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兩會觀察:如何避免黑土資源損失?
中新網哈爾濱1月26日電(記者 劉錫菊 王妮娜)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貴的自然資源,是“耕地中的大熊貓”,為(wei) 我國糧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目前,黑龍江省黑土耕地質量等級平均為(wei) 3.46等,比東(dong) 北黑土區高0.13個(ge) 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36.2克/千克。同時,黑龍江省黑土也存在土層變薄、有機質下降和農(nong) 田汙染等方麵問題。
如何避免黑土資源損失,保護黑土地?正在舉(ju) 行的2024年黑龍江省兩(liang) 會(hui) 上,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台聯理事,哈爾濱市十方寒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輝在提案中建議,應科學利用秸稈避免黑土資源損失。
王曉輝提案建議應以秸稈生態和經濟價(jia) 值最大化利用和解決(jue) 難題為(wei) 導向,製訂秸稈科學利用政策,建立結果導向的激勵機製。重點推廣技術成熟、成本低廉的“秸稈原位低碳生物腐熟還田”模式,直接利用秸稈有機碳,減少碳排放,特別是水稻田硫化氫和甲烷氣體(ti) 排放,增加黑土地碳匯,為(wei) 養(yang) 護黑土耕層和農(nong) 業(ye) 提質增產(chan) 增效提供手段。同時,可解決(jue) 農(nong) 民擔心的影響播種、引發病蟲害和實現“全麵禁燒秸稈”等難題。同時,推廣循環利用秸稈及衍生物(糞便)。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教師許修宏認為(wei) ,黑龍江省黑土土層變薄問題可通過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解決(jue) ,有機質下降應主要通過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料等措施解決(jue) 。黑土農(nong) 田汙染包括化學品(除草劑)和重金屬汙染兩(liang) 個(ge) 方麵,主要應通過源頭控製來解決(jue) 。他建議製定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秸稈利用及畜禽糞汙綜合治理規劃”,將三個(ge) 問題統一、協調解決(jue) 。
作為(wei) 黑龍江煙草行業(ye) 的主要負責人,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委員會(hui) 副主任、黑龍江省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黨(dang) 組書(shu) 記羅明德一直關(guan) 注黑土地目前麵臨(lin) 的問題。2023年煙葉采收烘烤期間,他以賓縣、林口、勃利3個(ge) 縣20個(ge) 村的煙農(nong) 為(wei) 主要對象,做了一次黑土地保護問卷調查,發現農(nong) 民、合作社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中,近83%的受訪對象已認識到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性,持有積極態度,主觀上願意參與(yu) 保護行動,但在實際生產(chan) 中受技術、資金等因素影響,黑土地保護參與(yu) 度不高,比例約占50%。
為(wei) 此,羅明德提案建議,應持續加大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黑土地保護的宣傳(chuan) 培訓力度,增強其保護利用黑土地的法治意識和社會(hui) 責任感,努力營造廣大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共同支持、共同參與(yu) 黑土地保護的良好氛圍。此外,還應充分調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黑土地保護的積極性,引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廣泛參與(yu) 、因地製宜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在科學用地中保護、在科學保護中善於(yu) 經營土地,將黑土地用養(yang) 結合保護和行動貫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周期、全過程,打通黑土地保護最後一公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