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全麵“通關”滿周年 香港內地“雙向奔赴”更緊密
中新社香港2月4日電 題:全麵“通關(guan) ”滿周年 香港內(nei) 地“雙向奔赴”更緊密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至2月6日,香港與(yu) 內(nei) 地疫後全麵“通關(guan) ”滿一周年。這一年,香港與(yu) 內(nei) 地人員之間、企業(ye) 之間、政府部門之間的“雙向奔赴”密集湧現,新的活力持續迸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步伐也邁上新台階。
全麵“通關(guan) ”首先帶來的是人員流動。自與(yu) 內(nei) 地各口岸恢複“通關(guan) ”以來,加之廣深港高鐵跨境列車增設班次、“港車北上”政策實施等,出入境香港的客流呈穩步上升態勢。回望全麵“通關(guan) ”首日,香港各口岸出入境數據為(wei) 28萬(wan) 人次,至2023年底,這一數據已超過100萬(wan) 人次。
全麵恢複“通關(guan) ”,帶來的不僅(jin) 是“說走就走”“想見就見”的便利,更為(wei) 香港與(yu) 內(nei) 地互聯互通按下“加速鍵”。這一年,不論是“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內(nei) 地遊客,各個(ge) 口岸人潮湧動已成常態,“人氣”帶來“財氣”,密集的人潮帶動了香港與(yu) 內(nei) 地,尤其是與(yu) 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間新一輪的旅遊、購物熱。
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無論是在購物中心,還是農(nong) 貿批發市場,抑或是旅遊景點,都能看到不少港人的身影,深圳一些口岸還專(zhuan) 為(wei) 港人推出“購物直通車”。在香港街頭,也出現一些內(nei) 地商品代購店,甚至有旅行社順勢推出前往內(nei) 地知名倉(cang) 儲(chu) 超市的旅行團,搶占商機。
而對於(yu) 香港消費市場,內(nei) 地遊客的消費習(xi) 慣不再僅(jin) 是“買(mai) 買(mai) 買(mai) ”,他們(men) 的喜好變得更多元,或體(ti) 驗香港的曆史和流行文化,或感受香港的優(you) 美風景,更加注重“深度遊”。與(yu) 此同時,許多內(nei) 地消費品牌也加速進駐香港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超過20家內(nei) 地知名品牌赴港開店,推動兩(liang) 地商業(ye) 交流與(yu) 進步。
消費的變化隻是全麵“通關(guan) ”後兩(liang) 地“雙向奔赴”的縮影。過去一年,香港與(yu) 內(nei) 地持續在經濟、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從(cong)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到《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ye) 合作區總體(ti) 發展規劃》,中央的多個(ge) 重磅規劃相繼出爐,為(wei) 深港在創科、現代服務業(ye) 的合作指明了方向。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hui) 區行動綱領》,確定北部都會(hui) 區高端專(zhuan) 業(ye) 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chan) 業(ye) 區、藍綠康樂(le) 旅遊生態圈四個(ge) 區域將在未來5到10年內(nei) 逐漸成形。屆時北部都會(hui) 區疊加深圳的口岸經濟帶,香港與(yu) 內(nei) 地更大範圍、更具深度的合作有了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香港與(yu) 內(nei) 地邁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新階段。
人通、車通、路通、財通、民心相通……由是,在日前揭曉的“2023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中,“與(yu) 內(nei) 地通關(guan) 全麵複常”獲得最多香港市民關(guan) 注,成為(wei) 2023年特區政府施政的首件大事。隨著未來香港與(yu) 內(nei) 地在交通互聯、政策對接、行業(ye) 融合等方麵合作的深入,相信這種“雙向奔赴”的故事還會(hui) 不斷上演。(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