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獻給中華民族奮起複興的事業——紀念鄧穎超同誌誕辰120周年
2024年2月4日,是鄧穎超同誌誕辰120周年紀念日。鄧穎超同誌是偉(wei) 大的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hui) 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者,黨(dang) 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她把一生獻給中華民族奮起複興(xing) 的事業(ye) ,是20世紀中國婦女的傑出代表,在國內(nei) 外享有崇高聲譽,深受全黨(dang) 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一、“振起精神,謀國家之進步”,為(wei) 中華民族和中國婦女的解放建立不可磨滅的功勳
1904年2月4日,鄧穎超同誌出生於(yu) 廣西南寧,1910年隨母親(qin) 遷居天津,後進入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學習(xi) 。麵對當時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悲慘現實,12歲的鄧穎超同誌發出“振起精神,謀國家之進步”的誓言。五四運動爆發後,她先後參與(yu) 組織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hui) 和覺悟社,成為(wei) 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運動中,年僅(jin) 15歲的她率女生隊伍衝(chong) 鋒在前,與(yu) 反動勢力搏鬥,直至“被傷(shang) 吐血”。1920年起,她在北京、天津任小學教員,曾組織女權運動同盟會(hui) 直隸支部和女星社,“實地拯救被壓迫婦女”,“宣傳(chuan) 婦女應有的革命精神”,動員婦女加入無產(chan) 階級隊伍。
大革命時期,1924年初,鄧穎超同誌參加天津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1925年3月,她由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團員轉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並擔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長。她曾回憶說:“那時,在中國北方,黨(dang) 還處於(yu) 地下,因此入黨(dang) 手續很簡單,沒有掛黨(dang) 旗,也沒有宣誓。但和其他許多同誌一樣,我們(men) 的信念卻非常堅定,認為(wei) 做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是很光榮的,堅信馬克思主義(yi) ,決(jue) 心為(wei) 無產(chan) 階級利益,為(wei) 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為(wei) 婦女的解放乃至全人類的解放,為(wei) 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而奮鬥終身。”五卅運動爆發後,鄧穎超同誌發起組織天津婦女聯合會(hui) 、天津各界救國聯合會(hui) ,支援上海群眾(zhong) 的反帝鬥爭(zheng) 。1925年8月,她受命南下廣州,擔任中共廣東(dong) 區委委員兼婦女部長。她提出保障工農(nong) 婦女的基本權利,積極爭(zheng) 取女工八小時工作製和同工同酬。她同國民黨(dang) 中央婦女部部長何香凝真誠合作,努力推動形成婦女界的統一戰線,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婦女解放運動得到較快發展。1926年1月,在國民黨(dang)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鄧穎超同誌當選為(wei) 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鄧穎超同誌先後擔任中共中央婦委書(shu) 記、中央局秘書(shu) 長、中央政治局秘書(shu)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機關(guan) 總支書(shu) 記、中央機要科科長等職。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她勇敢沉著投身地下鬥爭(zheng) ,堅定無畏保護黨(dang) 中央安全,並遠赴莫斯科列席黨(dang) 的六大;在中央蘇區的艱苦歲月裏,她深入群眾(zhong) ,指導蘇區婦女工作,與(yu) 根據地軍(jun) 民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在萬(wan) 裏長征的漫漫征途上,她盡管重病在身,始終堅信“革命一定要勝利的”,“就是犧牲了也在所不惜”。
全民族抗戰時期,鄧穎超同誌先後任八路軍(jun) 武漢辦事處婦女組織員、中共中央長江局婦委委員、中央南方局委員兼婦委書(shu) 記等職。1938年3月,她同各界婦女組織中國戰時兒(er) 童保育會(hui) ,擔任常務理事,搶救了大量戰地難童。5月,她參加在廬山召開的各界知名婦女談話會(hui) ,代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表了對戰時婦女工作的意見,介紹了陝甘寧邊區婦女運動的概況,參與(yu) 起草《動員婦女參加抗戰建國工作大綱》。鄧穎超同誌還擔任國民參政會(hui) 中共方麵參政員。她認真執行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嚴(yan) 正抗議蔣介石在皖南事變中的反共罪行,廣泛開展統戰工作,為(wei) 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進行了不懈鬥爭(zheng) ,為(wei) 鞏固和擴大黨(dang) 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重要貢獻。延安整風運動開始後,鄧穎超同誌在南方局認真學習(xi) 整風文件,總結出“自我修養(yang) ”的11個(ge) 問題,在《新華日報》發表,為(wei) 黨(dang) 員幹部作出表率。1943年夏,鄧穎超同誌赴延安,到中央黨(dang) 校一部繼續參加整風學習(xi) 。通過係統學習(xi) 和深刻反思,她“加強了改造自己的決(jue) 心”,認識到“學習(xi) 馬列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改造自己的思想,是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終身堅持不懈的任務”。1945年,在黨(dang) 的七大上,鄧穎超同誌當選為(wei) 候補中央委員,並任中央婦委副書(shu) 記兼解放區婦聯籌備委員會(hui) 副主任。
