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第六檢察廳負責人就《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答記者問
加強民法典統一正確實施
高質效辦理民事檢察監督案件
——最高檢第六檢察廳負責人就《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一批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案例是如何體(ti) 現“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的檢察工作新要求?又是如何彰顯精準監督的監督理念?最高檢第六檢察廳負責人就該批案例相關(guan) 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繼2023年5月印發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之後,最高檢再一次發布典型案例,其主要考慮是什麽(me) ?
答:2023年底,我們(men) 發布第二批檢察機關(guan) 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這是持續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推動民法典實施”“加強民事檢察工作”重要指示的工作舉(ju) 措,是檢察機關(guan) 保障民法典統一正確實施和高質效辦理民事檢察監督案件的最新實踐成果。
該批典型案例共十一件,分別是:民商事案件自由裁量權類案監督案,馮(feng) 某與(yu) 李某贈與(yu) 合同糾紛抗訴案,芮某浩訴崔某峰、曲某鳳民間借貸糾紛抗訴案,大連某航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與(yu) 朱某、侯某輝、程某等借款合同糾紛抗訴案,陳某善、陳某曉、陳某強與(yu) 宋某坤、山東(dong) 某物流有限公司、某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抗訴案,王某夫與(yu) 某資產(chan) 管理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檢察和解案,某汙水處理廠與(yu) 重慶市某街道辦事處合同糾紛抗訴案,黃某與(yu) 餘(yu) 某離婚糾紛支持起訴案,洪某與(yu) 某經濟適用房開發公司房屋買(mai) 賣合同糾紛抗訴案,李某、黃某申請執行監督案,某房地產(chan) 公司與(yu) 林某智、李某排除妨害糾紛係列抗訴案。
從(cong) 案例內(nei) 容來看,涉及民法典總則、物權、合同、婚姻家庭等編內(nei) 容,是民事檢察監督實踐中適用頻率相對較高的部分;從(cong) 具體(ti) 法律問題來看,涉及法官自由裁量權評價(jia) 、公序良俗原則適用、信用卡違規借貸、借名貸款認定、機動車交通責任事故理賠、物權登記製度、抵押權優(you) 先受償(chang) 、合同解除條款、離婚糾紛、物業(ye) 管理、產(chan) 權保護等實踐熱點難點問題;從(cong) 監督類型來看,涉及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執行監督、支持起訴等民事檢察全流程和各環節;從(cong) 監督方式來看,包括個(ge) 案精準監督、類案監督、檢察和解及延伸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從(cong) 檢察履職來看,涵蓋了數字檢察模型應用、調查核實、司法救助等內(nei) 容。
應當說,該批案例鮮明地反映了的民事檢察履職特點,其製發充分彰顯了民事檢察監督在民法典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對於(yu) 提升民事檢察監督質效具有重要意義(yi) 。
問:應勇檢察長強調,案例選取和編發都要突出檢察特色,突出指導辦案、釋法說理功能,真正在司法規則指引、法律政策精準適用等方麵發揮指導與(yu) 參照作用,更好指導各級檢察機關(guan)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該批典型案例是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的?
