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過年回娘家還是婆家?專家:需夫妻真誠溝通

發布時間:2024-02-04 16:55:00來源: 廣州日報

  娘家、婆家,過年回誰家?

  一些夫妻選擇“各回各家” 專(zhuan) 家:夫妻應真誠溝通妥善處理分歧

  春節腳步漸近,每年這個(ge) 時候,不少夫妻都會(hui) 麵臨(lin) “在誰家過新年”的抉擇,在網絡上對於(yu)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也都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討論。那麽(me) ,是否存在一種能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呢?記者了解到,一些婆家和娘家相隔較遠的家庭,夫妻雙方如今會(hui) 選擇“各回各家”過年。

  實施過該方案的市民芝芝表示,去年她和丈夫各回各家過年,大家都見了想見的老朋友,也都吃到了家鄉(xiang) 的美食。“再次相聚,感覺我們(men) 都充滿能量,因此今年就提出繼續分開過年了。”對此,有婚姻谘詢專(zhuan) 家表示,異地夫妻麵對“回誰家過年”的問題,應始終把夫妻關(guan) 係放在第一位,過年回家應該以方便、舒適為(wei) 主,不應該過於(yu) 強調“一定要回誰家”,避免因此所帶來的旅途勞累和家庭壓力。

  文/廣州日報記者 周偉(wei) 良 實習(xi) 生 謝鋆 圖/受訪者提供

  獨生子女夫妻過年

  各回各家後感覺“充滿能量”

  定居北京的芝芝與(yu) 丈夫同為(wei) 獨生子女,娘家在廣州,婆家在遼寧,他們(men) 結婚7年,育有兩(liang) 個(ge) 孩子。從(cong) 去年開始,芝芝和丈夫開始嚐試各回各家過年,由於(yu) 兩(liang) 個(ge) 孩子還小,也由芝芝帶著回廣州過年。

  芝芝回憶,去年第一次嚐試各回各家過年,她把想法說出來後,夫妻倆(lia) 很快達成共識。不過由於(yu) 是第一年嚐試,他們(men) 的方案沒有太過“激進”:去年一家四口先到長白山旅行,除夕在遼寧大連與(yu) 公婆一起吃年夜飯,大年初二芝芝帶著孩子飛回廣州,丈夫則和父母返回鞍山老家。

  夫妻之間如何達成共識呢?芝芝認為(wei) ,結婚並不意味著要求對方完全融入彼此的家庭。“雖然結婚了,但我們(men) 依舊是自己父母的兒(er) 子和女兒(er) 。”但夫妻要各回各家過年,如何爭(zheng) 取雙方父母的理解呢?芝芝表示,父母思想都比較開明,會(hui) 尊重她和先生的決(jue) 定。自己回到父母家也比較放鬆自在。“在婆家,我是妻子,是孩子的媽媽,是兒(er) 媳婦,但回到娘家,我可以做回父母的女兒(er) 。”

  第一次體(ti) 驗結束後,芝芝和丈夫都感覺這種各回各家的過年方式也挺好。“大家都見了想見的朋友,也都吃到了家鄉(xiang) 的美食。再次相聚,感覺我們(men) 都充滿能量。”芝芝表示,丈夫因為(wei) 平時工作忙,周末和小長假一般都會(hui) 努力陪伴自己和孩子,春節讓他自己回到老家,可以完全放鬆一下。“他回老家過年,因為(wei) 沒有小孩的牽絆,可以跟老家的親(qin) 朋好友好好聚聚。”

  芝芝後來跟朋友分享這種做法,大家都表示羨慕。她認為(wei) ,對於(yu) 各回各家過年,最重要是夫妻之間做好溝通。她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她會(hui) 帶著兩(liang) 個(ge) 孩子從(cong) 北京直接飛回廣州過年,而丈夫則繼續獨自回遼寧老家陪父母過年。並且夫妻倆(lia) 計劃今後還會(hui) 繼續執行這種各回各家過年的方案。但她也補充,等兩(liang) 個(ge) 孩子再大一點,會(hui) 讓他們(men) 自己選擇跟父母回哪邊老家過年。

  而在社交媒體(ti) 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春節各回各家的模式。不少網友認為(wei) ,夫妻感情的穩固源於(yu) 相互間的深入理解與(yu) 堅定支持,而並非依賴於(yu) “是否共度春節”。

