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摸底”,為何越摸越驚喜?
【市場觀潮】“農(nong) 業(ye) 大摸底”,為(wei) 何越摸越驚喜
本報記者 徐瀟
“東(dong) 北特產(chan) 竟然還有蔓越莓?”最近,黑龍江用10萬(wan) 盒新鮮蔓越莓回禮廣西189噸砂糖橘的事兒(er) ,火了。但讓許多黑龍江人震驚的是“黑龍江竟然產(chan) 蔓越莓?”“獨在家鄉(xiang) 為(wei) 異客,特產(chan) 竟然瞞著我”。
而隨著各地網友或互贈禮物,或曬家底,不知不覺,上演了一場“全國農(nong) 業(ye) 大摸底”。結果這一摸底,讓四川魚子醬、甘肅南美對蝦、貴州抹茶、上海崇明藏紅花、山東(dong) 聊城靈芝、安徽六安鵝肝等等紛紛走上舞台。但這些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不僅(jin) 外地網友不知道,連本地人也被“蒙在鼓中”。不少網友表示,刷著刷著短視頻就破防了:“咱媽有這好東(dong) 西咋不告訴我?我還是親(qin) 生仔嗎?”“我的家鄉(xiang) ,你到底藏了多少驚喜?”
確實,這場“農(nong) 業(ye) 大摸底”真是越摸越驚喜,知道咱中華地大物博,但沒想到各地特產(chan) 竟然還有獨特的反差喜感。細數這次摸底摸出來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大多屬於(yu) “新土特產(chan) ”。例如藏紅花,在大家心中它的產(chan) 地是西藏,但沒想到它早姓“滬”啦。據了解,上海種植藏紅花已有40多年的曆史。上世紀80年代初,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從(cong) 海外成功引種藏紅花球莖,並分別在崇明、嘉定等地區進行試種。如今,崇明區藏紅花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當地重要的經濟產(chan) 業(ye) ,每畝(mu) 收入1.5萬(wan) 元左右,當地村民也依靠藏紅花走上致富路。而位於(yu) 崇明廟鎮的永樂(le) 村,則被譽為(wei) “中國藏紅花之鄉(xiang) ”。
再看四川,你能想到的火鍋、辣椒、兔腦殼,那都太過尋常,高端食材魚子醬才是讓四川人民甚至全國人民都驚掉下巴。據四川文旅介紹,目前全球60%的魚子醬產(chan) 自中國,而四川擁有全國第二的魚子醬產(chan) 量,四川最大的魚子醬生產(chan) 基地就位於(yu) 雅安,雅安占據了全球魚子醬12%的市場份額。短視頻評論區,網友還告訴四川人民,巴中還有燕窩,都江堰還有大閘蟹,難怪四川網友大呼:“四川你讓我感到陌生!”
其實近年來,隨著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新設施和新模式的推廣,以及各地對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的大力扶持,很多農(nong) 業(ye) 品種已走出原有的傳(chuan) 統主產(chan) 區,從(cong) 不同程度上突破自然條件限製,成為(wei) “新土特產(chan) ”。就連國外品種的引進、種植也愈發成熟。
蔓越莓由北美地區引入黑龍江時間不久,但黑龍江憑借“因地製宜”的大智慧,逐漸發展為(wei) 全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天眼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現存蔓越莓種植、加工企業(ye) 地域占比分布中,黑龍江排第一,占比為(wei) 21.4%。
至於(yu) 為(wei) 何當地人不知當地特產(chan) ,中國社科院農(nong) 發所研究員胡冰川分析說,現在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因為(wei) 引進時間不長,市場銷售也不在本地,因此就出現了牆裏開花牆外香的局麵。
經此摸底,無論是對家鄉(xiang) “B麵”的顛覆性認知,還是對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的刷新認知,都實打實地讓全國人民認識到: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物產(chan) 豐(feng) 富。中國的農(nong) 業(ye) 不缺好東(dong) 西,更不缺好產(chan) 業(ye) 。依靠敢於(yu) 打拚、不怕吃苦的企業(ye) 和種養(yang) 殖戶,我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新版圖不斷壯大,背後巨大的市場潛力不言而喻。
各地網友一邊在社交平台上互相調侃,一邊默默開啟下單模式。國產(chan) 魚子醬幾十元一盒能不動心嗎?性價(jia) 比更高的六安鵝肝能不想吃嗎?出口全球34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貴州抹茶,必須買(mai) 一買(mai) !如此具有性價(jia) 比的國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不火沒道理。據報道,近兩(liang) 日某電商平台蔓越莓搜索量同比上漲958%,成交量翻番,就連周邊商品蔓越莓汁和蔓越莓幹的搜索量也同比分別上漲了228%和136%。
農(nong) 業(ye) 特產(chan) 大摸底,越摸越驚喜。眾(zhong) 多寶藏農(nong) 產(chan) 品的亮相、火爆,也讓我們(men) 看到在這個(ge) 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想要走出本地、走上百姓家,不僅(jin) 要把農(nong) 產(chan) 品種好、養(yang) 好,更要營銷好、推廣好。既有中國14億(yi) 人口這個(ge) 超大規模市場的優(you) 勢,又有鄉(xiang) 村振興(xing) 、擴大內(nei) 需的大背景,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一定要抓住機遇,接住“潑天富貴”,打開市場,再創驚喜。
《工人日報》(2024年01月16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