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023年存款利率經曆3輪較大幅度下調—— 銀行理財市場如何抓住機遇

發布時間:2024-01-23 14:35: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3年以來,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一路走低,國有大行充當先頭部隊,率先下調存款利率,緊接著中小銀行跟進下調。總的來看,2023年存款利率經曆了3輪較大幅度下調,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均有所下降,國有大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左右。這對銀行理財市場產(chan) 生哪些影響?投資者該如何做好資產(chan) 配置?

  “儲(chu) 蓄搬家”或將強化

  隨著存款利率下調,對習(xi) 慣存款理財的用戶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收益降低,不排除部分存款流回銀行理財市場,“儲(chu) 蓄搬家”現象或將強化。

  “低利率環境下,相比存款,理財以其穩健性的特點和相對較高的收益獲得更多的吸引力。隨著存款利率的下行,投資者將更加注重長期財富管理和資產(chan) 配置,以實現跑贏通脹和收益穩定的目的。”普益標準研究員李振宇表示,銀行理財往往能夠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根據用戶個(ge) 人風險偏好進行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推薦,並能通過專(zhuan) 業(ye) 的風險管理和谘詢服務,實現長期穩健的財富管理。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對銀行理財或形成利好。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全市場共新發2906款理財產(chan) 品,其中理財公司新發1528款,占比已超五成。目前,6家國有大行均已布局理財公司,12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基本上已設立理財公司。此外,多家城商行和部分農(nong) 商行也在積極布局和開設理財公司。

  近日,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於(yu) 2023年12月29日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guan) 於(yu) 籌建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複》。根據批複,浙商銀行獲準籌建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這將是我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第32家理財公司。

  理財公司在理財市場的主力軍(jun) 作用日益凸顯,銀行理財與(yu) 存款利率之間的“蹺蹺板效應”也逐漸凸顯。2023年末,工行、農(nong) 行、中行、建行等國有大行在2023年內(nei) 第3次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在存款利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部分銀行推出年終獎專(zhuan) 屬理財產(chan) 品進行營銷,以此增強用戶吸引力。此外,部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chan) 品收益率出現上升。專(zhuan) 家表示,這是受跨年等流動性因素影響,銀行理財收益短期衝(chong) 高。不過,後續隨著利率下行,收益率將受到一定影響。

  銀行理財優(you) 勢顯現

  從(cong) 2023年理財代銷渠道來看,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逐步上升,其理財產(chan) 品由母

  行代銷金額占比進一步下降。理財公司在不斷拓展自身的他行代銷渠道、逐漸減少對母行依賴,增強自身的競爭(zheng) 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經濟穩增長仍需維持貨幣政策的持續寬鬆。隨著存款利率下調,銀行淨息差將麵臨(lin) 較大壓力,為(wei) 配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2024年或仍將推動數輪存款利率的調整,屆時理財收益優(you) 勢將更加凸顯,部分優(you) 質現金理財產(chan) 品收益率可能會(hui) 跑贏3年定期存款利率。目前,破淨率也處於(yu) 曆史相對低位,贖回潮再起波瀾恐將不再,2024年上半年理財規模將小幅平穩增長,有望達到28萬(wan) 億(yi) 元左右。“當前,諸多大行已經上架代銷他行理財公司的產(chan) 品,倒逼本行理財公司推出更多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明明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款利率下調的背景下,理財公司如果過度將往期收益向投資者進行業(ye) 績展示,這將不能充分反映理財產(chan) 品風險收益特征。據中國銀行業(ye) 協會(hui) 《理財產(chan) 品過往業(ye) 績展示行為(wei) 準則》,展示理財產(chan) 品過往業(ye) 績應當有助於(yu) 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真實、準確體(ti) 現管理人的投資管理水平,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增強投資者對產(chan) 品性質和特點的判斷。

  專(zhuan) 家表示,片麵的不規範展示理財產(chan) 品過往業(ye) 績容易使投資者產(chan) 生投資誤判,理財公司應完全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使投資者更加了解產(chan) 品性質、特點及過往業(ye) 績產(chan) 生原因。

  據銀行業(ye) 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ye) 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理財公司找準功能定位,著力發揮優(you) 勢專(zhuan) 長,走好差異化發展路徑,構建自身的核心投研能力和投資策略,踐行長期價(jia) 值投資,滿足市場多偏好、多層次資金需求。銀行理財作為(wei) 後起之秀,在為(wei) 理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投研能力不足、核心業(ye) 務競爭(zheng) 力相對薄弱的問題時刻困擾其發展,未來在資管行業(ye) 如何領跑突圍仍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實現了從(cong) 保本保息的“類存款”產(chan) 品向市場化浮動收益的淨值型產(chan) 品的全麵轉型,獨特的渠道優(you) 勢奠定了銀行理財更為(wei) 下沉的基礎,也決(jue) 定了銀行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追求“確定性”的特征。

  低風險理財需求大

  據中信證券明明團隊研報測算,截至2023年末,銀行理財規模約26.96萬(wan) 億(yi) 元,同比僅(jin) 下降約2.5%,可以說2023年銀行理財扛住了較大衝(chong) 擊。同時,這也使得投資者的投資策略變得更趨保守。

  杭銀理財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銀行理財從(cong) 保本保息向市場化浮動收益的淨值型產(chan) 品全麵轉型的大背景下,居民對長期低風險理財的需求始終存在。如何幫助投資者應對存款利率不斷下行的情況、滿足低風險理財的需要,銀行理財要以投資者為(wei) 中心,加快深耕投研能力建設。

  近日,記者發現多家中小銀行上調了存款利率,有的大額存單3年期存款利率高達3.55%,對比國有大行,存款利差達1.6%左右,5年期利差更高達1.95%。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期部分中小銀行調高存款利率,希望增加市場競爭(zheng) 力,雖然短期利率有所上漲,但未來存款利率仍有下降可能。建議投資者不妨抓住存款理財產(chan) 品利率短期上揚時機,做好理財安排。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在經濟逐步築底企穩預期下,居民風險偏好改善可能是相對緩慢的過程,理財仍應以低波動穩健產(chan) 品為(wei) 重點方向。

  隨著理財公司爭(zheng) 相布局低波動穩健產(chan) 品線,產(chan) 品同質化特征將更加凸顯,加上產(chan) 品收益率缺乏相對吸引力,理財機構間的競爭(zheng) 或將進一步加劇。“從(cong) 資產(chan) 端來看,理財公司擁有資管行業(ye) 配置空間較廣的可投資產(chan) 種類,可以充分整合優(you) 質標的資源,爭(zheng) 取最優(you) 的多資產(chan) 配置和協同效益,不斷增厚投資者收益。此外,銀行理財機構應立足投資者切實需要,緊跟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圍繞產(chan) 品特色和自身資源稟賦,構建專(zhuan) 業(ye) 投研體(ti) 係,打造具備銀行理財特色的差異化競爭(zheng) 利器。”李振宇說。

  王寶會(hui)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