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名內地和香港師生赴雲南研習哈尼族文化
中新網昆明1月16日電 (黃興(xing) 鴻 陳晨)15日晚,“內(nei) 地與(yu) 香港青少年哈尼族文化研習(xi) 活動”在雲(yun) 南昆明啟動,未來4天時間裏,來自內(nei) 地和香港4所學校的39名師生,將赴雲(yun) 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展哈尼族文化研習(xi) 活動,感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此次活動吸引了香港浸會(hui) 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香港慕光英文書(shu) 院、廣東(dong) 深圳育才實驗學校、四川成都雙流立格實驗學校的39名師生參加。
世居雲(yun) 南的哈尼族主要生活在該省的元江和瀾滄江之間,作為(wei) 跨境民族,在泰國、緬甸、老撾和越南的北部山區也有哈尼族人聚居的村落。據最新統計,中國境內(nei) 哈尼族的人口數約為(wei) 173萬(wan) 人,而雲(yun) 南紅河州哈尼族戶籍人口就約有90萬(wan) 人。
舉(ju) 世聞名的紅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文化的代表,它是以哈尼族為(wei) 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地理氣候條件創造的農(nong) 耕文明奇觀,據載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20世紀80年代,經一些攝影家的介紹,紅河哈尼梯田開始被世人所關(guan) 注和向往。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上,紅河哈尼梯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
在15日舉(ju) 行的活動儀(yi) 式上,雲(yun) 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董豔玲在啟動儀(yi) 式上致辭稱,本次研習(xi) 活動內(nei) 容豐(feng) 富、精彩紛呈,涉及多個(ge) 雲(yun) 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希望研習(xi) 團能把哈尼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宣傳(chuan) 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愛上雲(yun) 南、愛上紅河、愛上哈尼族文化。歡迎師生們(men) 今後能多到雲(yun) 南,學習(xi) 體(ti) 驗更多民族文化和旅遊資源,享受“有一種叫雲(yun) 南的生活”。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傳(chuan) 播交流處副處長高穎希望參加活動的同學用腳步丈量、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哈尼族文化藝術的魅力,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同學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並將學習(xi) 成果帶回去與(yu) 家人、老師和其他同學分享,成為(wei) 真正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推廣大使”。
來自香港浸會(hui) 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學生張芊穎稱,能來雲(yun) 南特別激動,迫不及待地想看雲(yun) 南美景、了解哈尼族文化、體(ti) 驗非遺項目。
“到七彩雲(yun) 南感受哈尼族千年的文化積澱,希望與(yu) 其他地方來的朋友加強交流,收獲快樂(le) 與(yu) 驚喜。”來自成都雙流立格實驗學校的學生張天嬌說。
此次活動是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yu)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hui) (香港)及雲(yun) 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青少年研習(xi) 活動,屬“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習(xi) 計劃”係列活動之一。該“研習(xi) 計劃”自2010年啟動以來,在全國成功舉(ju) 辦了19次活動,此前分別在雲(yun) 南麗(li) 江、大理、臨(lin) 滄、西雙版納開展過納西族、白族、佤族、傣族文化研習(xi) 活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