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 | “總書記一把握住了我滿是灰塵的手”
天天學習(xi) 春節是萬(wan) 家團圓的日子。為(wei) 了守護這歡樂(le) 祥和的節日氛圍,許多勞動者堅守一線,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對於(yu) 他們(men)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牽掛在心。
2019年2月1日,距離農(nong) 曆己亥年除夕還有三天,北京城裏陽光和煦、碧空如洗。
當天,總書(shu) 記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在從(cong) 前門東(dong) 區乘車返回途中,他臨(lin) 時下車來到前門石頭胡同的快遞服務點。
2019年2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前門石頭胡同的快遞服務點,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遞小哥”。
劉闊、齊南南等“快遞小哥”剛剛整理完快遞,正準備出門派送時,突然聽到門外有人喊:“總書(shu) 記來了!”大家將信將疑地跑出去,沒想到真的是總書(shu) 記來看望大家!
胡同不寬,總書(shu) 記幾步就走到了“快遞小哥”麵前,一邊同他們(men) 握手,一邊親(qin) 切地說:“給你們(men) 拜年了。”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劉闊難掩激動的心情:“總書(shu) 記一把握住了我滿是灰塵的手,溫暖又有力。”
“這活忙嗎?”“工作累不累?”“春節也回不了家?”總書(shu) 記問得很細致。“快遞小哥”們(men) 看著眼前和藹的總書(shu) 記,高興(xing) 得不知如何表達,隻好一個(ge) 勁兒(er) 地說“謝謝您”。
“‘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為(wei) 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總書(shu) 記動情地說。
劉闊一直珍藏著那天與(yu) 總書(shu) 記“同框”的瞬間:一位熱心的客戶幫忙把當時的視頻截圖打印出來,這張“珍貴的合影”被劉闊小心翼翼地貼在快遞車的車門內(nei) 側(ce) 。劉闊每天騎著這輛車,更加努力地當好“勤勞的小蜜蜂”,奔忙在服務百姓生活的“最後一公裏”。
這樣的溫暖記憶,也留在來自河南的鋼筋工範勇一家的腦海裏。
2013年2月8日,也是一個(ge) 農(nong) 曆春節前夕,北京寒風凜冽。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施工工地仍然在爭(zheng) 分奪秒地趕進度,包括範勇在內(nei) 的幾位不能回家過年的農(nong) 民工與(yu) 來探親(qin) 的家人一起住進了工地為(wei) 他們(men) 準備的房間。
雖然隻是一處臨(lin) 時住所,卻依然被範勇一家布置得年味十足,門上貼著福字、床架上掛著彩色的氣球和小燈籠。
這天,溫暖的問候不期而至。總書(shu) 記走進範勇一家的溫馨小屋,關(guan) 切地詢問範勇夫妻:“來這多久了?”“工作穩定嗎?”“收入怎麽(me) 樣?”“家裏生活條件怎麽(me) 樣?”
看著範勇活潑可愛的女兒(er) ,總書(shu) 記俯下身子,輕拍她的雙頰和肩膀,滿麵笑容地說著“你好你好”,還送給小姑娘一隻粉色的卡通書(shu) 包。
“來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點,好好團聚一下。”總書(shu) 記細心叮囑。
時光荏苒,總書(shu) 記對勞動者的牽掛始終如一。
2023年1月18日,農(nong) 曆臘月二十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
2023年1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通過視頻連線,同鄭州東(dong) 站鐵路客運幹部職工和旅客親(qin) 切交流。
總書(shu) 記連線中高度評價(jia) :“長期以來,交通運輸係統的幹部職工埋頭苦幹,擔當奉獻,功不可沒。”
對於(yu) 批發市場的留守商戶,總書(shu) 記既表示慰問和感謝,又悉心叮囑大家要做好“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等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工作。
…………
“新春佳節,我更牽掛基層的幹部群眾(zhong) 。”“向仍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勞動的同誌們(men) 表示親(qin) 切的慰問!”
“光榮屬於(yu) 勞動者,幸福屬於(yu) 勞動者。”總書(shu) 記心係廣大勞動者,一次次來到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身邊,一句句暖心問詢與(yu) 叮囑,讓新春的堅守別具意義(yi) 。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策 劃丨孟利錚
編 輯丨魯楊
視 覺丨張紫曦
校 對丨李珊珊 王卓婕 婁郝 閆田田 李英卓 宋春燕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