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核心區站台層主體結構完工
地下植入6萬(wan) 噸“鋼筋鐵骨”
城市副中心站核心區站台層主體(ti) 結構完工
本報記者 李博
地麵上,一座座塔吊鱗次櫛比,正忙不停地運送著建築材料;而在地下,一座規模龐大的鐵路車站已經初具雛形。日前,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1標段站房核心區站台層完成最後一塊底板澆築,標誌著主站房核心區站台層施工全麵完工。
記者在位於(yu) 地下35米深的城市副中心站地下三層看到,攪拌車將一車混凝土運送到了施工現場,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向已經綁紮好的底板上澆築混凝土。為(wei) 了確保冬季施工質量,工人們(men) 在已經完成澆築的底板上鋪上了一層保溫材料,將底板表麵包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
“隨著最後一塊底板澆築完成,副中心站主站房核心區站台層施工已經全麵完成。接下來還要完成地下一層以上的主體(ti) 結構施工,並全麵展開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工程。”中鐵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項目經理孟嘯介紹,城市副中心站的施工采用了同類工程罕見的蓋挖逆作法施工工藝,在完成樁基、地連牆、樁柱一體(ti) 化施工後,先進行地下一層頂板施工,隨後逐層向下開挖,挖出地下二層和地下三層。
春節前,工地上有不少工人返鄉(xiang) 過節。孟嘯介紹,為(wei) 了保證站台層節點的順利完工,現場仍有216名工人在進行施工作業(ye) 。
“站台層完工之後,才能安心地過個(ge) 年!”施工現場,焊工組組長薛建平蹲下身子,仔細地檢查每一處焊接點的質量。他告訴記者,從(cong) 去年10月到現在,副中心站樞紐工程進入站台層和進站層同步施工階段,焊接量極大,還要保證一次成型,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城市副中心站站台層位於(yu) 地下三層,平均深度達37.5米,為(wei) 了實現底板對上部結構的支撐,中鐵建設項目團隊在立柱底部創新設計了大截麵環梁,每平方米的鋼筋含量達到650公斤。截至目前,項目團隊已將超過6萬(wan) 噸的“鋼筋鐵骨”植入地下,相當於(yu) 1萬(wan) 頭成年亞(ya) 洲象的重量。
在地下三層站台層順利完工的同時,地下二層進站層也穩步推進。在樞紐工程最大采光井處,4根直徑1.6米的鋼管柱從(cong) 37.5米的地下拔地而起,未來將支撐起地麵的玻璃屋麵。“再有將近三個(ge) 月的時間,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站房核心區將實現主體(ti) 結構封頂。”中鐵建設項目總工程師戎樹偉(wei) 介紹。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位於(yu) 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地下三層,分別為(wei) 進站層、候車層和站台層,規模約128萬(wan) 平方米,未來將引入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和城際鐵路聯絡線,樞紐工程東(dong) 西長2.1公裏,南北最大寬度650米,基坑最大深度47米,是亞(ya) 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樞紐正式建成後,可實現15分鍾直達首都機場,35分鍾直達大興(xing) 機場,30分鍾到達核心區的交通高效銜接,成為(wei) 首都北京新門戶,副中心未來的交通中心、活力核心。
京投所屬樞紐建設公司副總經理呂高峰說,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主體(ti) 工程土方完成至90%、結構完成至85%,多處結構實現封頂,首片京帆屋蓋鋼結構亮相,各施工標段陸續轉入二次結構、設備安裝等施工。(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