解放戰爭(zheng) 時期,鄧穎超同誌於(yu) 1947年7月參加了在西柏坡召開的全國土地會(hui) 議,會(hui) 後,深入河北阜平縣農(nong) 村搞土改蹲點,開展調查研究。她撰寫(xie) 的《土地改革與(yu) 婦女工作的新任務》一文,成為(wei) 指導婦女工作與(yu) 土地改革相結合、發動婦女群眾(zhong) 參加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獻。1948年,時任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hui) 代理書(shu) 記的鄧穎超同誌,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婦女工作會(hui) 議。她在會(hui) 上作了報告,並主持起草了《解放區農(nong) 村婦女工作方針任務》的文件,經中央批準下發。1949年3月,她出席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後擔任全國民主婦聯副主席、黨(dang) 組副書(shu) 記。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當選為(wei) 政協全國委員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委員。
二、“團結和發揮廣大婦女群眾(zhong) 的力量”,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傾(qing) 注全部精力
新中國成立後,繼續擔任全國民主婦聯副主席、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的鄧穎超同誌,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個(ge) 長期為(wei) 各族婦女群眾(zhong) 服務的勤務員”。她對剛剛獲得翻身解放的廣大婦女懷有深厚感情,不懈探索“逐步使廣大婦女成為(wei) 新中國的建設者”這一重要課題。她緊緊圍繞黨(dang) 的中心工作開展婦女運動,強調“婦女是推動社會(hui) 發展的偉(wei) 大力量”,號召和組織婦女參加生產(chan) ,關(guan) 心解決(jue) 婦女的切身利益問題。很多女同誌願意把自己的心裏話向她講,把生活中的難處向她傾(qing) 訴。在人民群眾(zhong) 心中,鄧穎超同誌不僅(jin) 是婦女工作的傑出領導人,更是關(guan) 心婦女生活的好大姐。
鄧穎超同誌參與(yu) 領導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她帶領有關(guan) 人員廣泛搜集城市鄉(xiang) 村的相關(guan) 資料,參考以往蘇區、解放區以及蘇聯、東(dong) 歐各國的婚姻法,通過研究討論,擬定婚姻法的初稿,後又經反複修改得到通過。經她提議,“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準予離婚。男女一方堅決(jue) 要求離婚的,經區人民政府和司法機關(guan) 調解無效時,亦準予離婚”的重要條款,被寫(xie) 進了婚姻法。婚姻法頒行後,鄧穎超同誌繼續在全國範圍內(nei) 積極宣傳(chuan) 婚姻法,推動貫徹實施,努力將婦女群眾(zhong) “從(cong) 幾千年野蠻落後的舊婚姻製度下解放出來”。
作為(wei) 國內(nei) 外公認的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領袖,鄧穎超同誌積極走向國際舞台,宣傳(chuan) 介紹中國婦女運動,推動世界婦女運動的發展。1949年12月,她出席在北京舉(ju) 行的亞(ya) 洲婦女代表大會(hui) ,作題為(wei) 《亞(ya) 洲婦女為(wei) 民族獨立、人民民主與(yu) 世界和平而鬥爭(zheng) 》的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婦女和中國人民為(wei) 取得革命勝利而鬥爭(zheng) 的曆史經驗,受到各國婦女代表的尊重和重視。在對外交往中,她充分表現出已經站起來的中華民族的高度自尊和自信,同時又實事求是,以誠待人,贏得了國際國內(nei) 人士的普遍尊敬與(yu) 信任。
1956年9月,鄧穎超同誌出席黨(dang) 的八大,並當選為(wei) 中央委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鄧穎超同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原則,協助周恩來同誌保護了黨(dang) 內(nei) 外一大批幹部和知名人士,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jue) 抵製和鬥爭(zheng) 。
1976年12月,鄧穎超同誌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上,當選為(wei) 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1978年3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當選為(wei)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
