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個內河“億噸大港”在佛山誕生
佛山港貨物吞吐量去年首次突破億(yi) 噸
粵首個(ge) 內(nei) 河“億(yi) 噸大港”誕生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佳倫(lun) )廣東(dong) 首個(ge) 內(nei) 河“億(yi) 噸大港”在佛山誕生。
記者2月4日從(cong) 佛山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3年,佛山完成水路運輸總周轉量172.45億(yi) 噸公裏,同比增長21.9%,高於(yu) 全省增速。佛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2億(yi) 噸,同比增長19.2%,成為(wei) 廣東(dong) 內(nei) 河首個(ge) “億(yi) 噸大港”。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水係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其中西江是僅(jin) 次於(yu) 長江的全國第二大航運黃金水道。
三水港2023年投資約5000萬(wan) 元,改造和新建智能遠控龍門吊,僅(jin) 需用時3分鍾便可完成貨車集裝箱的吊裝;順德新港全麵實現碼頭信息化和自動化,為(wei) 客戶提供24小時便捷通關(guan) 服務;高荷港碼頭裝卸機械、港內(nei) 拖車等實現全電動化……近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實施港口綜合改造提升項目三年行動和小散亂(luan) 碼頭專(zhuan) 項清理整治行動,全麵提升佛山港建設發展水平,打造現代化港口體(ti) 係,推動內(nei) 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從(cong) 港口貨物吞吐量看,早在2021年,廣東(dong) 便有6個(ge) 港口過億(yi) 噸,分別是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東(dong) 莞港、珠海港、江門港。這些億(yi) 噸大港有著一個(ge) 共同特點:均為(wei) 沿海港口。
佛山港在全省內(nei) 河港中率先邁入億(yi) 噸大港行列,打破了億(yi) 噸大港均出自沿海港口的局麵,這不僅(jin) 是佛山內(nei) 河航運的一次曆史性全新跨越,也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港口群注入了新動力。
2022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dong) 省港口布局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攜手港澳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到2035年,全省建成安全高效、智慧綠色、支撐有力、創新開放、國際先進的世界級港口群。
其中,佛山港被賦予這樣的定位:佛山港是我國內(nei) 河主要港口和珠三角綜合運輸體(ti) 係的重要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集裝箱喂給港。佛山港以集裝箱、能源、原材料、工業(ye) 產(chan) 成品、礦建材料等運輸為(wei) 主,內(nei) 外貿兼顧,具有江海直達運輸及運輸組織管理、中轉換裝、現代物流、旅遊客運等功能。
立足集裝箱喂給港定位,佛山近兩(liang) 年大力推進“一港通”“組合港”通關(guan) 模式創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業(ye) 成本。
“一港通”“組合港”把國際港“搬”到了佛山“家門口”。目前,佛山全市有11個(ge) 口岸碼頭與(yu) 深圳蛇口港、廣州南沙港實現聯運,水運貨物物流時長由5—7天縮短至2天以內(nei) ,物流效率提升60%以上。2023年通過“一港通”“組合港”進出口標準集裝箱32.02萬(wan) 個(ge) ,同比增長14.3%。
順德新港副總經理桂昭誌表示,順德新港在“組合港”開通以來,實現深圳蛇口港和順德新港“兩(liang) 港合一”,兩(liang) 港之間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手續更便捷、通關(guan) 更省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深受客戶歡迎。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係教授林江看來,2023年,佛山晉級全國工業(ye) 第四城,與(yu) 佛山獲批“中國快遞示範城市”、佛山港在全省內(nei) 河港中率先晉級億(yi) 噸大港,具有相輔相成的內(nei) 在邏輯。“佛山製造業(ye) 的龐大體(ti) 量和發展增量,對物流業(ye) 形成了旺盛的需求;而便捷暢通的綜合運輸體(ti) 係,能夠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促進各類生產(chan) 要素流動、聚集,為(wei) 製造業(ye)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林江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