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海健全完善10種聯農帶農模式 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23萬餘人

發布時間:2024-02-06 16: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2月6日電 (記者 李江寧)記者6日從(cong)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獲悉,2023年,青海將年度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的66%用於(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健全完善10種聯農(nong) 帶農(nong) 模式,該省脫貧人口就業(ye) 規模達到23.9萬(wan) 人,人均務工月收入達到2721元。

  據悉,2023年,青海通過抓牢產(chan) 業(ye) 和就業(ye) 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該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增速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0.3個(ge) 百分點。同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5.6%,增速高於(yu) 該省農(nong) 村居民人均收入7.6個(ge) 百分點。

  青海省累計納入監測對象12920戶45465人。“12·18”地震發生後,新納入災區監測對象1339戶6088人。2023年,青海持續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落實協作資金8.59億(yi) 元,實施各類民生項目283個(ge) 。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頭戲。青海各地區要依托鄉(xiang) 村特色優(you) 勢資源,發展具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主導產(chan) 業(ye) 和特色產(chan) 品,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靳生壽表示。

  記者了解到,2024年,青海將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做優(you) 做精特色產(chan) 業(ye) ,圍繞200個(ge)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示範村打造,創建一批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推進延鏈、強鏈、補鏈。大力培育和發展新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按照“農(nong) 業(ye) +”多業(ye) 態發展模式,積極盤活閑置農(nong) 房、宅基地等資源發展旅遊民宿、農(nong) 家樂(le) ,培育休閑采摘、草原牧遊、農(nong) 耕體(ti) 驗、休閑露營、森林康養(yang) 等新業(ye) 態,推動鄉(xiang) 村旅遊蓬勃發展。

  目前,青海省農(nong) 民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分別超過1.7萬(wan) 個(ge) 和2萬(wan) 個(ge) 。2024年,青海將建立一批“企業(ye) +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的聯合發展體(ti) ,強化新型經營主體(ti) 帶動小農(nong) 戶能力。

  “我們(men) 將持續做優(you) 做強青繡、拉麵、家政等特色勞務品牌,深入挖掘省內(nei) 外就業(ye) 資源,對接各類新型經營主體(ti) 的用工需求,拓寬就業(ye) 渠道和就業(ye) 空間。”靳生壽表示,2024年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要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脫貧人口和易地搬遷脫貧群眾(zhong) 作為(wei) 年度務工就業(ye) 重點,加大組織化勞務輸出力度,確保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脫貧人口就業(ye) 人數不低於(yu) 上年規模,有勞動能力搬遷脫貧家庭至少1人以上穩定就業(ye)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