三、“一息尚存,戰鬥不止”,在黨(dang) 和國家重要領導崗位上為(wei) 改革開放偉(wei) 大事業(ye) 嘔心瀝血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穎超同誌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第二書(shu) 記、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國政協主席等重要職務。她參與(yu) 製定黨(dang) 和國家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提出許多重要的思想和建議,在黨(dang) 的建設、統一戰線、祖國統一、對外交往等諸多方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wei) 開創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上,鄧穎超同誌被增選入中央政治局,當選為(wei)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第二書(shu) 記。在中央紀委任職期間,她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搞好黨(dang) 風”;她直接參與(yu) 平反重大冤假錯案,複查大量曆史積案;她參與(yu) 製訂《關(guan) 於(yu) 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關(guan) 於(yu) 高級幹部生活待遇的若幹規定》等黨(dang) 內(nei) 重要法規,給黨(dang) 的建設帶來“一種新的氣象”;她鼓勵從(cong) 事紀檢工作的同誌克服畏難情緒,指出:“我們(men) 過去總是講要迎著困難上,不能知難而退。我們(men) 做紀檢工作的同誌更應在這方麵做模範。”
鄧穎超同誌為(wei) 新時期人民政協事業(ye) 發展作出開創性貢獻。她在擔任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hui) 主席期間,致力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堅定貫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yu) 共”的方針。她明確提出人民政協要在愛國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下,貫徹大團結、大統一的精神,更加發揚民主,廣開言路,放手工作,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積極性和專(zhuan) 長,為(wei) 他們(men) 知情出力、參政議政創造條件。在她的建議下,六屆全國政協實行了建立主席辦公會(hui) 議、將過去大會(hui) 期間臨(lin) 時設立的提案審查委員會(hui) 改為(wei) 常設的提案工作委員會(hui) 、在組織上擴大參加單位等創新舉(ju) 措。她還直接領導為(wei) 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dang) 派人士落實政策的工作,並推動有關(guan) 民族、宗教、僑(qiao) 務和知識分子等方麵政策的落實。鄧穎超同誌被譽為(wei) 人民政協事業(ye) “偉(wei) 大的開拓者和卓越領導人”,是當之無愧的。
鄧穎超同誌為(wei) 祖國統一大業(ye) 殫精竭慮。她曾表示,“希望祖國統一大業(ye) 在兩(liang) 岸老一代健在時打下一個(ge) 基礎,為(wei) 下一代人開辟出一條道路”。1979年12月,鄧穎超同誌擔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認真貫徹落實鄧小平同誌提出的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及“一國兩(liang) 製”的科學構想,做好對台工作。1981年,她指導起草葉劍英委員長對新華社記者的重要談話,進一步闡明關(guan) 於(yu) 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即“葉九條”)。這個(ge) 談話,豐(feng) 富了對台工作的方針政策尤其是“一國兩(liang) 製”的內(nei) 涵,在海內(nei) 外引起轟動。她會(hui) 見了許多港澳台以及海外僑(qiao) 界的新老朋友,認真聽取對祖國統一的意見和建議,詳細闡述黨(dang) 的對台政策。參與(yu) 會(hui) 談的同誌回憶說:“大姐善於(yu) 講話,善於(yu) 做人的思想工作。談黨(dang) 對祖國統一的方針,總是根據不同的對象,以不同的語言打入對方的心扉,使老朋友感到親(qin) 切,新朋友感到高興(xing) 。”她建議並指導起草了廖承誌同誌致蔣經國的公開信,並親(qin) 自致信宋美齡,表示“深願與(yu) 夫人共謀我國家民族之統一,俾我中華騰飛於(yu) 世界”。這些信件,充分表達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博大胸懷和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期盼,引起強烈反響。
鄧穎超同誌努力發展新時期對外友好事業(ye) 。在鄧穎超同誌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期間,國際上普遍關(guan) 注新時期中國的政治走向和外交政策。她率全國人大代表團先後訪問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在出訪中,鄧穎超同誌謙虛和藹,作風樸實,態度誠懇,政治敏銳,受到普遍讚揚。她尤其注重對外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方針和政策,表明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繼續加強同各國的傳(chuan) 統友誼和友好往來。在中國實現曆史轉折的過程中,她在宣示黨(dang) 和國家的政策、傳(chuan) 播友誼、樹立國家形象方麵發揮了重要影響,為(wei) 新時期對外關(guan) 係進一步發展鋪設了道路。
1988年,鄧穎超同誌從(cong) 領導崗位退下來後,仍關(guan) 注著黨(dang) 和國家的命運,堅決(jue) 支持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ti) ,關(guan) 注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發展。1992年春天,她病情危重時,還要求秘書(shu) 給她讀鄧小平同誌的南方談話,並表示非常讚同。7月11日,鄧穎超同誌在北京逝世,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四、“精神萬(wan) 歲”,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永遠的豐(feng) 碑
