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與中學攜手共進 同濟大學穩步推進“國優計劃”項目實施
中新網上海1月22日電 (黃艾嬌 許婧)成立“國優(you) 計劃”項目培養(yang) 委員會(hui) ,由教育專(zhuan) 家和中學校長組成;18所中小學成為(wei) “國優(you) 計劃”聯合培養(yang) 基地,探索“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的培養(yang) 模式;為(wei) “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配備“1+1+1”導師組……作為(wei) 教育部實施國家優(you) 秀中小學教師培養(yang) 計劃(簡稱“國優(you) 計劃”)的首批試點高校之一,同濟大學22日召開“國優(you) 計劃”項目啟動大會(hui) ,紮實推進這一計劃實施。
教育部於(yu) 2023年7月啟動實施“國優(you) 計劃”,支持包括同濟大學在內(nei) 的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通過每年推免遴選不少於(yu) 30名優(you) 秀理工科應屆本科畢業(ye) 生攻讀理學、工學門類研究生或教育碩士,同時麵向理學、工學門類的在讀研究生進行二次遴選,選拔出專(zhuan) 業(ye) 成績優(you) 秀且樂(le) 教適教的學生作為(wei) “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重點為(wei) 中小學培養(yang) 一批研究生層次高素質科學類課程教師,進而有力推動和加強基礎教育階段創新型學生培養(yang)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表示,教育部去年啟動實施“國優(you) 計劃”,組織“雙一流”建設高校為(wei) 中小學培養(yang) 研究生層次的高素質教師,目的是吸引最優(you) 秀的人從(cong) 教,從(cong) 而培養(yang) 更優(you) 秀的人。希望同濟大學發揮科教資源國家隊優(you) 勢,強化資源整合,打造“國優(you) 計劃”培養(yang) 品牌;加強統籌協調,與(yu) 優(you) 質中小學深入合作,構建協同育人的共同體(ti) 。希望同濟大學“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堅定從(cong) 教信念,以教育家精神為(wei) 引領,提升教書(shu) 育人能力,爭(zheng) 做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大先生”。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葉霖霖表示,上海市教委願意為(wei) “國優(you) 計劃”的實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搭建平台,選配優(you) 質基礎教育資源,為(wei) “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提供教學實踐機會(hui) 和就業(ye) 綠色通道,共同探索訂單式培養(yang) 模式。希望有更多願意從(cong) 事基礎教育、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優(you) 秀、教學技能突出的優(you) 秀學子加入到上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中來。
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表示,學校將充分發揮學科優(you) 勢,結合教育學科特色,配置強有力的資源,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與(yu) 基礎教育的有機銜接,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教師培養(yang) ,穩步推進“國優(you) 計劃”實施。同濟大學有信心,也有條件、有力量,不負重托,希望與(yu) 中學攜手共進,把“國優(you) 計劃”這一宏偉(wei) 項目落到實處,為(wei) 基礎教育培養(yang) 造就大批優(you) 秀師資。
會(hui) 上,同濟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趙鴻鐸匯報了學校“國優(you) 計劃”項目開展情況。同濟大學“國優(you) 計劃”方案除強調麵向理工科背景學生、提供優(you) 質教師教育課程模塊、支撐係統修讀教育碩士學位等基本內(nei) 容之外,特別注重篩選樂(le) 教適教好苗子,配備愛教善教好導師,營造助教利教好環境。同濟大學2023年9月通過二次遴選錄取了來自學校12個(ge) 理工科學院的38名在讀研究生(其中碩士生35人、博士生3人)進入“國優(you) 計劃”。11月,首屆“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進入教師教育課程模塊的學習(xi) 階段,並於(yu) 本學期順利完成《教育原理》和《課程與(yu) 教學論》兩(liang) 門核心課程的學習(xi) 。
同濟大學“國優(you) 計劃”項目培養(yang) 委員會(hui) 當日成立。培養(yang) 委員會(hui) 委員由來自同濟大學、兄弟高校、研究機構的教育專(zhuan) 家和中學校長40人組成。培養(yang) 委員會(hui) 將聚焦“國優(you) 計劃”項目目標把控、培養(yang) 方案完善、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教學實施等方麵的關(guan) 鍵問題,提供決(jue) 策谘詢和實務指導。與(yu) 會(hui) 領導向委員代表頒發聘書(shu) 。
當天,同濟大學向包括上海基礎教育名校和同濟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學校在內(nei) 的18所中小學,授予同濟大學“國優(you) 計劃”聯合培養(yang) 基地牌匾。這些基地學校將深度參與(yu) 同濟大學“國優(you) 計劃”項目,構建覆蓋“招生選拔-課程講授-教育實踐-推薦從(cong) 教-職後發展”人才全過程培養(yang) 鏈條,探索“一校一策、一人一策”的培養(yang) 模式。複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堅作為(wei) 基地代表發言,表示學校將與(yu) 同濟大學一道,共同把優(you) 秀的“國優(you) 計劃”學子培養(yang) 成為(wei) 優(you) 秀的人民教師。
同濟大學為(wei) “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配備“專(zhuan) 業(ye) 學科導師+教育學科導師+校外實踐導師”“1+1+1”導師組。教育學科導師代表、教育與(yu) 體(ti) 育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hui) 主席蔡三發,第一學位導師代表、物理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建衛,校外導師、控江中學校長吳巍先後發言,表示將加強協同,共同培養(yang) 引領未來教育的中小學卓越教師。
首屆“國優(you) 計劃”研究生代表、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王泳淘表示,希望自己將來成為(wei) 一名中學數學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努力為(wei) 國家培養(yang) 更優(you) 秀的學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