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春節發紅包 裝些“財商”教育

發布時間:2024-02-01 17:17:00來源: 中國新聞

  每逢過年,孩子們(men) 都能收到很多紅包,這些紅包要不要交給孩子支配?一些家庭也想借孩子收紅包比較多的時期,對孩子施以“財商教育”,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從(cong) 更高的高度看,要不要從(cong) 小培養(yang) 孩子的財商?如何培養(yang) ?就上述話題,本期教育周刊邀請民主黨(dang) 派中的教育專(zhuan) 家、經濟學家,講述他們(men) 的思考。

  【孩子收到紅包,給他們(men) 留半年花銷】

  (張捷:九三學社社員、經濟學家、律師)

  要不要把孩子在過年時收到的紅包交給孩子自己支配?這是很多家庭麵對的難題。曾經的情形是,發給孩子的紅包,隻是象征性地“歸屬”孩子一段時間後,就被父母以保管的名義(yi) 收走“充公”了。張捷認為(wei) ,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且保險,但可以處理得更有“智慧”。

  “用新鈔發紅包”

  在張捷看來,在給孩子發紅包階段,長輩就要花心思。

  在數字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電子紅包”越來越流行。曾經的現金紅包漸漸消退在人們(men) 的記憶裏,以至於(yu) 人們(men) 常常感歎:現在,越來越多孩子已經不認識代表人民幣幣值的元、角、分了。

  張捷稱,這類“貨幣脫媒”現象對孩子的認知影響很大。當貨幣越來越數字化時,孩子經常會(hui) 對金錢沒有任何概念,而如果以紙幣的形式發紅包,孩子對錢幣的重量、價(jia) 值會(hui) 有切身的感受。他還建議,用新鈔裝紅包。“當孩子手拿嶄新的紙幣,可能因為(wei) 舍不得花而更加珍惜。”另外,電子支付如今已經遍地開花,孩子想把這筆“大額資產(chan) ”花出去,也不太容易。

  孩子收到紅包後如何處理?張捷認為(wei) ,可以讓孩子享受部分支配權。孩子可以利用這部分錢,買(mai) 自己想要的物品,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獲得支配權後,要注意引導孩子自主做計劃,而不是任由他們(men) 無目的無節製地支取。

  由於(yu) 每個(ge) 孩子的家庭環境不一樣,收到的紅包大小也不一,在到底該留多少錢供孩子自由花銷的問題上,有些家長犯了難。對此,張捷稱,可以考慮留出半年的花銷額。為(wei) 什麽(me) 是半年?“讓孩子在另外的半年裏有念想,體(ti) 會(hui) 到沒錢花時的緊張感,不至於(yu) 覺得大人給錢花是理所當然的。”

  之所以主張給孩子紙幣並限製他們(men) 的花銷用度,張捷有他的考慮:如果錢存在孩子可以接觸到的電子產(chan) 品中,他們(men) 就可能將大筆錢用於(yu) 玩電子遊戲,還可能遭遇網絡詐騙。他也提醒家長:“現在,有一些居心不良者專(zhuan) 門算計孩子,甚至在孩子掌握大額金錢的時候,引誘他們(men) 去做違法亂(luan) 紀的事情,積小成大,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後果可能非常嚴(yan) 重。”

  培養(yang) 財商要“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

  在財商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一些家庭借孩子過年集中收紅包的時期,重點施以“財商教育”。但是,有的家庭將“賺大錢”“會(hui) 理財”與(yu) “財商高”畫等號,有些家長沒有從(cong) 孩子的愛好與(yu) 特點出發,盲目地在孩子的“財商培養(yang) ”上投入大量的熱情。張捷列舉(ju) 了一係列他觀察到的情形:有的家庭從(cong) 小就非常注重讓孩子“賺錢”,這些孩子的“財商”超前發展,甚至早早地就在同學中間做起了“大生意”,久而久之,他們(men) 在學習(xi) 階段的行為(wei) 表現得功利而短視;有些孩子物質欲望低,對“賺錢之事”毫無興(xing) 趣,更不願長大後從(cong) 事相關(guan) 的職業(ye) ,但也被家長裹挾進“財商培養(yang) ”的洪流裏,痛苦不堪;還有一些孩子,名義(yi) 上學習(xi) 理財,但卻將手裏掌握的錢變成了與(yu) 其他同學、朋友攀比、炫耀的工具……

  因此,就孩子的“財商培養(yang) ”而言,張捷認為(wei) ,不能孤立地對待,也不要一刀切,要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他稱,有必要讓孩子從(cong) 小意識到錢的重要性,但如果孩子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同時又把孩子教育得過於(yu) 看重金錢,孩子就有可能因為(wei) 金錢對他人特別苛刻,產(chan) 生“為(wei) 富不仁”的大問題。為(wei) 此,家長要掌控好“度”,根據家中的財力幫助孩子找準邊界,決(jue) 定“鬆緊度”:“家中如果寬裕,就要讓孩子多了解金錢之外的事件;如果家中經濟條件緊張,要讓他知道錢雖然重要,但並非萬(wan) 能。張捷稱,“家庭要營造一種氛圍,不要因為(wei) 金錢,讓孩子從(cong) 小養(yang) 成極端的性格。”