鄧穎超同誌常說:“人總是要死的,但精神萬(wan) 歲。”她和周恩來同誌一樣,都是“從(cong) 不希望為(wei) 自己樹立紀念碑的人”,但她的崇高精神和偉(wei) 大風範,恰恰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永遠的豐(feng) 碑。
我們(men) 紀念鄧穎超同誌,就是要學習(xi) 她堅守理想、對黨(dang) 忠誠的崇高品格。她自入黨(dang) 之日起,就樹立起對社會(hui) 主義(yi) 、共產(chan) 主義(yi) 的堅定信念,滿懷對黨(dang) 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下定決(jue) 心誓為(wei) 革命犧牲一切”。75歲時,她仍對青年同誌說:“我願意跟你們(men) 共同奮鬥,為(wei) 我們(men) 共同的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奮鬥。共產(chan) 黨(dang) 員不允許有灰心,不允許有衰氣,我從(cong) 來沒有感覺到我老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理想信念決(jue) 定著我們(men) 的方向和立場,也決(jue) 定著我們(men) 的言論和行動。”我們(men) 學習(xi) 鄧穎超同誌,就要牢記理想信念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靈魂,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終身。
我們(men) 紀念鄧穎超同誌,就是要學習(xi) 她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公仆情懷。她對舊社會(hui) “視女子為(wei) 玩物,為(wei) 奴隸”懷有極大義(yi) 憤,決(jue) 心為(wei) 人民消滅不平、驅除痛苦,全身心投身婦女解放運動,為(wei) 之奮鬥了一生。她說:“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這是無止境的,無限度的,一直到最後停止呼吸。”她一生“嚴(yan) 肅地對待自己,認真地對待事,真誠地對待人”,同群眾(zhong) 的聯係是以心相照的,在人們(men) 心中埋下溫暖的種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men) 學習(xi) 鄧穎超同誌,就要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我們(men) 紀念鄧穎超同誌,就是要學習(xi) 她勇於(yu) 擔當、開拓進取的奮鬥精神。鄧穎超同誌在青少年時代就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70餘(yu) 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黨(dang) 交辦什麽(me) 工作,她都能夠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迅速打開工作局麵。她最喜愛的詩句“春天的後麵不是秋,何必為(wei) 年齡發愁”,“人民的事業(ye) 與(yu) 世長久,誰的生命與(yu) 它結合,白發就上不了他的頭”,就是她奮鬥精神最生動的寫(xie) 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幹部敢於(yu) 擔當作為(wei) ,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cong) 政本分。”我們(men) 學習(xi) 鄧穎超同誌,就要敢於(yu) 擔當責任,勇於(yu) 直麵矛盾,善於(yu) 解決(jue) 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實績。
我們(men) 紀念鄧穎超同誌,就是要學習(xi) 她平易近人、嚴(yan) 以律己的優(you) 良作風。鄧穎超同誌待人平易親(qin) 切,處事通情達理,有一顆博大的心,最能同情和體(ti) 貼別人,令人如沐春風,大家都親(qin) 切地稱她為(wei) “鄧大姐”。鄧穎超同誌和周恩來同誌幾十年來都遵守“不要在一個(ge) 具體(ti) 部門共事”的協議,常常相互提醒,在任何情況下都嚴(yan) 格遵守黨(dang) 的紀律,保守黨(dang) 的秘密。他們(men) 訂立“十條家規”,嚴(yan) 格要求親(qin) 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從(cong) 未利用權力謀過半分私利。鄧穎超同誌去世後,按照她的遺願,人們(men) 給她穿上16年前為(wei) 周恩來同誌送行時穿過的一套舊西裝;骨灰裝進周恩來同誌逝世時用過的舊骨灰盒;她的骨灰撒到天津海河,融入浪濤滾滾的大海中。這樣的後事安排,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的作風是黨(dang) 的形象。”我們(men) 學習(xi) 鄧穎超同誌,就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做到忠誠幹淨擔當。
今天,鄧穎超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wei) 大事業(ye) 正欣欣向榮,他們(men) 追求的偉(wei) 大理想正在變成現實,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men) 要繼承和發揚鄧穎超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隻爭(zheng) 朝夕、頑強奮鬥,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而奮勇前進!(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