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炒茶、種藥……雲南中小學巧打“生態”牌 賦能學生成長

發布時間:2024-01-08 16: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1月7日電 (陳雪蓮)學校不僅(jin) 開辟有茶園,還有炒茶機讓學生體(ti) 驗炒茶;校園裏除了有美麗(li) 的花園,還建有中草藥園,給不同品種的中草藥掛牌,開設中草藥種植課程……在以生物多樣、生態多美聞名的雲(yun) 南省,不少中小學開辟以綠色生態為(wei) 主題的勞動實踐基地,賦能學生成長。

  走進位於(yu) 玉溪市元江縣龍潭鄉(xiang) 的龍潭中心學校,在籃球場上方的山坡上,4畝(mu) 茶園格外引人注目。“我們(men) 不僅(jin) 建有自己的茶園,還擁有自己的炒茶機,學生們(men) 尤為(wei) 喜歡采茶炒茶的勞動實踐。”龍潭中心學校校長楊佳文稱,這一課程的設置,不僅(jin) 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生活能力和責任感,同時還為(wei) 學生們(men) 帶來提高生活幸福指數的經濟收入。

  他介紹,學校基於(yu) 茶園打造了春勤茶和碧潭茶2個(ge) 品牌,2023年共收獲茶葉100餘(yu) 斤,平均每班收入200餘(yu) 元。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辟了種植園和養(yang) 殖園,由各班學生自主管理。2023年,全校共收獲蔬菜200餘(yu) 斤,賣給學校食堂,平均每班蔬菜收入100餘(yu) 元。這些錢用來給同學們(men) 買(mai) 蛋糕過生日、買(mai) 課外書(shu) 等。

  “以前,師生們(men) 會(hui) 去學校外麵散步。現在,他們(men) 喜歡在小菜園裏逛逛、交談。大家在體(ti) 驗勞動快樂(le) 的同時,放鬆了心情,還收獲了自己的勞動成果。”楊佳文告訴記者,看到自己的勞動給班級帶來快樂(le) ,大家都非常開心。

  這一探索,源於(yu) 楊佳文參加雲(yun) 南省“萬(wan) 名校長培訓計劃”學習(xi) 的啟發:“以前,一些學生沒什麽(me) 上學積極性。通過學習(xi) 我想到了打造勞動實踐基地、建立生態校園,來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勞動積極性、自理能力和責任感。”

  無獨有偶,位於(yu) “滇中糧倉(cang) ”“雲(yun) 煙之鄉(xiang) ”玉溪市紅塔區的春和街道中心小學也探索生態校園建設和特色實踐課設置。這所城鄉(xiang) 結合處的鄉(xiang) 鎮小學,有山有水,占地麵積大,下設11個(ge) 完全小學。他們(men) 著力打造以“春趣”為(wei) 題的校園文化,並結合各個(ge) 校區特點打造和而不同的“春趣1+X”課程。

  該校校長、雲(yun) 南省“萬(wan) 名校長培訓計劃”第七期學員郝勇說,比如,中心小學和龍池小學分別靠近當地水源地飛井水庫、九龍池,學校從(cong) 課程和活動抓起,引導孩子愛護環境,做生態的小使者;寄宿製黃草壩小學地處大山深處,周邊中草藥植被覆蓋率高,學校開辟了一塊土地,建設“百草軒”中草藥園,種植不同品種的中草藥,開設中草藥種植課程,傳(chuan) 承和保護中藥文化。

  彎腰見德育,親(qin) 土知故鄉(xiang) 。郝勇稱,學校推崇教學與(yu) 實踐並重,積極開展自然生態保護教育,也是“萬(wan) 名校長培訓計劃”項目結出的美好果實。

  該項目基於(yu) 全新理念和模式,從(cong) 2018年9月-2024年1月,共遴選10057名中青年校長、副校長和校長後備幹部,分批次開展為(wei) 期130天的脫產(chan) 培訓,著力提升校長的教育思想、辦學思路、治校能力。

  “在培訓中,我們(men) 聽了40場名家講座,開展20本專(zhuan) 業(ye) 經典閱讀,了解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參加“萬(wan) 名校長培訓計劃”後,楊佳文感歎:不學習(xi) 就會(hui) 退步。希望新的探索,能給孩子們(men) 的成長帶來更多可能性。(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