  此外,對於(yu) 多子女家庭,在金錢一事上還應該做到一碗水端平。張捷在新作《紅樓財經傳(chuan) 家》當中也談到了這方麵的內(nei) 容:“在王熙鳳論娶親(qin) 花錢的時候,賈環的預算是三千兩(liang) 銀子,而三春每個(ge) 人都是五千兩(liang) ……賈環地位低,得不到應有的讚賞,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信都非常不利。”

  【財商教育宜早不宜遲】

  (張雷寶:浙江省政協委員,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浙大城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孩子過年時收到的紅包要不要交給孩子自己支配?張雷寶認為(wei) ,可以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考慮: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傳(chuan) 遞理財觀念是發紅包的意義(yi) 之一

  張雷寶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家長可以考量兩(liang) 個(ge) 因素,一是根據年齡看孩子是否有支配財富和金錢的意識和能力,二是紅包的數額。

  他稱,一般而言,未成年人還不具備完全支配金錢的能力,因此,在紅包數額較大時,家長可以先代管;等孩子長大且能力提升後,家長可以讓孩子掌控部分紅包支配權。

  張雷寶懷念兒(er) 時的經曆,在小額人民幣的使用過程中,金錢的形象和價(jia) 值可感可知。時至今日,網上發紅包的方式風靡大江南北,對孩子而言,金錢變得非常“抽象”,這不利於(yu) 他們(men) 快速獲得對錢幣的具體(ti) 認識。

  張雷寶認為(wei) ,紅包是培養(yang) 孩子財商的重要載體(ti) 。家長通過發紅包向孩子傳(chuan) 遞理財觀念,進行財商教育,是發紅包的意義(yi) 之一。他建議,可以把裝進紅包裏的錢幣都“實體(ti) 化”,讓孩子知道每一張紙幣上的數字有大小,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家長和孩子掌管的錢需要劃出界線;金錢是應對未來風險的保障,需要提前儲(chu) 蓄;人們(men) 口袋裏的財富從(cong) 何而來;個(ge) 人錢財的多少與(yu) 幸福值沒有必然聯係。

  在張雷寶看來,有必要從(cong) 小培養(yang) 孩子的財商。他稱,如何看待財富,擁有財富怎麽(me) 去管理、支配,這是孩子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但卻是目前素質教育中的短板和弱項。一個(ge) 人的財商是他人生幸福與(yu) 否的重要變量之一。財商跟智商、情商和逆商一樣,應該在青少年階段就開始抓,財商教育宜早不宜遲。“要培養(yang) 孩子具備基本的經濟學思維,不一定要求他們(men)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但要讓他們(men) 知道一些經濟學的基本觀念,懂得勞有所獲是幸福的。兒(er) 時所學的積極影響會(hui) 持續到孩子長大以後。”

  張雷寶倡導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施以不同層級的財富教育。“我的孩子現在喜歡過年,喜歡買(mai) 玩具,我們(men) 就讓他自己去買(mai) ,而不是幫他去買(mai) 。同理類推,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主做他能做的事情。”他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設定不同的教育場景,有助於(yu) 幫助孩子逐漸構建財商能力體(ti) 係。

  給錢讓孩子做家務?可能“激勵不動了”

  假期裏,有家庭將生活場景設定為(wei) 提升孩子財商的“課堂”。張雷寶很讚同,還提供了一些“好點子”,例如,可以鼓勵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二手玩具,在小區裏發起成立購物角進行交換或買(mai) 賣;也可以鼓勵孩子收拾一些家裏家外的垃圾賣廢品,掙零花錢……他認為(wei) ,孩子通過組織、參與(yu) 這些活動,可以樹立和鞏固勞有所得、勞有所獲的財富觀,從(cong) 中找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張雷寶稱,長期的財商“課堂”熏陶之後,帶給孩子的正向激勵是可以預測到的:當孩子在物質條件較好的時候,能積極運用財富、創造財富,不至於(yu) 沒有奮鬥的動力;孩子遇到經濟困難時,能直麵問題,克服困難。

  對於(yu) 有些家長采用現金獎勵的方式激發小孩做家務的熱情,張雷寶認為(wei) 這是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鼓勵孩子通過勞動付出獲取一定的報酬,這可以看作財商教育的方式之一;但是,人生有些應盡的義(yi) 務和責任,不能隻以金錢來衡量。

  張雷寶解釋稱,在孩子具備一定的勞動能力之後,即使沒有報酬,也應該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果孩子要求自己付出的所有勞動都要用金錢衡量,會(hui) 逐漸功利化,久而久之,他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這種思維固化後,要想扭轉也比較難。家長通過觀察也可以發現,光靠金錢可能無法保持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即“光靠錢可能已經激勵不動了”,這類現象體(ti) 現在經濟學領域,稱為(wei) 邊際收益遞減。

  為(wei) 此,張雷寶建議家長: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不要以金錢激勵,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發揚奉獻精神或履行法定義(yi) 務、道德義(yi) 務,而不是“不給錢就不幹了”。

