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文旅產業發展勢頭火 政協委員獻策再上新台階
中新網長春1月25日電 (李丹)這個(ge) 冬天,東(dong) 北成為(wei) 文旅新晉“頂流”。正在長春召開的吉林省兩(liang) 會(hui) 上,政協委員紛紛獻策,推動完善當地冰雪旅遊文化內(nei) 涵,以讓遊客有更好的旅行體(ti) 驗。
吉林省地處冰雪黃金緯度帶,長白山脈是世界三大滑雪勝地和冰雪旅遊目的地。近年來,吉林省通過文體(ti) 旅深度融合,不斷做大做強傳(chuan) 統滑雪項目。同時,還通過花樣頻出的冰雪新玩法和不斷升級的服務質量吸引遊客。
吉林省官方介紹,2023年,吉林省啟動實施旅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攻堅行動,堅持全域四季聯動、冰雪避暑互動,推動旅遊市場加快回暖,全年接待遊客3.14億(yi) 人次,旅遊收入5277億(yi) 元,達到曆史最好水平。長春龍嘉國際機場航班量、旅客量恢複率均位列國內(nei) 千萬(wan) 級機場第1位。
“吉林省冰雪旅遊發展成績突出,但在打造傳(chuan) 播新體(ti) 係等方麵仍有進步空間。”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花秋玲建議,建立東(dong) 北三省冰雪旅遊一體(ti) 化大宣傳(chuan) 格局,打造東(dong) 北冰雪共同體(ti) 。
花秋玲認為(wei) ,應以文化賦能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將承載吉林曆史、體(ti) 現吉林特色的文化符號納入冰雪旅遊線路,融入景區景點,以吉林特色文化吸引遊客。比如,深入挖掘吉林省漁獵文化、農(nong) 耕文化、汽車文化、電影文化等資源,突出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等民族文化元素,讓遊客更好地了解吉林的曆史和風土人情。
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省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崔劍峰同樣認為(wei) ,關(guan) 東(dong) 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滿族、朝鮮族等)已經成為(wei) 吉林乃至整個(ge) 東(dong) 北地區冬季旅遊的“王牌”,這些要素應該與(yu) 發展冰雪經濟深度融合,展現地域特色。
借助長白山名山效應,引遊客來吉林過大年。這是吉林省政協委員、民盟白山市委會(hui) 主任委員劉文豐(feng) 的建議。她建議,吉林要利用好臨(lin) 近的春節假期,將年俗文化融入冰雪旅遊,各地可以開展剪紙、蒸粘豆包、烙大煎餅、玩旮旯哈,抽冰嘎等豐(feng) 富多彩的春節傳(chuan) 統民俗活動。
另據記者采訪獲悉,2024年吉林省將啟動冰雪產(chan) 品提質擴容工程,支持9大重點滑雪度假區項目擴大規模。同時,發展智慧旅遊,強化個(ge) 性化、多樣化、定製化服務,提升遊客體(ti) 驗和情緒價(jia) 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