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養雞村”變現“雞”遇 助粵港澳民眾“吃雞自由”
中新網梧州2月4日電 題:廣西“養(yang) 雞村”變現“雞”遇 助粵港澳民眾(zhong) “吃雞自由”
作者 張廣權
在廣西岑溪市社護村,“雞司令”梁福燦稱得上家喻戶曉。三年前,梁福燦開啟養(yang) 雞事業(ye) 。得益於(yu) 多方協助及自身努力,梁福燦的養(yang) 雞事業(ye) 逐漸發展壯大,在當地聲名鵲起。
社護村是岑溪市有名的“養(yang) 雞村”。村內(nei) 38間養(yang) 雞場以養(yang) 殖三黃雞為(wei) 主,年出欄量高達114萬(wan) 羽,產(chan) 品主要銷往粵港澳地區。
養(yang) 雞業(ye) 在社護村的興(xing) 起並非偶然。這裏山多林密,為(wei) 雞隻提供了天然的放養(yang) 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的雞,活動空間大,光照和運動充足,雞肉口感筋道、味道鮮美,營養(yang) 價(jia) 值高。
“最開始養(yang) 了10000隻雞,技術專(zhuan) 家給我指導了雞舍管理、動物營養(yang) 、飼料配方、動物疾病等專(zhuan) 業(ye) 知識。”如今,梁福燦年養(yang) 殖三黃雞高達3萬(wan) 羽,年純收入超過15萬(wan) 元人民幣。
養(yang) 雞是個(ge) 技術活。為(wei) 了讓雞的肉質鮮嫩,梁福燦飼養(yang) 的土雞一般吃玉米、菜葉、紅薯、南瓜和稻穀等健康食物,並用一些中草藥防治疾病。飼養(yang) 時間長達6個(ge) 月,肉質鮮美、細嫩可口。
“專(zhuan) 家跟我說,養(yang) 雞得勤快,得經常觀察雞群狀態。”梁福燦將這句話記在心裏。每天清晨天剛亮,他便起床觀察雞群有無異常。除及時補救雞群異常情況,疫病防控、飼料保障等方麵他也十分關(guan) 注,“雞舍內(nei) 得保持幹燥、通風、定期消毒。衛生環境會(hui) 直接影響雞的健康成長。”
“雞場上萬(wan) 隻雞,每日會(hui) 產(chan) 生巨量雞糞。”梁福燦生財有道,他和工人一起將這些雞糞加工變成有機肥,進行售賣“變現”。
在銷售方麵,社護村與(yu) 當地一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guan) 係。該公司為(wei) 養(yang) 殖戶提供雞苗、飼料、技術培訓、雞病防治藥品以及肉雞回購等一係列服務。肉雞回購後,再由公司統一銷售至粵港澳地區。這種模式不僅(jin) 簡化了銷售環節,還為(wei) 肉雞打開了廣闊市場。
“走地雞在粵港澳地區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底蘊,是當地傳(chuan) 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梁福燦說,每年超過100萬(wan) 隻走地雞從(cong) 社護村走向粵港澳市場,備受消費者青睞。對於(yu) 消費者來說,品嚐走地雞有兒(er) 時的味道,更能填滿心中的“鄉(xiang) 愁”。
梁福燦坦言,社護村的“致富經”激勵了很多村民投身於(yu) 養(yang) 雞行業(ye) ,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春節過後,我計劃再擴大規模,把雞的數量增加到2萬(wan) 隻以上,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更多的人走上增收致富路。”梁福燦說。
“希望我的養(yang) 雞場將來能為(wei) 更多人提供就近就業(ye) 的機會(hui) 。”如今,發了“雞財”的梁福燦,也不忘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送去“雞”遇。梁福燦表示,將幫助當地民眾(zhong) 提高養(yang) 雞技能和知識,改善生活條件,“希望和大家一起做大做強,一起奔小康”。
如今,社護村的養(yang) 雞業(ye) 正逐步向“智慧”養(yang) 殖轉型。不少養(yang) 殖戶開始引入現代化的養(yang) 殖設備和技術,以提高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同時,村子還積極探索與(yu) 電商平台合作,以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社護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村主任龐偉(wei) 光介紹,未來,社護村將繼續以養(yang) 雞業(ye) 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和轉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社護村能從(cong) 廣西的“養(yang) 雞村”蛻變為(wei) 中國“養(yang) 雞示範村”。(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