  心理谘詢師:

  “過年回誰家”需夫妻真誠溝通

  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高級家庭婚姻指導師李建學常年接觸婚姻谘詢,他觀察到,“過年回誰家”是夫妻春節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春節前後前來谘詢的夫妻占到谘詢案例的1/3。

  李建學表示,按以往的傳(chuan) 統一般妻子是跟丈夫回家過年,但隨著時代變遷,女性社會(hui) 地位也逐漸提高,尤其“80後”“90後”年輕夫妻都是獨生子女,平時都因為(wei) 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空巢的父母。李建學告訴記者,不少前來谘詢的妻子都會(hui) 表達這樣的觀點:春節也希望陪陪自己的父母。

  在李建學所接觸的谘詢案例中,有一對較為(wei) 典型的夫妻,分別是南方人王先生和北方人馬女士,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他們(men) 從(cong) 大學就是校園戀人,畢業(ye) 後一起到廣州發展,在廣州結婚生子。但後來由於(yu) “過年回誰家”的問題發生了分歧。

  李建學介紹,這對夫妻剛結婚時就協商過春節在兩(liang) 對父母家來回跑,如初一前在婆家過,初二後到娘家過,不過體(ti) 驗下來兩(liang) 人都感覺非常疲憊,因為(wei) 整個(ge) 假期都在路上奔波;此後的幾年,雙方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廣州買(mai) 了房,原本的設想是將雙方父母都接來廣州的家中過年,但因為(wei) 雙方父母的生活、飲食習(xi) 慣不一樣,彼此的性格也不同,所以在一起住也會(hui) 發生分歧。

  一年過後,王先生和馬女士協商,每年春節輪流去對方父母家過年,但隨後因為(wei) 一些瑣事,夫妻倆(lia) 不願意為(wei) 此讓步,最終選擇了各回各家的過年方式。體(ti) 驗兩(liang) 三年後,盡管在外相安無事,但夫妻心中還是對彼此有不滿。最終在真誠溝通過後,王先生與(yu) 馬女士的解決(jue) 方案是靈活處理:他們(men) 可以選擇去其中一家過年,由於(yu) 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他們(men) 也可以接雙方的父母來過年,但都將父母們(men) 安排在酒店住,避免了互相打擾,並且也做到兩(liang) 邊公平對待。

  觀點

  “過年回誰家”不以犧牲核心家庭團聚為(wei) 代價(jia)

  李建學分析,春節之際,原生家庭的溫馨相聚固然重要,而夫妻二人世界的團圓更顯珍貴。“各回各家”看似照顧到了雙方家庭的利益,卻可能“犧牲”了小家庭的甜蜜。“把夫妻關(guan) 係擺在第一位,把夫妻小家庭的利益擺在首位,在哪裏過年其實問題都不大,都可以把日子過好。”他建議,在夫妻生活中應將夫妻關(guan) 係置於(yu) 首位,以小家庭的幸福為(wei) 先,並在此基礎上妥善處理雙方父母的情緒和分歧。

  他表示,在“過年回誰家”的問題上,最好不以犧牲核心家庭團聚為(wei) 代價(jia) ,這樣不僅(jin) 會(hui) 造成儀(yi) 式感的缺失,還可能加劇夫妻關(guan) 係的疏離。“過年回誰家的問題並無定規,關(guan) 鍵在於(yu) 夫妻雙方及雙方家庭都能以不損害夫妻感情、不影響家庭和諧為(wei) 原則,在相互理解與(yu) 尊重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李建學建議,對於(yu) 未婚的年輕人,在選擇對象時,若是雙方地域文化相近、生活習(xi) 慣相同,在相處過程中相對會(hui) 輕鬆一些;而在婚後若是出現“過年回誰家”的抉擇,需要秉持求同存異的原則,有意識地不斷發現對方及對方家人的優(you) 點與(yu) 價(jia) 值,忽略對方可能存在的缺點或者問題。

  李建學認為(wei) ,夫妻雙方應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尋求一個(ge) 皆大歡喜的方案,並化為(wei) 家庭中的一項默契,使家人無需每年為(wei) 此勞碌。“若夫妻雙方均為(wei) 獨生子女,可同時邀請雙方的父母至小夫妻所在城市共聚一堂,並分開居住。除此之外,還可以換一種新的過年方式,比如在旅遊中過年。”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