答:一是立足保障民法典統一正確實施,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案件”的民事檢察監督履職。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於(yu) 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民法典是民事檢察監督辦案最為(wei) 重要和基礎的法律依據,民事檢察監督是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職責在民事訴訟領域的具體(ti) 體(ti) 現,通過對訴訟活動的全流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保障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統一正確實施,讓人民群眾(zhong) 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yi) 。本批典型案例,既有對司法實踐中法律適用爭(zheng) 議較大問題的辨析,從(cong) 而加強對民事實體(ti) 法律的研究,促進統一司法裁判標準,讓人民群眾(zhong) 感受到法律製度日趨完善;又體(ti) 現對弱勢群體(ti) 的權利保護,促進民法典確認的各項權利保護製度落地,讓人民群眾(zhong) 感受到法治力量,增強“安全感”“獲得感”;還有檢察機關(guan) 為(wei) 落實好民法典,對民事檢察製度的運行進行探索和完善,讓人民群眾(zhong) 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檢察製度的價(jia) 值和功能。
二是立足全流程加強民事檢察監督,做實有效監督。2023年,最高檢黨(dang) 組提出民事檢察重在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加大監督力度,實現有效監督,更加注重監督質與(yu) 量的統一。發布的本批典型案例,不僅(jin) 包括生效裁判監督、執行活動監督、支持起訴等民事檢察主要職能,還包括類案監督、調查核實、大數據模型、社會(hui) 治理檢察建議等工作開展情況;不僅(jin) 包括對法院審判程序監督,還包括對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為(wei) 各級檢察機關(guan) 提供適用民法典監督辦案的具體(ti) 指引,有利於(yu) 提升一線檢察官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努力對標黨(dang) 中央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更高要求,通過履職辦案,在實體(ti) 上確保實現公平正義(yi) ,在程序上讓公平正義(yi) 更好更快實現,在效果上讓人民群眾(zhong) 可感受、能感受。
三是立足社會(hui) 治理,為(wei) 保障民生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貢獻民事檢察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yi) 。這一論述深刻指出民法典確立了組織社會(hui) 的基本法律框架,對於(yu) 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的完善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價(jia) 值,也為(wei) 民事檢察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提供了遵循和依據。本批案例涉及產(chan) 權保護製度、合同製度、婚姻家庭製度等相關(guan) 內(nei) 容,體(ti) 現了民事檢察監督促進經濟活動規範有序、家庭和諧安定、弱勢群體(ti) 得到社會(hui) 關(guan) 護的重要作用。檢察機關(guan) 通過辦案發現問題,主動向相關(guan) 監管部門製發社會(hui) 治理類檢察建議,促進解決(jue) 一類問題,實現政治效果、社會(hui) 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問:民法典自2021年施行以來,距今已有三年有餘(yu) 。回顧這三年來的民事檢察實踐,我們(men) 是如何通過監督履職,推動民法典的貫徹施行的?
答:2023年是民法典頒布實施的第三個(ge) 年頭。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民事檢察部門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jue) 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yi) 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重要指示及《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以全麵實施民法典為(wei) 契機,進一步加強民事檢察工作”要求為(wei) 根本遵循,堅持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作為(wei) 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jia) 值追求,依法能動履職,切實維護公平正義(yi) 。
一是加強民事生效裁判監督,維護公平正義(yi) 。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是民事檢察最為(wei) 重要也最具有剛性的監督手段,集中體(ti) 現了檢察機關(guan) 對於(yu) 民法典等民事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法律監督作用。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調解書(shu) 監督案件23萬(wan) 餘(yu) 件,其中合同糾紛是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的主要類型,占比約63%。經審查,提出抗訴1.3萬(wan) 餘(yu) 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2.3萬(wan) 餘(yu) 件。抗訴改變率和再審檢察建議采納率保持在90%左右,較2020年之前的改變率有了進一步提高,監督意見精準性不斷提升。2021年,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為(wei) 貫徹實施民法典、加強民事檢察奠定堅實製度基礎。2022年6月,最高檢以民事生效裁判監督為(wei) 主題,發布第三十八批指導性案例,2023年,最高檢發布兩(liang) 批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展現檢察機關(guan) 保障民法典落地實施的實踐擔當。
