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證實新生物標誌物可預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複發風險
中新社香港1月2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24日舉(ju) 行記者會(hui) 公布,中大醫學院進行的一項全國性多中心研究證實,新生物標誌物CD9蛋白可預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複發風險。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兒(er) 童癌症,中大表示,香港每年約有50個(ge)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新症,全國則約有15000個(ge) 。現行的治療方案以風險分層為(wei) 基礎,醫生因應患者的疾病風險調節化療的強度,以平衡藥效和毒性。
中大研究團隊曾於(yu) 2020年發表一項本地單中心研究成果,顯示一種名為(wei) CD9的細胞表麵蛋白,參與(yu) 多種細胞活動,而其表達水平與(yu) 多種癌症的病情進展密切相關(guan) 。研究團隊認為(wei) ,CD9或許能成為(wei) 預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複發風險的生物標誌物。
其後,中大研究團隊與(yu) 上海兒(er) 童醫學中心團隊等合作,分析了2015年至2019年全國20間醫院及醫療中心接受統一治療的3781個(ge) 病例。
研究證實,CD9能夠作為(wei) 有效的生物標誌物,協助識別真正高危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並為(wei) 他們(men) 找尋合適的治療方案,降低他們(men) 複發的風險,提高整體(ti) 生存率。
中大醫學院兒(er) 科學係助理教授梁錦堂表示,研究團隊建議將CD9納入常規的兒(er) 童癌症檢測項目,他認為(wei) ,這對疾病預後有重要的臨(lin) 床意義(yi) ,為(wei)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風險分層及治療提供新指引。
中大醫學院兒(er) 科學係係主任兼中大卓越兒(er) 童健康研究所所長李民瞻補充表示,這項全國性多中心研究,是全球同類臨(lin) 床研究中最大型的。研究結果對香港、內(nei) 地乃至全球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影響深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