,入圍數量在各大平台中高居首位;而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的劇集,有6部成功登榜;優(you) 酷視頻則仍穩坐“行業(ye) 老三”的位子,以5部獨播劇的登榜數量排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之後。

  雙雄並立

  2023年8月,長視頻平台“期中考”集中交卷。彼時,芒果超媒就曾提到,從(cong) 用戶規模來看,國內(nei) 長視頻格局從(cong) 原有的“三足鼎立”,逐步呈現四大視頻平台“2+2”競爭(zheng) 格局,各大視頻平台的用戶規模和用戶時長伴隨重點內(nei) 容上線、爆款節目拉動存在一定的波動,但整體(ti) 競爭(zheng) 格局趨於(yu) 穩定。

  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勢均力敵。骨朵網絡影視方麵曾指出,在劇集上線總量低於(yu) 愛奇藝、優(you) 酷視頻的情況下,騰訊視頻熱度在75以上的作品數量最多,包括獨播和聯播在內(nei) 共有22部。同時,熱度TOP5的劇集中,騰訊視頻、愛奇藝各占2席,優(you) 酷視頻有1部。

  對於(yu) “愛優(you) 騰”的三足鼎立到如今“2+2”的格局變化原因,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zhuan) 家郭濤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愛奇藝和騰訊在內(nei) 容生產(chan) 和運營方麵具有明顯的優(you) 勢,他們(men) 不僅(jin) 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還能夠通過自身的資源優(you) 勢吸引優(you) 秀的創作者和製作團隊,推出更多高質量的劇集和綜藝節目。

  資深產(chan) 業(ye) 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則提到,一方麵是用戶需求的多樣化,推動了視頻平台的內(nei) 容多元化,使得原本“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分散,形成了“2+2”的競爭(zheng) 格局;另一方麵是互聯網企業(ye) 的資本運作和戰略布局,例如愛奇藝和騰訊在內(nei) 容創作、技術研發等方麵的投入,使得他們(men) 在市場上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

  但這種2+2的格局是否能長期保持,梁振鵬認為(wei) ,則取決(jue) 於(yu) 各大平台在內(nei) 容創新、用戶體(ti) 驗、商業(ye) 變現等方麵的表現。

  郭濤也認為(wei) ,市場競爭(zheng) 是動態的,新的競爭(zheng) 者可能會(hui) 出現,老的競爭(zheng) 者可能會(hui) 被擠出市場。因此,長視頻平台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zheng) 力,包括內(nei) 容品質、用戶體(ti) 驗、技術創新等方麵,才能在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立於(yu) 不敗之地的“法寶”,長視頻平台其實早就找到了。整個(ge) 2023年,高質量劇集都已成為(wei) 長視頻平台最重要的關(guan) 鍵詞。2023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當季愛奇藝上新重點劇集中原創劇集占比超過60%,推出的內(nei) 容也在熱度和營銷上均有不俗表現,其中《蓮花樓》更是成為(wei) 愛奇藝第十部內(nei) 容熱度值破萬(wan) 的劇集。

  相對來說,騰訊視頻的內(nei) 容故事則側(ce) 重於(yu) “IP”。騰訊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就曾提到,將持續投入長線IP開發。而在2023年,騰訊視頻的《三體(ti) 》《長相思》等也帶來了不小的收獲。對於(yu) 高質量劇集的打造計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係了騰訊視頻,但未獲得回應。

  上個(ge) 月,優(you) 酷首席運營官、阿裏魚總裁吳倩也曾提及,2023年長視頻行業(ye) 的關(guan) 鍵詞是精品和匠心,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優(you) 酷憑借《新聞女王》的爆火,走出了一波新“行情”。據了解,《新聞女王》也是優(you) 酷“新港劇”概念提出之後探索的第一個(ge) 樣本。

  尋找新“變數”

  移動互聯網十年,流量見頂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這既是長視頻平台集體(ti) 發力精品的底層邏輯,也是多元題材創新的核心原因。

  但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看來,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雙雄並立多年,用戶規模和品牌影響力一直是業(ye) 內(nei) 頂流。而優(you) 酷和芒果兩(liang) 弱並立,雖然在內(nei) 容製作和版權方麵有一定優(you) 勢,但很難維持競爭(zheng) ,在流量到頂市場縮水的環境下,這種格局很難會(hui) 長期保持下去,必然會(hui) 進一步合並。張孝榮認為(wei) ,長視頻平台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是內(nei) 容成本高、用戶流失、廣告收入下降等。

  2023年是長視頻平台“降本增效”的第二年,這一年,略帶“新星”潛質的短劇也異軍(jun) 突起。德塔文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劇481部,創下曆史新高,跟2022年全年上新454部的數據相比明顯呈井噴態勢。

  吳倩就曾提到,影視行業(ye) 的現象印證了用戶對於(yu) 好內(nei) 容,或對令人快樂(le) 的精神消費品的追逐和需求是永恒的,“其實娛樂(le) 產(chan) 品不分長短,隻要能夠直麵觀眾(zhong) 的需求,都能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早在2013年,優(you) 酷就曾與(yu) 萬(wan) 合天宜合作出品過《萬(wan) 萬(wan) 沒想到》,成為(wei) 短劇界的“標杆”之一。如今,長視頻平台也開始集體(ti) 擁抱微短劇——優(you) 酷設立“小劇場”,通過批量生產(chan) 短劇搶占市場注意力;而愛奇藝設立“豎屏控劇場”,以標簽化欄目的運營方式推廣短劇;騰訊視頻則上線“十分劇場”,並在站內(nei) 首頁設置“短劇”頻道。

  張孝榮分析稱,微短劇的走紅,使得長視頻平台意識到這是一種有效的吸引用戶、提高活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新方式。微短劇主要能夠解決(jue) 長視頻平台的用戶流失、內(nei) 容創新不足等困境。

  郭濤也提到,微短劇可以填補長視頻平台的市場空白,滿足不同用戶群體(ti) 對短時娛樂(le) 的需求。其次,微短劇可以降低平台的內(nei) 容成本和風險,因為(wei) 其製作周期短、投資較小,更容易獲得回報。

  但微短劇也並不一定會(hui) 成為(wei) 長視頻平台的“救世主”。梁振鵬稱,微短劇市場良莠不齊,長視頻平台入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首先,微短劇的製作成本較低,但要想獲得高口碑和高流量,需要有獨特的創意和精良的製作。其次,微短劇市場的競爭(zheng) 激烈,平台需要有精準的運營策略和強大的內(nei) 容輸出能力。最後,微短劇內(nei) 容的審核和版權問題也是需要平台注意的風險因素。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