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心!遠離身邊那些“科學”流言

發布時間:2024-02-05 14:0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睡光板床可以治療腰椎病”“身份證會(hui) 被手機消磁”“電水壺燒的水損傷(shang) 神經還致癌”……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這些在網上流傳(chuan) 的所謂“科學說法”,你是否還深信不疑?

  前不久,北京市科協、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的“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正式揭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多位專(zhuan) 家,請他們(men) 梳理並解讀過去一年廣為(wei) 傳(chuan) 播的“科學”流言,幫助公眾(zhong) 明辨是非。

  民間“秘方”陷阱多

  你是否自小就聽家裏老人說睡光板床對腰好,並形成了這樣的認知?2023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當天,播放了一則采訪視頻,從(cong) 中可以看到,10位受訪者中有9位都持此觀點,受訪者表示這些都是老一輩告訴他們(men) 的“常識”,並且真的有老人常年堅持著睡“光板床”的習(xi) 慣。

  “睡光板床可以治療腰椎病,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北京積水潭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趙斌說。他告訴記者,很多人都有一個(ge) 誤區,認為(wei) “硬板床”就是指硬床、光板床。其實,硬板床是相對於(yu) 歐美人習(xi) 慣的軟床墊而言,硬板床不是指硬床,更不是光板床,在其硬板上還要鋪若幹墊褥。

  為(wei) 打破這一流言,趙斌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開始現場演示。“我們(men) 可以看到人體(ti) 正常脊柱生理結構有四個(ge) 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隨著趙斌的指引,記者看到,躺在硬板床上的工作人員的頸椎、腰椎下麵都是懸空的,趙斌表示,這樣的姿勢過度依賴肩、髖支撐,不僅(jin) 不能緩解腰痛,還會(hui) 造成脊柱扭曲。

  “床墊太硬,有前麵這些問題;過軟的床墊,又不能提供適當的脊柱支撐。所以要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床墊不能硬到不變形,也不能變形太大。”趙斌說。

  如何選擇恰當的床墊?他告訴記者,要記住“3:1原則”:3厘米厚的床墊,受壓時下陷1厘米,10厘米厚的床墊下陷3厘米,這樣的比例軟硬適中。

  在他看來,緩解腰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日常的保養(yang) 和康複鍛煉、避免過度使用腰椎、出現問題時積極應對,都是緩解腰痛的重要環節。“不要幻想換一張床或者換個(ge) 床墊就能徹底解決(jue) 問題。”趙斌說。

  2023年網上還出現這樣一種說法:由於(yu) 電熱水壺屬於(yu) 不鏽鋼材質,裏麵含有錳元素,在燒水的過程中錳元素會(hui) 析出。長期攝入,會(hui) 損傷(shang) 神經甚至致癌。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檢測結果顯示,電熱水壺燒水並沒有錳元素的析出。

  為(wei) 什麽(me) 流言與(yu) 實驗結論相反?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張梅告訴記者,盡管電熱水壺內(nei) 膽的製作材料中含有錳,但其以致密組織形態存在,長期使用不鏽鋼燒水壺導致錳中毒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什麽(me) 才是挑選熱水壺的正確方式?她表示,不管購買(mai) 哪種類型的熱水壺,都需要看產(chan) 品的標識是否齊全。

  “例如購買(mai) 不鏽鋼熱水壺,應選用304不鏽鋼、316不鏽鋼等食品級不鏽鋼,或是帶有‘執行標準GB9684-2011’或‘食品接觸用’標識字樣的電熱水壺。如果購買(mai) 玻璃熱水壺,應選用高硼矽玻璃,其性能穩定、材質安全,且不易生成水垢。在購買(mai) 陶瓷電熱水壺時,建議最好選擇壺內(nei) 壁並無顏色與(yu) 圖案的款式,避免重金屬等有毒元素析出帶來的中毒風險。”張梅說。

  “科學”流言往往就在身邊

  不少人認為(wei) ,相機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越清晰,這已經成為(wei) 一種“常識”,但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在傳(chuan) 播過程中更容易出現誤差,形成流言。

  “比如,單反相機的像素不一定有手機的像素高,但是根本不影響單反相機比手機拍得清楚。”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征告訴記者,相機成像效果由鏡頭和機身共同決(jue) 定,相機像素與(yu) 照片清晰度之間的關(guan) 係並不絕對相關(guan) 。

  流言求真榜揭曉當天,陳征在現場做了一個(ge) 實驗。他準備了兩(liang) 個(ge) 大小不一的CMOS模型,“這個(ge) 就是相機的主要元件——CMOS,我們(men) 的圖像都會(hui) 通過鏡頭照射在這樣的東(dong) 西上”。陳征介紹,如果將每個(ge) 像素比作一個(ge) 人,分別站在這上麵。在同樣是1200萬(wan) 像素的情況下,站在小CMOS模型上顯得擁擠,但是站在大CMOS模型上更鬆快。“像素之間‘鬆快與(yu) 否’,就決(jue) 定了照片清不清楚。”陳征說。

  他舉(ju) 了一個(ge) 拍攝月亮的例子:如果想把月亮拍得比較清晰,首先需要一個(ge) 長焦鏡頭,鏡頭焦距越長,分辨細節的能力越好。再配合一個(ge) 高像素、大尺寸的CMOS探測器,提升相機的分辨能力,就能拍攝一張很清楚的月亮照片。這個(ge) 過程中,所謂的“高像素”隻是決(jue) 定照片清楚的因素之一。

  身份證裏有磁條,和手機貼著會(hui) 消磁?這是一條2023年傳(chuan) 播較廣的“科學”流言,生活中不少人將身份證與(yu) 手機分開來放,目的就是為(wei) 了防止身份證“被消磁”。

  在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張博看來,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流言。“目前廣泛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證,采用的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內(nei) 部根本沒有磁條,也就不存在被手機‘消磁’的情況。”張博說。

  在現場,他進行了一個(ge) 演示:用強光手電筒照射身份證內(nei) 部,照射下能看到一個(ge) 小陰影和環繞周圍的線圈。張博告訴記者,小陰影是身份證中的芯片,也是身份證的核心部分,負責存儲(chu) 和傳(chuan) 輸姓名、住址、照片以及指紋等個(ge) 人信息。

  “當我們(men) ‘刷身份證’時,身份證中的線圈通過電磁感應獲取能量,為(wei) 自身短暫供電,完成一次信息交換,閱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傳(chuan) 輸到數據處理係統,就完成了一次身份證核驗。”張博說。

  據他介紹,身份證采用的是13.56MHz的射頻識別技術,手機的通信頻率在幾百到幾千MHz,現在的5G以及未來的6G工作頻率會(hui) 更高,“工作頻率不同,相互之間就不太可能會(hui) 有影響”。

  張博解釋,身份證會(hui) 出現消磁的問題,一般是因為(wei) 芯片或線圈損壞造成的。他提醒,在使用身份證的過程中,要避免扭曲,重壓或者放置在高溫下,以防芯片和線圈受損。

  “很多時候,一個(ge) 實驗便可粉碎流言,帶你走出誤區。而今天我們(men) 用到的實驗器材,大多都是身邊觸手可及的物品。其實科學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它體(ti) 現在我們(men) 生活的方方麵麵。”張博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瑞璿 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