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綜合施治守住藥師不搭售藥品的底線

發布時間:2024-01-11 10:2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張智全

  近期,一則“感冒花了12萬(wan) 元”的短視頻衝(chong) 上微博熱搜,迅速引起廣大網友熱議。雖然這是一則帶有娛樂(le) 性質的視頻,其內(nei) 容存在表演成分,但視頻背後折射出的一些藥品市場亂(luan) 象值得深思。在搜索引擎、社交平台上,“感冒花費2000元”“藥店藥品價(jia) 格比網上賣得貴三四倍”“藥店買(mai) 藥被捆綁搭售一堆藥品”等相關(guan) 話題也頻頻引發討論。(1月10日《法治日報》)

  實體(ti) 藥店的藥價(jia) 高於(yu) 線上,這樣的現象由來已久。一些消費者將藥品在線下的售價(jia) 與(yu) 網上作對比,結果發現,一旦經過藥師的捆綁搭售,購藥成本就會(hui) 大幅提高。藥店利用消費者對藥師的信任,如此過度促銷,不僅(jin) 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藥成本,也導致成批藥品被浪費,最終加大醫療壓力,危害不容小覷。

  藥師搭售藥品的亂(luan) 象與(yu) 藥師自身的規則意識不足有關(guan) 。守住“藥師就是藥師,不是藥品推銷師”的底線,應是藥師最起碼的職業(ye) 素養(yang) 。事實上,稍有良知的藥師都具備這一文明素質,從(cong) 不利用指導用藥的名義(yi) 向消費者搭售藥品。這種職業(ye) 素養(yang) 對那些唯利是圖的藥師既是鞭策,也是要求。所有藥師都應把捍衛職業(ye) 素養(yang) 、增強規則意識作為(wei) 職業(ye) 道德的一部分,須臾不可忘。

  守住“藥師不當推銷師”的執業(ye) 底線,既需要喚起藥師內(nei) 心的規則意識,也需要外部的“擠壓效應”。不少藥師背棄職業(ye) 道德,甘當搭售藥品的“幫凶”,有兩(liang) 方麵原因。一方麵,當前藥店收入主要依賴於(yu) 藥品差價(jia) 買(mai) 賣而非藥學服務,這種商業(ye) 模式使得一些藥師為(wei) 提高收入而不得不選擇賣藥,逐漸讓自己從(cong) 用藥指導者變身為(wei) 藥品“推銷師”。另一方麵,對於(yu) 藥師這種本末倒置的執業(ye) 行為(wei) ,目前仍缺乏必要的法律剛性約束。這從(cong) 某種程度上也縱容了藥師搭售藥品的行為(wei) 。

  不論是《藥品管理法》還是《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行政處罰規定》,針對的主要是藥店亂(luan) 定價(jia) 行為(wei) ,而非藥師參與(yu) 搭售藥品的行為(wei) 。法律剛性約束的缺失,不僅(jin) 讓藥師的身份遊離於(yu) 合理指導用藥和越界售藥的模糊地帶,也讓藥店給藥師加碼藥品銷售任務變得有機可乘。

  不讓藥師越界搭售藥品,需要綜合施治。監管部門要對藥店強迫藥師違規搭售藥品的行為(wei) 依法依規監管,規範藥店銷售行為(wei) 。為(wei) 了藥師行業(ye) 的長遠發展,還要建立起規範的藥師服務模式,不能讓藥師被目前的商業(ye) 模式所困。

  長遠來看,治理藥店銷售亂(luan) 象,要加大行業(ye) 立法。藥師越位搭售藥品,本質上反映了當前我國藥師行業(ye) 在立法方麵還存在不足。為(wei) 保障患者安全用藥,2023年6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印發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藥師法草案。藥師法的出台將從(cong) 法律層麵明確藥師責任、權利和義(yi) 務,為(wei) 藥師行業(ye) 提供更加完備的法律保障,讓其執業(ye) 行為(wei) 有法可依。此外,鑒於(yu) 搭售藥品行為(wei) 關(guan) 涉藥店營銷規範,因此在加快推進藥師法立法步伐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出台與(yu) 之配套的藥房法,規範藥店的銷售行為(wei) 。

  草不鋤則田荒,治理藥師捆綁搭售藥品而致消費者購藥成本大幅提高亂(luan) 象,就是要把解決(jue) 當前問題的治標之舉(ju) 和解決(jue) 長遠問題的治本之策結合起來,實現治理的良性循環。如此,才能讓藥店和藥師在法律、自律和社會(hui) 責任的共同引領下,確保線下售藥回歸保障患者科學合理用藥的正確定位。漫畫/王鐸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