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各地各部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有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 本報記者 蔡長春
2023年是毛澤東(dong) 同誌批示學習(xi) 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11月6日,中央政法委、浙江省委聯合舉(ju) 辦了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批示學習(xi) 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大會(hui) 。
六十載櫛風沐雨,“楓橋經驗”穿越時空煥發新活力。
各地各部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在法治軌道上依靠群眾(zhong) 解決(jue) 群眾(zhong) 自己的事情,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維護社會(hui) 長期穩定貢獻了更大力量。
典型引領
“楓橋經驗”誕生於(yu) 20世紀60年代,源於(yu) 諸暨楓橋幹部群眾(zhong) 的創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動實踐,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智慧、東(dong) 方經驗,“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矛盾不上交”是其最基本的內(nei) 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緊緊依靠群眾(zhong) 探索創新,努力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
為(wei) 更好回應群眾(zhong) 合理訴求、維護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以係統思維做實“抓前端、治未病”,探索出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全周期”訴源治理新模式。
河南省開封市將矛盾糾紛化解作為(wei) “民心工程”,由依法治市辦開辦、市司法局製作《宋都調解》法治電視欄目,依托宋都調解人民委員會(hui) 專(zhuan) 業(ye) 力量,
通過“電視+調解+普法”多元融合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成為(wei) 開封人民調解工作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林海鎮在化解“黑土地”糾紛工作中打破傳(chuan) 統矛盾糾紛調解方式方法,探索實施下沉力量“靠前”摸排、應急分隊“靠前”處置、法律資源“靠前”服務的“三個(ge) 靠前、就地化解”工作法,在確保農(nong) 民利益的基礎上,實現了糧食生產(chan) 和平安創建“兩(liang) 不誤、兩(liang) 促進”。
中央政法委在全國範圍內(nei) 評選出包括上述三家單位在內(nei) 的104個(ge) “楓橋式工作法”單位。評選過程中既考慮到工作方法的時代性、創新性、實效性,又考慮到體(ti) 現東(dong) 中西部地區、城鄉(xiang) 之間不同特點;既有化解婚戀家庭、鄰裏、土地、消費等矛盾糾紛的方法,也有建強“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台等創新體(ti) 製機製的方法。
在“楓橋經驗”紀念大會(hui) 上,中央政法委對相關(guan) 經驗進行了表揚,以典型示範引領,推動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深化工作創新。
高位推進
高位推進、高效謀劃、高質落實。
中央政法各單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使矛盾糾紛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最大限度化解在萌芽狀態。
最高人民法院升級人民法院調解平台訴源治理功能,與(yu) 全國總工會(hui) 、住建部等13家中央單位建立“總對總”多元解紛機製,截至2023年12月,“總對總”調解組織和調解員數量增長到32920家、75338人,增幅分別為(wei) 13.8%和24%;加強訴前調解工作,深入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台“進鄉(xiang) 村、進社區、進網格”,助力基層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和就地化解。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各級檢察機關(guan) 持續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檢察實踐,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開展檢察聽證信訪案件3萬(wan) 餘(yu) 件,同比上升12.6%,矛盾有效化解率近80%。
公安部指導推動各地公安機關(guan) 全麵加強派出所矛盾調解室建設,全國1.4萬(wan) 個(ge) 派出所派駐了人民調解組織,其餘(yu) 絕大部分派出所設置了糾紛調處室;持續推動警力向基層一線下沉,派出所警力占縣級公安機關(guan) 警力比、社區民警警力占派出所警力比在40%以上;常態化開展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2023年評選命名第三批100個(ge) “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部省兩(liang) 級共命名“楓橋式公安派出所”1413個(ge) 。
司法部大力推進人民調解組織建設,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調解矛盾糾紛1180萬(wan) 件;指導各地抓好行業(ye) 專(zhuan) 業(ye) 領域矛盾糾紛化解,持續向消費、旅遊、金融、保險、知識產(chan) 權、商事等領域拓展。
此外,司法部還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進律師調解試點工作,共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中心)1.3萬(wan) 個(ge) ,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律師調解組織網絡;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全國共建成59萬(wan) 餘(yu) 個(ge) 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平台,60多萬(wan) 個(ge) 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中國法律服務網全麵建成、規範運行,“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啟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合力得到有效提升。
百花齊放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在黨(dang) 中央領導下,各地各部門不斷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形成了百花齊放、滿園春色的生動局麵,為(wei) 續寫(xie) 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新篇章提供了強大助力。
群雁高飛靠頭雁,船載萬(wan) 斤靠舵人。黨(dang) 建引領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
浙江、廣西、江蘇等地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將黨(dang) 建工作和社會(hui) 治理科學有機融合,為(wei)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紅色動力”,把準群眾(zhong) 訴求,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困難和矛盾。
促良法善治落地生根,讓循法而行蔚然成風。
虹口區是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區之一,是城市中央活動核心區。近年來,糾紛警情約占總警情25%。在區委政法委有力統籌下,虹口公安分局會(hui) 同司法局在涼城新村派出所試點,建立街道領導下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機製,推動糾紛在法治軌道上實現源頭化解。
安徽、黑龍江等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基層社會(hui) 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層社會(hui) 治理全過程各方麵,社會(hui) 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升。
“小蘭(lan) 幫辦”是甘肅省蘭(lan) 州市開發的群眾(zhong) 辦事小程序,很多群眾(zhong) 在“小蘭(lan) 幫辦”上反映矛盾糾紛。西固區線上將“小蘭(lan) 幫辦”與(yu) 各類解紛渠道和平台互聯,升級為(wei) 集全量歸集、糾紛管理、預警調度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矛盾糾紛化解係統,線下將綜治中心迭代升級為(wei) 小蘭(lan) 社會(hui) 治理綜合指揮中心,構建線上線下“一站式”解紛機製,讓群眾(zhong) “進一扇門、登一張網、解萬(wan) 般事”。
雲(yun) 南省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南屏派出所綜合運用“融、問、調、議”四字工作法積極排查化解轄區各類鄰裏矛盾糾紛,讓群眾(zhong) 的“煩心事”變為(wei) “順心事”,化“幹戈”為(wei) “玉帛”;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堅持著眼源頭、防範在先,發揮檢察建議在推動建章立製、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等方麵的積極作用,把預防化解社會(hui) 矛盾融入檢察履職全過程,通過精準“問診開方”推動矛盾風險源頭治理……
風清氣正好揚帆,砥礪奮進正當時。
各地各部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推動加強係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將一個(ge) 個(ge) 家庭的“小和諧”“小幸福”,聯結成整個(ge) 社會(hui) 和國家的“大平安”“大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