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不放心”,基層“不交底”:基層治理“信任缺口”亟待彌合
上下同心合力共為(wei) ,是推動各項事業(ye) 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質量發展更需各級各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然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一些地方出現上級“不信任”基層、基層對上級“不交底”的情況,這一傾(qing) 向亟待扭轉。
被檢查、被問責、被整改,
上級對基層“不放心”
調研中,不少基層幹部表示,近年工作中出現上級對基層“不放心”的傾(qing) 向。少數上級部門感情上不信任基層、工作上不了解基層,落實政策信不過、交辦工作不放心,上級經常一竿子插到基層,基層經常處於(yu) 被檢查、被問責、被整改的狀態。
一方麵,一些不合理的文件、會(hui) 議、檢查、指導幫扶等讓基層疲憊不堪。
一名基層幹部說,隨著現代化技術手段越來越普及,現在視頻會(hui) 議成為(wei) 常態,各種會(hui) 議動不動“一竿子插到底”,要求各級都得參加,同一主題會(hui) 議基層幹部可能聽了好幾遍。還有幹部反映,同一省級部門的3個(ge) 處室同時到一個(ge) 縣裏調研,縣裏隻能逐個(ge) 接待、陪同、匯報,擔心怠慢了,給縣裏的項目會(hui) 久拖不批。
上級向基層派駐工作組、服務隊,本應是幫助基層發現並解決(jue)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民生各類問題,但有的不僅(jin) 沒有發揮應有作用,反而成為(wei) 基層負擔。如為(wei) 了給基層提供幫扶指導,促進問題解決(jue) ,某縣被派駐了30多人的常駐工作組,縣裏得千方百計把工作組人員服務周到。
另一方麵,“考核壓在前,問責跟在後”,上級對基層頻繁督導問責,導致基層幹部幹工作要看清“底線紅線高壓線”,以防“一不小心就踩雷”。
有幹部反映,目前上級對下級考核過多過細,不少考核規則由部門主導,每個(ge) 部門都強調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將部門任務納入考核體(ti) 係,並以此監督下級,基層隻好“麵麵俱到”,所有的工作都不敢含糊,如果不按上級規定來,考核不合格就得挨板子。
與(yu) 此同時,偶爾出現政策和要求“打架”現象,或是任務與(yu) 政策工具包不匹配情況,基層不得不“選擇性”落實或“創造性”擔當,有時實在完不成任務,就不得不“在一堆板子裏選個(ge) 打得輕的”。
不願談、不多談、不真談
基層對上級“不交底”
“基層幾乎不會(hui) 跟上級‘討價(jia) 還價(jia) ’。”受訪者表示,部分地區存在的上級對基層“不信任”,造成基層對上級也存在“不交底”心態,出現不願談、不願多談、不願真談等“不掙紮、不抗爭(zheng) 、不反饋”現象。
一是顧慮“言而無用”。有基層幹部認為(wei) ,基層存在的不少問題根子在上麵,所以對上級說了也沒用。有幹部舉(ju) 例,上級要求短時間內(nei) 完成一條道路的修建工作,這項工作除了麵臨(lin) 著設計、規劃調整、招投標、執行等各項必要工作外,還有拆遷等隱性任務,但凡其中一戶拆遷戶不同意,可能麵臨(lin) 的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甚至二審就需要大半年時間。而向上級反饋相關(guan) 困難得到的回複往往是“幹不了就換人”。
不少基層幹部認為(wei) 問題反映上去了,最終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結果,反映完沒有用。有幹部說,針對一些問題和壓力,也曾反映真實情況,但反映後既無資金又沒政策支持,屢次反映無果後隻好表決(jue) 心不提壓力。
二是顧慮“言多必失”。有基層幹部擔心言多必失,把自己毀在一句話上。半月談記者曾多次將基層幹部反映的有關(guan) 問題落諸筆端,但在問題整改中,有地方和部門認為(wei) “直言幹部”給地方添了亂(luan) ,“解決(jue) 問題之前,先解決(jue) 提出問題的人”,不少曾經敢直言的幹部選擇閉嘴。一個(ge) 縣裏的幹部回憶,省市相關(guan) 部門針對某項工作曾一段時間密集到縣裏指導幫扶30多次。審計部門發現這一問題要寫(xie) 進審計報告中,這名縣委書(shu) 記說“千萬(wan) 不能提這事,要不就得罪了上級部門”。
三是顧慮“說不到點上”。還有的基層幹部受視野和能力限製,想談卻無從(cong) 談起,提不出解決(jue) 方案。有基層幹部坦言,新發展階段對幹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幹部囿於(yu) 年齡結構老化、學習(xi) 能力弱化、知識結構舊化等,其能力素質已經與(yu) 時代和發展的要求產(chan) 生差距。
多幫基層解難題,慎往基層打板子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武漢大學社會(hui) 學院教授呂德文等專(zhuan) 家表示,上下級之間存在的互不信任現象,導致基層缺少空間和活力發揮主觀能動性,甚至一些工作在開展中難以做到實事求是,進而滋生形式主義(yi) ,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幹事創業(ye) 大局。
受訪專(zhuan) 家和基層幹部期盼,彌合上下級之間的“信任鴻溝”,暢通溝通渠道,上下一心,形成同向合力。
一方麵,感情上相信基層,工作中尊重實際。一些受訪幹部表示,上級各部門應切實轉變作風,轉變推動工作的方式方法,一些政策和指令出台前深入調查研究,尊重客觀規律和基層實際,尤其要聽取基層執行者的實際困難和需求,杜絕“添亂(luan) 不幫忙”“幫倒忙”的指導幫扶。
另一方麵,適當給基層鬆綁,讓幹部不再畏首畏尾。有縣委書(shu) 記建議,適當減少一些政策執行的剛性,給基層留足幹事創業(ye) 的空間,不要事無巨細、求全責備,希望對基層少念“緊箍咒”,尤其減少對“程序合規”的苛責,隻要基層能守住底線紅線,沿著正確的原則、方向、規則探索,就讓其主動作為(wei) 、大膽創新。
半月談記者:孫亮全 陳國峰
*本文為(wei) 《半月談》2024年第2期內(nei) 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