  【壓歲錢該怎麽(me) 花?】

  (邢春冰:民建北京市委會(hui) 教育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孩子之於(yu) 一個(ge) 家庭很像成年人之於(yu) 一個(ge) 社會(hui) ,孩子應該有多少壓歲錢,家長給他多少決(jue) 策的自由,很像社會(hui) 給一個(ge) 人多少選擇的自由一樣。而且,兒(er) 時的經曆能影響成年後的表現;兒(er) 童和青少年時期是各方麵能力和性格養(yang) 成的重要時期,這其中就包括理性決(jue) 策的能力、耐心、自控能力、風險態度等方麵。教會(hui) 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也是在培養(yang) 孩子這些方麵的能力。由此想來,壓歲錢看似事小,卻是不可等閑視之。

  回到孩子壓歲錢的問題,春節期間給小朋友們(men) 的壓歲錢,應用得當可以給他們(men) 提供學習(xi) 、成長的機會(hui) 。如果家長給把壓歲錢給孩子,並教導他們(men) 明智地使用這筆錢,相當於(yu) 是給他們(men) 消費的決(jue) 策權,他們(men) 可以選擇消費多少,儲(chu) 蓄多少。玩具要不要今天買(mai) ,遊樂(le) 園要不要現在就去,還是說等到未來做更有意義(yi) 的事。消費的時候也會(hui) 學著量入為(wei) 出,權衡取舍。就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們(men) 明智使用資源做出合理決(jue) 策的能力,也許就慢慢養(yang) 成了。

  花不掉的錢,家長可以幫著孩子一起打理。是放入存錢罐,還是放入銀行儲(chu) 蓄,抑或是購買(mai) 風險更高的理財產(chan) 品?這是讓孩子了解金融市場、感知利率、正確認識風險的好方式。

  很早以前,有人用鴿子做實驗。通過巧妙的設計實驗,讓鴿子在不同的消費之間做選擇,它們(men) 的行為(wei) 也可以表現得像消費者一樣理性。近年來,針對兒(er) 童和青少年的實驗經濟學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人們(men) 發現,青少年的行為(wei) 可以表現出相當程度的理性。與(yu) 同齡人相比,耐心的孩子無論學習(xi) 還是身體(ti) 素質都更勝一籌,長大後也會(hui) 更成功。更為(wei) 重要的是,耐心是可以培養(yang) 的,這在小學生和高中生身上已經被實驗證實。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拿壓歲錢也在孩子身上做做實驗呢?

  青少年時期也是風險態度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與(yu) 此同時,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孩子風險態度的形成也很重要。有些家長把壓歲錢做投資理財,是讓孩子感受風險,認識風險的很好的嚐試。

  如果孩子們(men) 手中沒有錢,也就沒有約束,他們(men) 想的隻是“欲望清單”。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去和父母討價(jia) 還價(jia) ,父母有時也不勝其煩。而如果明智的使用壓歲錢,將其作為(wei) 孩子的消費決(jue) 策的預算約束,則不僅(jin) 約束了孩子,也解放了家長,而對孩子的約束實際上是為(wei) 他提供了學習(xi) 和成長的機會(hui) 。

  給孩子多少壓歲錢,孩子將壓歲錢用於(yu) 什麽(me) 消費?家長既要給其自由,又要給予必要的監督和指導。

  除了壓歲錢,很多孩子也許還會(hui) 有一筆勞務收入。家長為(wei) 了激勵孩子做家務、參與(yu) 勞動,采用記工分給錢的方式,但這種做法與(yu) 其說是培養(yang) 孩子愛勞動的品質,不如說是在破壞他們(men) 愛勞動的內(nei) 在動機。

  我們(men) 讓孩子去做家務的目的是什麽(me) ?我們(men) 希望他們(men) 愛勞動,關(guan) 心他人,金錢當然是一種手段,但其實我們(men) 應該有更高明更高尚的手段,讓孩子感受到勞動本身的快樂(le) ,感受到關(guan) 愛他人、關(guan) 心他人的精神回報,這是我們(men) 應有的目的。關(guan) 於(yu) 金錢動機擠出內(nei) 在動機的例子,在我們(men) 成人的世界中已經有很多了。比如,我們(men) 不單純依靠金錢激勵公眾(zhong) 獻血,不單純依賴金錢激勵軍(jun) 人保家衛國……

  培養(yang) 孩子的財商,教會(hui) 他們(men) 克製欲望,明智選擇,放眼長遠是我們(men) 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如何處理壓歲錢,如何讓孩子更加明智的使用壓歲錢,也應該是我們(men) 課程大綱中的一個(ge) 重要的教學內(nei) 容。而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需要讓孩子知道金錢和物質生活,隻是我們(men) 幸福生活的一個(ge) 方麵,培養(yang) 更加豐(feng) 富的精神世界,關(guan) 愛他人,承擔責任,敢於(yu) 冒險,奉獻社會(hui) ,這些才是更加重要的。(完)

  (《中國新聞》報記者 張樂(le) 作者 羅魯嶠 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