二是強化民事執行監督,實現監督與(yu) 支持並重。民事執行檢察監督是民事訴訟活動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檢察機關(guan) 認真履行民事執行監督職能,加大對人民法院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力度。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民事執行監督案件 22萬(wan) 餘(yu) 件,受理數總體(ti) 呈上升趨勢;經審查,共提出檢察建議18萬(wan) 餘(yu) 件,法院采納率保持95%以上水平。2021年4月,最高檢以民事執行監督為(wei) 主題,發布第二十八批指導性案例,展現檢察機關(guan) 推動解決(jue) “執行難”“執行亂(luan) ”問題,保障民法典確立的各項權利可實現、能實現。
三是深化民事審判活動監督,促進依法裁判。堅持對事監督與(yu) 對人監督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依職權監督,不斷加強深層次違法行為(wei) 監督。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受理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案件19萬(wan) 餘(yu) 件,受理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經審查,共提出檢察建議18萬(wan) 餘(yu) 件,法院采納17萬(wan) 餘(yu) 件,采納率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最高檢發布民事審判程序監督類案典型案例,為(wei) 全國檢察機關(guan) 辦理民事審判程序監督和民事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違法行為(wei) 監督案件提供參考,督促人民法院依法糾正民事審判程序中普遍性或傾(qing) 向性問題,為(wei) 落實好民法典提供公平公正的司法程序保障。
四是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保障民生。聚焦服務大局,營造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從(cong) 檢察機關(guan) 受理案件所涉領域看,合同類糾紛仍是最主要的類型,約占全部案件的半數以上。近兩(liang) 年來,檢察機關(guan) 受理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案件4800餘(yu) 件,較2020年以前數量增長較快,提出抗訴240餘(yu) 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270餘(yu) 件,民事檢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作用進一步加強。2022年,最高檢以民間借貸糾紛、民事檢察產(chan) 權保護等涉經濟領域主題的多批典型案例等,推動以民法典的實施維護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2023年,最高檢召開“全麵履行檢察職能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和“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 依法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相關(guan) 典型案例,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及防範金融風險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二是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司法理念,加大支持起訴力度。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依法受理支持起訴23萬(wan) 餘(yu) 件,支持起訴17萬(wan) 餘(yu) 件,其中支持農(nong) 民工起訴10.8萬(wan) 餘(yu) 件,成為(wei) 檢察機關(guan) 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guan) 民事檢察部門新的工作增長點。2021年,最高檢以民事支持起訴為(wei) 主題,發布第三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充分發揮支持起訴製度在保護弱勢群體(ti) 權益方麵的特殊作用。此外,最高檢選取勞動者權益保護、維護弱勢群體(ti) 合法權益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等多角度發布多批典型案例,展現民事檢察保護勞動者、弱勢群體(ti) 合法權益,體(ti) 現民法典平等保護理念。2023年,為(wei) 加強對勞動者、農(nong) 民工支持起訴力度,來自主要勞務輸出大省和輸入大省的12個(ge) 省級檢察院與(yu) 10個(ge) 市級檢察院簽署《加強民事支持起訴跨區域協作框架協議》,建立民事支持起訴跨區域協作機製,為(wei) 更多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尋求司法保護提供便利。
五是深入開展虛假訴訟監督,維護司法權威和公信力。近三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辦理涉虛假訴訟案件27萬(wan) 餘(yu) 件。2021年3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虛假訴訟犯罪懲治工作的意見》,而後各地檢察機關(guan) 積極與(yu) 當地法院、公安等部門會(hui) 簽文件,強化協作配合,共建聯合懲治機製。麵對虛假訴訟線索發現難、查辦難等問題,最高檢大力推動民事案件虛假訴訟智慧監督係統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運用,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提升監督質效。發布多批涉虛假訴訟典型案例,持續加大對虛假訴訟的懲治力度,維護司法公正和權威。
民法典是一部體(ti) 現對生命健康、財產(chan) 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yan) 等各方麵權利平等保護的基礎性法律。人民檢察院是保障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法律監督機關(guan) 。下一步,各級檢察機關(guan) 民事檢察部門要以學習(xi) 第二批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為(wei) 契機,持續做好民事檢察精準監督,保障民法典規定的各項權利製度落地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來源:檢察日報社
記者:於(yu) 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